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語用學概論

新編語用學概論
定價:264
NT $ 230
  • 作者:@何自然 冉永平 @編/著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57290
  • ISBN13:9787301157299
  • 裝訂:平裝 / 37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新編語用學概論》是繼2001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用學概論》(修訂本)之後的又一次改版本。這應當算是本書的第三個版本了。在此版本中作者對全書作了較大的調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新編本與前兩個版本的體例沒有變化,全書共11章,比2001年修訂本增加了章節,並對有關章節的標題和內容作了適當的調整。例如除關

聯論之外,還增加了順應論、模因論等與理解語言、使用語言和詮釋語言有關的內容。

隨著思維、文化因素在言語交際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語用學在近一二十年發展很快,在宏觀的語用學、跨學科的語用學、哲學的語用學和語言學的語用學等學科領域里都出現了很多新的課題,本書也相應做了一些內容上的更新。

世界著名系統功能語言學家韓禮德說過,把語言學分為英語語言學、漢語語言學等是不利于語言學作為一門統一學科發展的。根據這個道理,我們再次強調這個新編本的讀者對象︰本書為大專院校語言學專業(包括中文系及外語院系語言學專業)和其他文、史、哲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編寫,也適用于中學漢語和外語教師、翻譯界人士以及一般語言工作者和愛好者閱讀。
 

目錄

第一章 什麼是語用學
1.1 引言
1.2 語用學的起源
1.3 語用學的定義
1.4 語用學和語義學
1.5 語用學的發展
1.5.1 英美學派和歐洲大陸學派
1.5.2 描寫語用學
1.5.3 形式語用學
1.5.4 發展緣由
1.6 語用學的研究範圍
1.6.1 跨文化語用學
1.6.2 認知語用學
1.6.3 計算語用學與網絡語用學
1.6.4 語用學與語際語用學、語言教學
1.6.5 語用學與翻譯
第二章 指示語及其指示信息
2.1 引言
2.2 什麼是指示語
2.3 人稱指示
2.3.1 第一人稱指示
2.3.2 第二人稱指示
2.3.3 第三人稱指示
2.4 時間指示
2.4.1 時間單位
2.4.2 時間修飾語
2.4.3 時間指示副詞
2.4.4 語用時間指示
2.5 地點指示
2.5.1 象征用法與手勢用法
2.5.2 視角標準
2.5.3 “來”與“去”的指示意義
2.6 話語/語篇指示
2.7 社交指示
2.7.1 敬語、謙語與稱謂語
2.7.2 語法形式和社交指示
2.8 小結
第三章 會話含意
3.1 引言
3.2 什麼是含意
3.3 合作原則
3.3.1 合作原則及準則
3.3.2 格林對合作原則的重釋
3.3.3 合作原則的違反
3.4 會話含意
3.4.1 會話含意的推導
3.4.2 會話含意的種類
3.4.3 會話含意的特征
3.5 格賴斯的貢獻與合作原則的不足
第四章 禮貌現象的語用研究
4.1 引言
4.2 禮貌的界定
4.3 禮貌是一種語用現象
4.4 萊可夫的禮貌觀
4.5 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觀
4.6 利奇的禮貌觀
4.6.1 禮貌原則
4.6.2 禮貌原則與合作原則的關系
4.6.3 禮貌原則的特征
4.7 面子威脅行為與調控策略
4.7.1 利益中心原則與面子威脅現象
4.7.2 調控策略
第五章 前提關系
第六章 言語行為
第七章 模糊限制與語用含糊
第八章 會話結構及其語用研究
第九章 跨語言與跨文化的語用研究
第十章 語言順應論與關聯理論
第十一章 語言使用與模因現象
參考書目
人句對照表
常用術語對照表
Ⅰ.漢—英術語對照表
Ⅱ.英—漢術語對照表
 

在傳統的語言學研究中,由于受數學與邏輯學的影響,人們往往只強調語言的形式分析,以期發現語言內部具有普遍性的抽象規則。于是,他們忽略那些涉及語言使用而無法作形式化分析的、看似不符合常理的語言現象,並將其統統放人“廢物箱”。如今,它們卻成了語用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不僅如此,語用學的研究範圍還在不斷擴展,成長為一門獨立的學科。1977年,國際刊物《語用學學刊》(Journal of Pragmatics)正式出版發行;1986年,國際語用學學會(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簡稱IPrA)宣告成立,每兩年舉行一次國際語用學研討會,到2007年7月,這個著名的國際學術盛會已舉行了十屆,每屆的主題與研討重點都不相同,且與會者日眾,第十屆會議時與會者達12 00多人;1991年3月,國際語用學學會主辦的刊物《語用學》(Pragmatics)正式出版發行;2004年,語用學的國際刊物《跨文化語用學》(Intercultural Pragmatics)在美國創刊發行。這些都標志著語用學的迅速發展。

語言學的語用學有著深厚的哲學淵源。語言哲學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語言的普遍性特征。語言哲學關心什麼是意義、詞語如何獲得意義。于是,詞語之間的關系、它們的意思(sense)、它們的指稱(reference)以及存在這些詞語的那種語言等,成為哲學家們著重探討的問題。什麼是意義、真理、指稱、言語行為等已成為語言哲學的重要議題,並出現了很多有待語言學家解決的重要語言問題。語言哲學的研究成果不僅為語言學的語用學奠定了理論基礎,而且促使語言學家重新認識語言及其研究方法,尤其是語言的運用與理解。可以說,哲學家對語言研究的成果是推動語用學發展的直接動力。

符號學以符號或標記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它們如何產生意義。它涉及人類所有的符號系統,包括語言、手勢、圖像、路標等,符號學關心的就是“這些符號的意義以及在‧定語境下所傳遞的信息”(Innis,1985︰vii)。從符號的一般理論H{發,符號學試圖回答什麼是符號?為什麼會有符號存在?不同符號之間存在什麼關系?符號有什麼作用?等等。其實,交際中符號產生意義所依靠的是認知、心理、社會、文化以及語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有了符號學,也就有了研究符號理解和意義產生的心理學;符號學同社會學、人類學、人類文化方法論(ethnomethodology)等學科的關系都密不可分。語用學也與符號學發生關系,因為它探討符號如何在語境和使用中產生意義(Smith & Leinonen,1992)。正因為語用學研究如何表達意義,研究哪些因素影響意義形成和理解,它也就成了符號學的一個分支,即研究人類使用語言的標記系統。

1.語用學的學科性質

列文森(Levinson)曾在《語用學》中討論過語用學在語言學理論中的作用。他認為,普通語言學理論必須把語用學融合進去,作為完整的語言學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或層面。他指出︰“要構建完整的有關語言能力的理論,找出其組成部分或層面間的邏輯排序至關重要。比如.喬姆斯基(Chomsky)就精彩地論述了句法學在排序方面先于音系學,因為音系描寫必須參照句法範疇。與此相反,句法範疇卻與音系無關,所以句法學獨立于音系學,而音系學則依賴于句法學,只有參照句法結構及其內容才能描述音系特征。假如喬姆斯基的這種觀點是正確的話,是否也可能存在某種已被接受的語法成分依賴于語用學呢?或者說某種語法成分的存在涉及語用因素呢?如果是這樣的話,在邏輯排序方面語用學必定先乇這種成分;這樣語用學就必須包括在完整的語言能力的理論之中。”(Levlnson.1983: 34)語用學必須是任何全面、綜合的語言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Stemmer,1999)。

喬姆斯基本人確實認為普通語言學理論應該包括語用學,認為語用學不但是這個完整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或層面,而且是它的中心及關鍵組成部分。作為研究語言的完整學科,語言學應該涉及語言系統本身和語言使用兩方面,包括話語的產出與理解。喬姆斯基指出,語言能力(competence)包括語法能力和語用能力,後者可以幫助語言使用者利用一些非語言信息(如背景知識、信念等)去使用和理解語言。例如︰

(1)Today was a disaster.
今天真失敗。

如果甲作完講座後就對他的朋友乙說了上面的話語,乙就會通過背景知識去推斷該話語的含意︰甲對今天的講座不滿意。在這里,如果沒有語用學的介入,我們就難以獲取類似話語傳遞的語用信息。再如︰

(2)Golf plays John.
高爾夫玩了約翰。

從生成語法的角度看,類似話語不具備語義完整性,但在特定語境下卻可以傳遞字面意義以外的交際信息,即“約翰不擅長打高爾夫”,而這種信息必須依靠非語言因素才能獲取。所以,語法能力和語用能力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幫助人們成功地使用語言和理解語言。

喬姆斯基也同意語用學研究涉及大腦機制,特別是神經機制,這一點正好符合語用學研究的一個主要方向——認知語用學,因為語言使用與理解不可能脫離人的認知。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語用學與生成語法之間的共性。國際著名語用學者卡斯頓(C arston,2000︰91)指出︰“生成語法和認知語用學都屬于認知科學。正如其他的認知科學一樣,它們都致力于在認知層面作出解釋,而不在行為層面進行解釋。”盡管我們可以從行為層面的研究中獲取認知層面的某些解釋,但總的說來,後者的解釋力更強。而喬姆斯基的生成語法和斯珀伯與威爾遜(Sperber & Wilson,1986a.1995)的認知語用學理論(即關聯理論)都是對認知系統的研究,都旨在尋求“生成性”,所以生成語法和認知語用學都力求在語言表達上做到完全明確,而不是依靠語言使用者的直覺去解決問題。這種認識是否可以縮小語用學和轉換生成語法之間的鴻溝,值得繼續探討。

語用學是以語言使用和語言理解為研究對象的學問,它反映人們使用和理解語言的客觀規律,是一個動態的知識體系。從廣義上講,語用學的科學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有學者認為,只有那些可以形式化並且可以進行推理運算的知識體系才算是科學。不過,這樣狹義的科學觀也不能說語用學是不科學的。凡是對語用學有全面了解的學者都知道,這門學科已出現許多分支,除了跨文化語用學(cross-cultural pragmatics)、社會語用學(societal pragmatics)、語際語用學(interlanguage pragmatics)、發展語用學(developmental pragmatics)、臨床語用學(clinical prag-matics)等屬于非形式化的語用研究外,近年來也出現了與形式語用學(formal pragmatics)有關的計算語用學(computational pragmatics)和實驗語用學(experimental pragmatics)等。目前有學者認為,現代語言學的科學精神在于它的研究對象、方法和手段在某種程度上與自然科學相似,但是,“語言畢竟是各個民族的語言,還要承認語言畢竟是人的語言,還要重視語言科學某些方面的人文因素和特點。”(于根元,1999︰304)因此,結合社會、文化、認知等語境因素研究語言使用和理解的語用學對整個語言科學的貢獻是顯而易見的。

語言學的兩大流派——形式主義和功能主義之間的相互關系,是語言研究者應該考慮的問題。這不僅涉及語言學這兩大流派的內在聯系,而且涉及語言學事業本身的前途和發展。盡管語言學研究中的形式主義和功能主義在研究方法上存在諸多不同,但它們對語言本質的理解不應該存在根本不同;相反,它們應該互為補充,構成一個完整的語言學理論,而不應該為形式而形式,或為功能而功能。“形式主義的語言研究,成就無疑是巨大的。其中一些真知灼見必然會成為日後語言研究發展的基礎。但語言與思維、文化的密切聯系畢竟是客觀現實,所以到了一定的階段,形式研究本身也必須考慮到思維、文化的因素,而純形式研究的久已踏步不前,也就不難理解。”(程雨民,轉引自熊學亮,1999︰i)在當今語言學的研究背景下,語用學已經發展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其中提出的理論或原則對語言使用和語言理解的研究也日趨深刻,那些從形式的角度研究語言的學者應該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同樣,從語用的角度研究語言的學者也應該從句法學、音系學等研究中汲取一些營養。實際上,無論從什麼角度去研究語言,都必然會揭示一些只有從該角度才能獲取的認識,所以,無論轉換生成語法、系統功能語法、語用學、會話分析、語篇分析,還是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等,都應平等地存在于語言學研究之中,形成相互補充的格局。盡管這些學科的研究方法不盡相同,但是它們對語言本質的認識和理解應該是相通的,我們沒有理由把任何一個語言學研究角度拒絕于語言學領域之外。我們渴望語言學研究中選擇不同路向的學者最終能夠分工合作,取長補短,為發展中國的語言科學,為推動語言研究走向繁榮作出貢獻。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