中國文化在交融和激蕩中升華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近現代史專家 熊月之
近代上海之所以號稱“東方巴黎”之所以被稱為“十里洋場”,都是因為這里受外國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影響濃重,域市建築有濃郁的西洋風格,特別是居住著數量可觀的外國人。
外國人來滬,最早始于明代,總量以當代為最多
外國人來到上海,可以追溯到明代。1608年(萬歷三十六年).意大刊傳教 士郭居靜受徐光啟邀請,來過上海,建立教堂,發展信徒,拓展傳教事業。明末清初,意大利傳教士潘國光在上海居住過28年,建立教堂,收徒傳教,影響相當廣遠。1832年(遭光三十二年),英國商人林德賽和德國傳教士郭實臘,受東印度公司派遣,到中國沿海考察,也到過上海,但沒有長留。
1843年,上海開闢為通商口岸以後,英租界(1845年)、美租界(1848年)、法租界(1849年)相繼闢設,隨後英美租界合並(1863年),外國人來滬漸多,居留的時間也較前為長。1843年上海登記在案的外國人為26人,1846年超過100人,1850年超過2000。1853年以前,上海比較嚴格實行華洋分居,租界發展不快,外僑增長緩慢。1853年,小刀會起義爆發以後,縣城被小刀會佔領,大量華人涌入租界,華洋分居變成華洋混處,租界城市化速度加快,外國人數也逐漸增多。1860年,上海外僑超過600人,1865年超過2000人,1895年超過5000人,1905年超過1萬,1915年超過2萬,1925年超過3萬,1931年超過6萬人,此後幾年保持在六七萬之間。1937年八一三事變以後,大批日本人涌來,上海外僑總數迅速彰,脹,1942年達到高峰,為150931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日僑、西方僑民大
批回國,上海外僑數量銳減,到1949年底還有不到3萬人。
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上海與外國聯系加強,來滬外國人持續增多,或旅 游,或經商,或就讀。截至2008年,在上海長住的外國人有15.21萬人,其中就業 的近7萬。他們主要來自日本、韓國、美國、新加坡、德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與英國。到2008年,上海已與53個國家的71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或建立友好交流關系。
國籍最多達58個,職業遍布各行業,經商為主
近代上海外僑國籍,最多的時候達58個,包括英、美、法、德、日、俄、印度、葡萄牙意大利、奧地利、丹麥、瑞典、挪威、瑞士、比利時、荷蘭、西班牙,希臘、波蘭、捷克、羅馬尼亞等。1910年以前,—直是英國人最多,其次是美、法、德、日、葡萄牙等。1915年以後,日本人躍居第一。1942年,在滬日本人達94768,人,超過所有其他外僑的總和。
各國在上海僑民的最高數,除了日本,依次為︰無國籍俄國人,14845 (1936年);美國,9775(1946年);英國,9234人(1935年);法國,3872 (1946年);奧地利,3453(1946年);德國,2538(1942年)︰印度,2389(1935年);葡萄牙2281(1946年);朝鮮,2381(1946年);越南,2350
(1946年);意大利,1048(1945年);波蘭,1042 (1942年);希臘,627(1946年);捷克,581(1946年);西班牙493(1946年);丹麥.468(1942年);瑞士,407(1946年);挪威,387人1942年);荷蘭,201(1946年);瑞典,198 (1946年);烏拉圭,104 (1915年)。
近代外僑在上海,主要分布在公共租界,其次是法租界。1900年公共租界有6774人,法租界有622人,公共租界外國人是法租界10倍以上。1914年以後,法租界大擴展,法租界外國人迅速增多,1935年公共租界有38915人(包括越界築路地區11615人),法租界有18899人。其中,英、美、德、日、葡人主要居住在公共租界,法國人、無國籍俄國人主要居住在法租界,其他外國僑民在兩租界都有居住。大體說來,英、美、日、葡人90%以上居住在公共租界,德國人主要在公共租界。在公共租界,由于蘇州河以南先開發,以北後開發,日本人是稍後才大批涌來的,所以,英美人在蘇州河以南為多,日本人則主要集中在蘇州河以北,即虹口一帶,
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人,在上海職業分布很不相同,比如印度、越南人主要充當公共租界、法租界巡捕,但是,無論什麼時期,均以商人為多。1850年上海外僑共220人,其中洋行老板及其代理人大班最多,有111人,其次是傳教士13人,領事館人員7人,再其次是新聞記者、醫藥師、建築師、木工、面包廚師等。1870年,上海外僑1666人,除了從事航運業和水手計412人、婦女兒童358人之外,商人仍然最多,有226人,其余依次是領事館人員、工程師、佣工小販、工人、警察、自由職業、服務業、手工業、絲茶檢驗人員、銀行家與傳教士。1935年、1946年的統計都表明,外僑中從事商業活動的佔4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