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第二章和第三章中的大部分觀點,以及第一章和第六章的某些內容,曾在我于1975年發表的論文中有所體現,本書中還有多處內容和段落取自我發表的文章和早期出版的著作。這些引用文章和著作的來源可見書末的參考文獻。

本書通過縝密的邏輯演繹,將先前的國際關系學中散亂的術語整合到統一的理論框架中,廣泛借鑒了其他學科(包括科學哲學、社會學、微觀經濟學)的理論成果。在書中,作者從排列原則、單元功能和權力分配三個角度界定了國際政治結構,認為結構是系統中的一系列約束條件,通過獎勵一些行為、懲罰另一些行為而限制了國家的行為。


肯尼思‧華爾茲,1924年6月生于美國密執安州安阿伯,1950年和1954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分別獲得政治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校任教。曾擔任美國對外政策委員會委員、美國政治學會會長等職,並榮獲“詹姆斯‧麥迪遜政治科學杰出學術貢獻獎”。1994年退休,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政治學系終身榮譽教授。其主要著作有《人、國家與戰爭》(1959),《對外政策和民主政治》(1967),《國際政治理論》(1979)。其中《國際政治理論》一書自出版以來便被譽為“當代經典”,迄今為止是國際關系學界影響最大、引用率最高的著作。
 

目錄

一種國際政治的理論——結構現實主義評價
中文版前言
英文版前言
第一章 規律與理論
第二章 還原主義理論
第三章 系統方法與理論
第四章 還原方法與系統理論
第五章 政治結構
第六章 無政府秩序與均勢
第七章 結構性原因與經濟效果
第八章 結構性原因與軍事效果
第九章 國際事務管理
附錄
參考文獻
譯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