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打籃球
椅子公園
櫻桃園里的梯子
所謂“新經濟”
警察的“理”與“情”
向諾貝爾獎金征稅
贊同先于正義——讀布坎南的《自由、市場和國家》
“正確的數字”
雜文的魅力
美元化的多米諾骨牌?
“九‧一一”恐怖襲擊的經濟後果
羅斯福‧凱恩斯‧希特勒
賣官與 爵
“經濟藝術”
鍵盤上的經濟學
身價百萬的棒球
膠水,日本制造?
“敖包”經濟學
雙頭蛇、蜘蛛和龍
伊拉克戰後“重建”的政治經濟學
不確定的年代
數字中的歷史
規矩與方圓
訪俄散記
簡約之美
評中國的“歧視性勞動力市場”
五部值得反復閱讀的著作
“馬桶效應”
疾病環境、健康條件與經濟發展
紀昀與康德
一身兼三史的“鹽”
理解歷史研究
經濟政策分析的範本
中央銀行家的誠信標準
擴大與強化市場型政府乃經濟發展之根本
關于大師的斷想
過河的故事
一位資本家眼中的世界
中國學者看世界
印度之行
薯片與芯片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側重點和疆域
經濟快速增長與社會動蕩
中美關系與大國博弈
政府、市場規模和長期增長——對沃頓商學院馬歇爾‧邁耶教授演講的評論
思索經濟增長
美國行為的根源
國際經濟政治學
論“托克維爾效應”之效應
孫悟空、如來佛以及太上老君——兼論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與戰略定位
實踐與真知——讀《朱理治金融論稿》
研究世界經濟的五個維度
真實的世界與想象的世界
“五句話主張”——2006年秋獲社科院研究生院優秀教學獎後接受采訪時所談
思考《貨幣戰爭》——《中國青年報》訪談
“統籌兼顧”促進合理博弈——《嘹望》周刊訪談
代跋︰望星空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