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定價:108
NT $ 94
 

內容簡介

本書系“青少年科學人文素養叢書”之一種。

人文精神表現為人們對于“真、善、美”的價值取向和執著追求。本書用適合廣大青少年學生閱讀的對話方式切入,探討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歷程,以及求善倫理價值取向的形成發展軌跡。在對話過程中,通過諸多古今中外的小故事,介紹了求菩價值取向的具體內涵及它在人們個人行為和社會行為中的具體表現;同時探討了如何培養人們對美的興趣、如何提高審美能力,以及如何將美內化到自我人格中去,以此詮釋了“求美”即為人類在追求真理過程中臻美意識的形成和發展。

本書讀者對象為青少年學生和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
 

目錄

引子
第一部分 人文精神是怎樣形成的
戈教授與阿孫的第一次對話︰究竟什麼是人文精神
戈教授與阿孫的第二次對話︰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展
戈教授與阿孫的第三次對話︰我國的人文傳統
第二部分 何以提倡人文精神
戈教授與阿孫的第四次對話︰人文精神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素質
戈教授與阿孫的第五次對話︰人文素養與其他各項技能的關系
戈教授與阿孫的第六次對話︰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
第三部分 增強人文素養如何從我做起
戈教授與阿孫的第七次對話︰生命至上 尊嚴無價
戈教授與阿孫的第八次對話︰人的尊嚴和情感不容侵犯
戈教授與阿孫的第九次對話︰促進個性和共性的協調發展
戈教授與阿孫的第十次對話︰擁抱自然 和諧相處
戈教授與阿孫的第十一次對話︰提高審美情趣,加強人文修養
參考文獻
後記
 

自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教育一直受到全社會的關注。但改革開放以來,教育方面的每一項新舉措幾乎都會引起激烈的爭論。到了今天,教育主管部門更成了受批評最多的部門之一。但多年前我就寫過一篇題為《不是教育的教育問題》的文章,認為那些備受批評的教育弊病,其實並非單純的教育問題,其根源並不在學校、教師和學生,而是在整個社會。所以,僅僅在學校就事論事,非但無法根除這些弊病,而且會愈演愈烈,或者以新的方式繼續存在。

近年來,大學的毛入學率已經超過20%,但高考的壓力絲毫沒有減輕,中國人對大學、名校、高學歷、高學位的追求達到了空前熱烈和激烈的程度。競爭的“起跑線”已經由高中、初中、小學提前到幼兒園甚至“胎教”,由國內擴大到海外。不可思議的是,一些對讀書毫無興趣、或的確不具備進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生,也被家長軟硬兼施向大學驅趕;一些貧困家庭不計後果地供養子女上大學,一些家庭不惜巨資送落榜子女出國留學。

本來,即使在發達國家也不是每個人都上得了大學,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上大學,或者都適合上大學。那麼為什麼中國會出現這樣一種幾乎失去理智的“大學熱”呢?原因很簡單,眾人的回答是︰“不上大學,還有什麼出路?”“不上名校,不拿最高學位,還沒有開始競爭就輸了。”的確,除非屬“富二代”,或擁有超強的背景或人脈,或本人屬商業或某種奇才,絕大多數青年已經很難在上大學之外找到一條差強人意的出路。人往高處走,現實的選擇不需要過多的理論分析和抽象調查。六十年來,參軍、提干、留學、出國、下海都曾是有條件的青年的首選,如今只選大學,大學只選名校,畢業後首選考公務員,就是中國現實的最好反映。

我們不得不承認,社會各階層問的差距在擴大。普通勞動者的經濟收入、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基本都處于底層,而要進入精英階層或上層,除了本身就擁有權力或金錢之外,唯一的途徑就是大學學歷和學位,甚至包括假的。教育界也在適應社會需要,技工學校、中專、師範日益萎縮以至絕跡,各類職業學校、民辦學校慘淡經營,而學院全部升格為大學、綜合大學,甚至要辦成研究性大學,原來的綜合性、研究性大學早已盯上了世界一流的目標。

正因為如此,無論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想出多少高招,無論各級各類學校如何強調素質教育和人格的培養,無論教師學生如何自覺抵制外界的干擾,如果沒有社會導向的改變,往往于事無補。

但這並不是說,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在這樣的潮流面前只能隨波逐流,听之任之。且不說社會總會回歸理性,就算這種惡性競爭持續下去,到了全民大學的時代,大學畢業生或博士之間又會出現新的競爭點。而以不變應萬變的最好辦法,就是從小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質——不僅是為了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更是為了做一個自由自在的人。我相信,這應該是今天的青少年和培養他們的家長、教師,關心他們的同學、親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願望,無論這些青少年今後會選擇何種職業,從事何種工作。

本著這樣的信念,當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提出編寫“青少年科學人文素養叢書”時,我與幾位同人欣然應命,選定了《人文精神》《科學精神》《民族精神》《創新意識》《人格發展》和《科學探究》這六種。如果這些小冊子能為青少年成長為自由自在的人提供一些幫助,如果他們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夠受益,出版社功德無量,我們也將無比欣慰。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