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革命(珍藏版)

投資新革命(珍藏版)
定價:216
NT $ 188
  • 作者:(美)伯恩斯坦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1130604X
  • ISBN13:9787111306047
  • 裝訂:平裝 / 20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當代的投資者們能享受到眾多投資產品和策略的盛宴,不能不感謝那些充滿創新精神的投資大廚們。這些大廚發展出紛繁的方法來度量金融市場的風險和回報,沒有他們那些革命性的理論,今日的投資絕對不會如此復雜,也不會如此簡單。

彼得L.伯恩斯坦就是他們當中的佼佼者。在其1992年的著作《投資革命》中,他對資產管理理論的一些重大進步做出了精確而恰當的分析。在本書中,彼得L.伯恩斯坦主要講述了這些理論中究竟有多少已經成為全球標準。

縱觀智力工作者奮斗的所有領域和歷史,理論和實踐之間總是存在摩擦,華爾街就曾用“胡說八道”來問候1954~1972年生活在象牙塔里的一批金融理論先驅者,但是這些突破性理論產生了5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本書的第一部分講述了行為金融學的攻擊,該學科認為完全理性投資者的假設和實際相差太遠。稍後,在與薩繆爾森、默頓、羅聞全、希勒、夏普等人交流的同時,本書也描述了金融理論的核心思想如何發展成為今日的投資新方法,其中一批機構投資者取得了非凡的業績,其構建戰略的基礎正是一些曾被稱為“胡話”的原則。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說明
第一部分 行為金融的攻擊
第1章 誰能設計一個大腦……
第2章 行為金融的奇怪悖論︰新古典主義理論是貪婪者的理論
第二部分 理論家
第3章 保羅‧薩繆爾森︰世俗的哲學家制度主義者
制度主義者
第4章 羅伯特C.默頓︰風險不是一個附屬品
第5章 羅聞全︰經濟學中唯一真正有用的部分
第6章 羅伯特‧希勒︰大眾的風險管理者
工程師
第7章 比爾‧夏普︰“把風險當成數字是危險的”
第8章 哈里‧馬科維茨︰“你的世界很小”
第9章 邁倫‧斯科爾斯︰歐米嘎有一個美好的光環
第三部分 從業者
第10章 巴克萊國際投資公司︰“一個福音的事業”
第11章 耶魯大學捐助基金︰非機構投資者行為
第12章 CAPM Il︰偉大的阿爾法夢想機器——我們沒有看到期望回報
第13章 可轉移阿爾法︰“那已經成了新頌歌”
第14章 馬丁‧萊博維茨︰換上新裝的CAPM
第15章 高盛資產管理︰“我知道看不見的手依然存在”
第四部分 未來的投資革命
第16章 沒有什麼永恆不變
致謝
注釋
 

當代的投資者們能夠享受到眾多投資產品和策略的盛宴,不能不感謝那些充滿創新精神的投資大廚們。

這些大廚們發展出一系列的方法,來度量金融市場的風險和回報。沒有他們那些革命性的理論,今日的投資絕對不會如此復雜,也不會如此簡單。

伯恩斯坦就是他們當中的佼佼者。作為證券業的“老兵”和《投資組合管理期刊》的創辦者,他的理念在華爾街的發展歷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其1992年的著作《投資革命》(Capital Ideas)中,他對資產管理理論的一些重大進步做出了精確恰當的分析。

在本書中,伯恩斯坦主要講述了這些理論中究竟有多少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標準,為眾多機構投資者、養老基金、對沖基金、投資顧問和精明的交易者所奉行。

本書的第一部分講述了行為金融論者對資本理念的攻擊,尤其是他們對有效市場假說的攻擊。人類的某些特殊傾向,如不變性失誤、框定、有效性幻覺等,以及人們在投資過程中的認知偏差、認知困難、憑直覺行事和稟賦效應等,已經成為行為金融的擁護者對抗理性假設的核心,正是理性假設推動和支持了資本理念。但行為金融的代表人物都沒有否認投資者是非理性的這一觀點,而只是反駁非現實的理性概念。丹尼爾‧卡尼曼認為理性模型的失敗在于大腦需要理性,沒有人能夠設計出一個像模型的假設條件一樣工作的大腦,理查德‧泰勒認為人與超理性的機器有著巨大的差別,因此理性模型有著天生的缺陷。但是,行為金融對于標準理論和金融模型的攻擊有多大傷害?對于理性經濟主體模型的批判以及理性經濟人實證檢驗失敗的例子是否說明《投資革命》一書毫無用處或者完全過時?這還需要進一步論證才能做出最終的判斷。

本書的第二部分介紹了保羅‧薩繆爾森以及其他一些知名學者的觀點,他們以不同的方式致力于將金融理論中的核心觀點應用于實際。

保羅‧薩繆爾森是一位年過九旬的資深理論家,現在,他的研究和理論分析仍然是一流的。薩繆爾森一直認為,股票市場上“沒有飛來橫財”。因此,他對獲取超過市場整體回報的努力,或者從更實際的角度講,使共同基金指數超過諸如標準普爾500指數等市場主要基準指數的努力,持懷疑觀點。他的另一貢獻是培養了一大群學生,其中很多人後來成為著名學者,如哈佛商學院的羅伯特 C 默頓(Robert C. Merton)、麻省理工學院(MIT)斯隆管理學院的羅聞全(Andrew Lo)以及耶魯大學考爾斯基金會(Cowles Foundation)的羅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

默頓在數學上有相當高的造詣。雖然他曾協助布萊克和斯科爾斯共同研發期權定價模型,並因此而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是默頓不再從事理論結構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反,他開始充滿激情地設計基于資本理念的新制度,其目的是幫助投資者克服本書第一部分中談到的行為異象。在此,他的數學功底能發揮作用,但與他想要實現的目標沒有必然聯系。

羅聞全是默頓在MIT教的最出眾的學生之一,可以說,默頓是羅聞全在金融學方面的啟蒙老師。羅聞全幾乎听過默頓的每一門課。羅聞全追求的目標與默頓對制度的強調在很多方面都是一致的,但他采取了不同的方法。由于羅聞全堅信“進化力量”的威力,所以他更傾向于解釋制度的“變遷”,而不是創造新的制度形式。

希勒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喜歡研究金融市場的波動性,曾論證過市場上的波動性遠大于理論上決定資產價格的基本面狀況。對該領域的研究促使他把注意力轉向經濟繁榮與蕭條交替循環模式,這最終給他帶來的榮譽甚至超過了他在學術界出版的那本書——《非理性繁榮》。該書于2000年年末股市達到巔峰時出版發行。雖然繁榮與蕭條交替循環模式不是資本理念的組成部分,但資本理念是希勒研究框架的一部分。

比爾‧夏普現在怎麼看待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呢——模型的內涵,在市場中的角色,還有這些年來圍繞著它在實證檢驗上的缺陷產生的種種爭議?夏普現在從一種不同的視角來看待CAPM,他已經從一名榮獲諾貝爾獎的理論家轉變成為一名金融工程的先驅者。夏普正尋找途徑幫助個人投資者從自我矛盾決策的泥潭中解脫出來,並達到一種他們知道如何分析投資問題且能夠探求解決方案的境界。他還努力工作以完成一些有待完成的工作,與該書中的其他理論家一樣,如今夏普更多地涉足于理論的運用而非發展新理論。他是財務引擎公司(Financial Engine)的聯合創辦者,該公司是一家成功的 谷風險投資企業,其主要業務是運用計算機給公司雇員提供專業的資產配置及風險管理建議。

雖然哈里‧馬科維茨在1952年發表了他的投資組合選擇理論並以此啟動了資本理念,但現在的馬科維茨與當年的馬科維茨明顯不同,當年的馬科維茨提出的投資組合選擇理論奠定了單因素模型和CAPM的基礎。但是,現在的馬科維茨早已對傳統的新古典“均衡模型”不抱有任何信念,並對CAPM的兩個基本假設提出了質疑。如今,他已經成為一家實驗室的金融工程師,從事一些有雄心的項目,運用復雜的計算機程序來詳細地探索股票價格在市場中的行為。

斯科爾斯曾是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主角之一,在該公司突然破產後,他于1999年創立了Platinum,以證明自己可以管理風險、保全資本,並為有價值的項目賺錢。到目前為止,Platinum取得了可喜的進展。Platinum Grove不預測系統因素(如貝塔或阿爾法);相反,斯科爾斯及其同事在資本市場通過提供他所謂的“流動性與風險轉移服務”來賺錢。斯科爾斯用希臘字母表的末字母歐米嘎來描述該賺錢機會,並認為歐米嘎不是一個零和博弈。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