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關注中國從春秋戰國的分裂戰亂走向秦漢帝國的統一這一歷史進程,以人物為主線,以大事為枝干,以思想為血脈,從商鞅、秦始皇到漢武帝,復原歷史人物在潮頭浪尖上驚心動魄的風雲故事。
與此同時,本書在書寫這段氣勢恢弘的歷史時,試圖勾畫出“大一統”思想及其現實的演變進程,探尋秦皇漢武的內心激情而外,敘及呂不韋、韓非子、陸賈、賈誼、董仲舒等思想家在這一歷史大轉折關頭的縱橫捭闔和命運沉浮,探討從百家爭鳴、以吏為師到儒家成為正統的發展脈絡。
目錄
序
引子︰從百家爭鳴到大一統
第一章 商鞅︰鼎力變法打造張秦
一、變法之爭
二、農戰並重︰強國速成法則
三、打破封建制走向新縣制
四、尊法排儒以吏為師
五、從先驅到先烈︰一個激進改革家的宿命悲劇
第二章 千古一帝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一、驚險行走︰在權力的刀鋒邊緣
二、贏政與呂不韋︰治國思想的同床異夢
三、李斯用事與韓非之隕落
四、秦王掃六合走向大一統
五、中國大歷史的第一個過渡王朝︰
留給歷史的問號
第三章 雄才大略漢武帝︰締造大一統
一、封建復闢與中央集權的交鋒
二、武帝集權政權一統
三、外攘四夷山河一統
四、總一鹽鐵經濟一統
五、漢初儒家的復興軌跡
六、異想天開的董仲舒和走向正統的儒術
七、儒家的新氣象
後記
引子︰從百家爭鳴到大一統
第一章 商鞅︰鼎力變法打造張秦
一、變法之爭
二、農戰並重︰強國速成法則
三、打破封建制走向新縣制
四、尊法排儒以吏為師
五、從先驅到先烈︰一個激進改革家的宿命悲劇
第二章 千古一帝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一、驚險行走︰在權力的刀鋒邊緣
二、贏政與呂不韋︰治國思想的同床異夢
三、李斯用事與韓非之隕落
四、秦王掃六合走向大一統
五、中國大歷史的第一個過渡王朝︰
留給歷史的問號
第三章 雄才大略漢武帝︰締造大一統
一、封建復闢與中央集權的交鋒
二、武帝集權政權一統
三、外攘四夷山河一統
四、總一鹽鐵經濟一統
五、漢初儒家的復興軌跡
六、異想天開的董仲舒和走向正統的儒術
七、儒家的新氣象
後記
序
在中華民族生存發展過程中所凝聚和積澱的文化傳統里,有兩個最顯著的特征或重要標志,一直成為中國學術思想最為關注的課題,此即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所說︰一為“究天人之際”;二為“通古今之變”。按司馬遷的意思,這兩個重要指標,是古代學者“成一家之言”的首要前提。用今天的話來表述,即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以歷史為鑒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可以說貫穿于中國傳統文化或傳統學術的始終,它成為包括經、史、子、集四部在內的中華學術的兩條主線,故在中華文明的歷史發展中,其成就最為顯著昌明。
僅就歷史說,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是一個最注重歷史的民族。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從未斷裂。從第一部編年史《春秋》、第一部政治史《尚書》、第一部國別史《國語》,一直到第一部通史《史記》,再到以後的《漢書》、《後漢書》等所謂的前四史、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乃至《民國史》等等,可謂朝朝有史,一朝一史,一朝多史。而所謂“野史”,更是歷朝有之,無論其數量,還是其記述的範圍,甚至都大大超過“正史”。中國文化中的歷史著述,其體例之富、時間跨度之長、記述之細,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與之比擬的。正因如此,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記憶,從中國文字產生的那一天起,可謂泱泱汩淚,從未中斷,故其積累起來的歷史知識、歷史認識、歷史意識及歷史長河所蘊涵的歷史意義,便構成一種具有天人、古今融會貫通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智慧。
古往今來的賢哲們常說,人類與動物的區別在于人能“勞動”、在于人類能“制造工具”、在于人類有“道德良知”、在于人類能“從事政治活動”、在于人類“能群”或組織社會、在于人類有“覺解”等等。但在我看來,人類與禽獸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別,那就是人類有歷史文化記憶 因為有歷史文化記憶,人類便既可知其所從來,亦可據其所從來,推知其所將來。不知其所從來,亦不可預見其所將來。因此歷史就是一面鏡子,故中國古人有“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的認知和感嘆。以上三鑒中,“知興替”,實乃歷史之核心,亦歷史價值之所在。
李勇強先生撰寫的《中國大一統——秦皇漢武的奮斗》這本書,從其書名及其所述的內容看,即是以歷史為一面鏡子,企圖從逝去二千余年的秦漢帝國的歷史活動中,追尋仍存活于中國文化中的中華大一統的價值理念,是如何在中華民族篳路藍縷、艱辛跋涉的歷史進程中,發展、積澱和付諸實踐的。這是一種既飽含歷史文化情感,又蘊涵歷史文化理性的雙重探索,同時也承負著21世紀中國人歷史情懷、文化承擔和對當今現實世界的深層思考。
“大一統”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價值理念,原出于《春秋公羊傳》。而《春秋公羊傳》又是對《春秋》經的解釋、發揮而完成的一家之言。其對中國歷史、文化、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等上層建築、價值理念以及社會的意識形態均產生重要影響。按司馬遷的說法,《春秋》是經過孔子的整理和修訂而完成的。作為“六經”之一的《春秋》,其大本大宗即是通過“一字褒貶”的《春秋》筆法,“以道名分”。即是通過歷史這面鏡子,闡幽發微儒家所一貫重視的君臣大義、父子之親、華夷之辨、王霸之分,乃至仁道義法、人倫逆順、家國興亡等“行事深切著明者”之所以然。故孔子的得意門生子夏曾言︰“有國家者不可不學《春秋》,不學《春秋》,則無以見前後旁側之危,則不知國之大柄、君之重任也。故或脅窮失國,掩殺于位,一朝至爾。苟能述《春秋》之法,致行其道,豈徒除禍哉?乃堯舜之德也。”(《春秋繁露‧俞序》董仲舒引)子夏是孔子《春秋》之微言大義的第一代傳人。從其上述言論,亦可見其對《春秋》有深切的領悟和獨到的體會,《春秋公羊傳》即傳自子夏。
據文獻記載,《公羊傳》最初即是由子夏口頭傳授給公羊高,高傳于其子平,平傳于其子地,地傳于其子敢,敢傳于其子壽。至漢景帝時,壽與齊人胡毋子都始著于竹帛,標志《春秋公羊傳》之最終完成。可見,“大一統”的價值理念,其思想源頭可追溯到孔子、子夏的時代甚至更早。如《詩》、《書》中所表達的“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九州攸同”、“四海會同”等民族共存、地域統一的社會理想和政治願望。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古代思想家,都有理想主義的大一統思想。特別是歷史進入春秋戰國以後,面對諸侯割據和兼並戰爭對社會民生的破壞,墨子提出“尚同’’,構成墨家十大主張之一;儒家提出“大同”,更是儒者孜孜不倦、汲汲追求的遠大目標。孟子見梁惠王,王問︰“天下惡乎定?”孟子毫不猶豫地答日︰“定于一。”荀子也把“一天下”作為自己的最高政治理想,認為“臣使諸侯一天下”,乃“人情之所同欲也”。在荀子看來,作為儒者的歷史使命便是“通則一天下”,“夫大儒者,善調一天下者也”,“齊一天下而莫能傾,是大儒之征也”。
……
僅就歷史說,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是一個最注重歷史的民族。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從未斷裂。從第一部編年史《春秋》、第一部政治史《尚書》、第一部國別史《國語》,一直到第一部通史《史記》,再到以後的《漢書》、《後漢書》等所謂的前四史、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乃至《民國史》等等,可謂朝朝有史,一朝一史,一朝多史。而所謂“野史”,更是歷朝有之,無論其數量,還是其記述的範圍,甚至都大大超過“正史”。中國文化中的歷史著述,其體例之富、時間跨度之長、記述之細,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與之比擬的。正因如此,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記憶,從中國文字產生的那一天起,可謂泱泱汩淚,從未中斷,故其積累起來的歷史知識、歷史認識、歷史意識及歷史長河所蘊涵的歷史意義,便構成一種具有天人、古今融會貫通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智慧。
古往今來的賢哲們常說,人類與動物的區別在于人能“勞動”、在于人類能“制造工具”、在于人類有“道德良知”、在于人類能“從事政治活動”、在于人類“能群”或組織社會、在于人類有“覺解”等等。但在我看來,人類與禽獸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別,那就是人類有歷史文化記憶 因為有歷史文化記憶,人類便既可知其所從來,亦可據其所從來,推知其所將來。不知其所從來,亦不可預見其所將來。因此歷史就是一面鏡子,故中國古人有“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的認知和感嘆。以上三鑒中,“知興替”,實乃歷史之核心,亦歷史價值之所在。
李勇強先生撰寫的《中國大一統——秦皇漢武的奮斗》這本書,從其書名及其所述的內容看,即是以歷史為一面鏡子,企圖從逝去二千余年的秦漢帝國的歷史活動中,追尋仍存活于中國文化中的中華大一統的價值理念,是如何在中華民族篳路藍縷、艱辛跋涉的歷史進程中,發展、積澱和付諸實踐的。這是一種既飽含歷史文化情感,又蘊涵歷史文化理性的雙重探索,同時也承負著21世紀中國人歷史情懷、文化承擔和對當今現實世界的深層思考。
“大一統”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價值理念,原出于《春秋公羊傳》。而《春秋公羊傳》又是對《春秋》經的解釋、發揮而完成的一家之言。其對中國歷史、文化、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等上層建築、價值理念以及社會的意識形態均產生重要影響。按司馬遷的說法,《春秋》是經過孔子的整理和修訂而完成的。作為“六經”之一的《春秋》,其大本大宗即是通過“一字褒貶”的《春秋》筆法,“以道名分”。即是通過歷史這面鏡子,闡幽發微儒家所一貫重視的君臣大義、父子之親、華夷之辨、王霸之分,乃至仁道義法、人倫逆順、家國興亡等“行事深切著明者”之所以然。故孔子的得意門生子夏曾言︰“有國家者不可不學《春秋》,不學《春秋》,則無以見前後旁側之危,則不知國之大柄、君之重任也。故或脅窮失國,掩殺于位,一朝至爾。苟能述《春秋》之法,致行其道,豈徒除禍哉?乃堯舜之德也。”(《春秋繁露‧俞序》董仲舒引)子夏是孔子《春秋》之微言大義的第一代傳人。從其上述言論,亦可見其對《春秋》有深切的領悟和獨到的體會,《春秋公羊傳》即傳自子夏。
據文獻記載,《公羊傳》最初即是由子夏口頭傳授給公羊高,高傳于其子平,平傳于其子地,地傳于其子敢,敢傳于其子壽。至漢景帝時,壽與齊人胡毋子都始著于竹帛,標志《春秋公羊傳》之最終完成。可見,“大一統”的價值理念,其思想源頭可追溯到孔子、子夏的時代甚至更早。如《詩》、《書》中所表達的“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九州攸同”、“四海會同”等民族共存、地域統一的社會理想和政治願望。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古代思想家,都有理想主義的大一統思想。特別是歷史進入春秋戰國以後,面對諸侯割據和兼並戰爭對社會民生的破壞,墨子提出“尚同’’,構成墨家十大主張之一;儒家提出“大同”,更是儒者孜孜不倦、汲汲追求的遠大目標。孟子見梁惠王,王問︰“天下惡乎定?”孟子毫不猶豫地答日︰“定于一。”荀子也把“一天下”作為自己的最高政治理想,認為“臣使諸侯一天下”,乃“人情之所同欲也”。在荀子看來,作為儒者的歷史使命便是“通則一天下”,“夫大儒者,善調一天下者也”,“齊一天下而莫能傾,是大儒之征也”。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