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景觀同時表現為集中和擴散。二者成功地締結聯盟之後,集中和擴散各自的特性便通過綜合景觀在更大的規模上得到了發揮。同時,它們各自此前的實踐應用模式也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就集中而言,控制中心現在已經變得隱蔽;從擴散的角度來說,景觀從未以如此的規模在幾乎所有的社會行為和社會對象上刻上它的印記。綜合景觀的最終意義就在于,將自我徹底融合到它一直著力刻畫的現實中去,並且根據其刻畫的內容不斷地重新建構現實。因此,這樣的現實不再將綜合景觀視為某種外來物而與之對立。目前,景觀已經無孔不入地擴散到現實存在的方方面面中去了。
居伊‧德波(Guy-Ernest,1931-1994),當代法國著名思想家,新影像先鋒之父,實驗主義電影藝術大師,國際境遇主義創始人。
目錄
中譯序
1.序言
2.關于景觀社會
3.景觀的現實表現
4.景觀模式
5.綜合景觀的社會特征
6.景觀的隱藏性
7.景觀的歷史缺失性
8.景觀的民主性
9.景觀與恐怖主義
10.景觀邏輯
11.景觀的邏輯缺失
12.景觀與現實的分離
13.景觀的虛假性
14.景觀與當代科學
15.景觀的修辭表述
16.景觀與虛假消息
17.景觀與藝術
18.景觀的欺騙性
19.景觀的權力體現
20.對景觀真相的認知
21.景觀的秘密狀態
22.景觀對真相的掩蓋
23.景觀與黑手黨的蔓延
24.黑手黨的景觀表現
25.景觀對事件的揭露
26.景觀的經濟規律
27.景觀的政治陰謀
28.景觀的自我監督
29.景觀社會的一致性
30.景觀的秘密爭奪
31.面對景觀
32.景觀統治的變革問題
33.結語
關于景觀統治的維護——《景觀社會》意大利文第四版前言
譯後記
1.序言
2.關于景觀社會
3.景觀的現實表現
4.景觀模式
5.綜合景觀的社會特征
6.景觀的隱藏性
7.景觀的歷史缺失性
8.景觀的民主性
9.景觀與恐怖主義
10.景觀邏輯
11.景觀的邏輯缺失
12.景觀與現實的分離
13.景觀的虛假性
14.景觀與當代科學
15.景觀的修辭表述
16.景觀與虛假消息
17.景觀與藝術
18.景觀的欺騙性
19.景觀的權力體現
20.對景觀真相的認知
21.景觀的秘密狀態
22.景觀對真相的掩蓋
23.景觀與黑手黨的蔓延
24.黑手黨的景觀表現
25.景觀對事件的揭露
26.景觀的經濟規律
27.景觀的政治陰謀
28.景觀的自我監督
29.景觀社會的一致性
30.景觀的秘密爭奪
31.面對景觀
32.景觀統治的變革問題
33.結語
關于景觀統治的維護——《景觀社會》意大利文第四版前言
譯後記
序
當威廉斯把“文化”人類學界定為“生活方式”,而且是既包括了知識的和精神的也包括了物質的等“全部的生活方式”時,在他的關鍵詞中,“文化”與“社會”其實就已經是比鄰而居了。社會盡管需要一定的物質支撐,如經濟基礎或生產方式,但物質不會自動地向人生成,唯其借助于人化的作用,方可成為社會性的,社會中的物質性于是就只能是社會化了的物質,歸屬于社會這個有機體。就此而言,“社會”本來就是“文化”的另一稱謂,而所謂的“經濟基礎”也不過是“上層建築”的物化形態。
但應進一步指出,由上層建築所實現的經濟基礎的文化性僅僅是它的一些被意識到了的和可實際操作的層面。作為一種“生活”之方式的文化,總是有無意識的事物“自在”于那兒。文化因而甚至不能被簡單地說成是有意為之,不能是文人雅士們的單方面創造,不能是智識的或精神的“所思所言之精華”。一種文化的形成最終將經由“社會”的接受和踐行。文化從來且永遠是全社會的文化,是大眾的文化。這也就是說,“文化”即“社會”,即“物質”。
更早在19世紀末,齊美爾就敏銳地捕捉到“文化”與“社會”的同一性。他以“貨幣”為例展示了作為現代社會本質特性的符號化和審美化的過程。在他看來,現代性就是距離化、抽象化和升華,一種新的間接性,因而現代性就是“審美現代性”,主要地說,是“社會的審美現代性”,誠然,他也不曾排除“藝術的審美現代性”。當今,社會學家費瑟斯通和鮑德里亞以“日常生活的審美化”,文學批評家杰姆遜以“經濟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經濟化”,也有貝爾諸公以“後工業社會”,科學界以“服務科學”的概念,等等,揭示了文化的泛化及其對社會的再組織和再構造作用。盡管未必直言,在這些對文化的泛化即大眾性和物質性(如日常生活)的聚焦中,也是隱含著“文化”即“社會”這另一方面的道理的。
或許我們可以不去理會這些西方人的危言聳听,但進入新世紀以來,一個堅硬而顯豁的事實是,“文化”愈益“社會化”,而“社會”也愈益“文化化”,換言之,文化的成了社會的,而社會的也成了文化的,一個“大眾一文化”的時代已然無法拒絕。當前文化研究之所以在中國、在全世界蓬勃發展,正是因應了一個“文化社會”或一個“社會文化”的出現。
必也正乎名,今日文化研究並不等于反過來說研究文化,甚至也不只是研究大眾文化——雖然那一直就是它的題中要義——而是文化地研究︰研究什麼並不是不重要,但更關鍵的是以文化的方式去研究。這就是威廉斯那個“文化”定義的真諦,即把“文化”作為一種生活的“方式”,一種指意系統,一種社會實踐。因此,文化研究就可能成為消費社會的一種意義政治學,一種社會美學,一種被更新了的社會批判理論。中國的文化研究將既不是英國文化研究,也不是法蘭克福學派,而是一種新的綜合和超越。
我們的場域自然有限——視像,媒介,文化權力;而且,編輯一套以譯著為主的叢書,于那重建消費社會的批判理論之大任似乎亦顯得綆短汲深。但我們仍固執地奢望一種或然性的出現︰通過對那些核心問題的研究,通過對前賢智慧的溫習、再溫習,通過與國際同行的切磋,叢書將推助一些有心者看到和逐漸地逼近這一目標,讓問題浮出水面,讓可望變得可及。退一步,至少于眼下說,它可以為我們理解紛紜萬象的當代生活提供一些積極的透視角度。而果能于此,則就是千里之行已發軔矣。
最後,序成之際,叢書承蒙設立于百年學府河南大學的河南省高等學校人文重點學科開放研究中心之批準,列為其重大研究項目。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這項事業不再孤單,憂我等學淺德薄,將何以堪此重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惕惕以為序,自勉,亦與同好者共勉。
但應進一步指出,由上層建築所實現的經濟基礎的文化性僅僅是它的一些被意識到了的和可實際操作的層面。作為一種“生活”之方式的文化,總是有無意識的事物“自在”于那兒。文化因而甚至不能被簡單地說成是有意為之,不能是文人雅士們的單方面創造,不能是智識的或精神的“所思所言之精華”。一種文化的形成最終將經由“社會”的接受和踐行。文化從來且永遠是全社會的文化,是大眾的文化。這也就是說,“文化”即“社會”,即“物質”。
更早在19世紀末,齊美爾就敏銳地捕捉到“文化”與“社會”的同一性。他以“貨幣”為例展示了作為現代社會本質特性的符號化和審美化的過程。在他看來,現代性就是距離化、抽象化和升華,一種新的間接性,因而現代性就是“審美現代性”,主要地說,是“社會的審美現代性”,誠然,他也不曾排除“藝術的審美現代性”。當今,社會學家費瑟斯通和鮑德里亞以“日常生活的審美化”,文學批評家杰姆遜以“經濟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經濟化”,也有貝爾諸公以“後工業社會”,科學界以“服務科學”的概念,等等,揭示了文化的泛化及其對社會的再組織和再構造作用。盡管未必直言,在這些對文化的泛化即大眾性和物質性(如日常生活)的聚焦中,也是隱含著“文化”即“社會”這另一方面的道理的。
或許我們可以不去理會這些西方人的危言聳听,但進入新世紀以來,一個堅硬而顯豁的事實是,“文化”愈益“社會化”,而“社會”也愈益“文化化”,換言之,文化的成了社會的,而社會的也成了文化的,一個“大眾一文化”的時代已然無法拒絕。當前文化研究之所以在中國、在全世界蓬勃發展,正是因應了一個“文化社會”或一個“社會文化”的出現。
必也正乎名,今日文化研究並不等于反過來說研究文化,甚至也不只是研究大眾文化——雖然那一直就是它的題中要義——而是文化地研究︰研究什麼並不是不重要,但更關鍵的是以文化的方式去研究。這就是威廉斯那個“文化”定義的真諦,即把“文化”作為一種生活的“方式”,一種指意系統,一種社會實踐。因此,文化研究就可能成為消費社會的一種意義政治學,一種社會美學,一種被更新了的社會批判理論。中國的文化研究將既不是英國文化研究,也不是法蘭克福學派,而是一種新的綜合和超越。
我們的場域自然有限——視像,媒介,文化權力;而且,編輯一套以譯著為主的叢書,于那重建消費社會的批判理論之大任似乎亦顯得綆短汲深。但我們仍固執地奢望一種或然性的出現︰通過對那些核心問題的研究,通過對前賢智慧的溫習、再溫習,通過與國際同行的切磋,叢書將推助一些有心者看到和逐漸地逼近這一目標,讓問題浮出水面,讓可望變得可及。退一步,至少于眼下說,它可以為我們理解紛紜萬象的當代生活提供一些積極的透視角度。而果能于此,則就是千里之行已發軔矣。
最後,序成之際,叢書承蒙設立于百年學府河南大學的河南省高等學校人文重點學科開放研究中心之批準,列為其重大研究項目。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這項事業不再孤單,憂我等學淺德薄,將何以堪此重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惕惕以為序,自勉,亦與同好者共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8折$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