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案而審︰美國最高法院案件受理議程表的形式

擇案而審︰美國最高法院案件受理議程表的形式
定價:216
NT $ 188
 

內容簡介

聯邦最高法院在每年向其提交的近5000宗案件中,僅許可對不到5%的案件進行復審。因此,該院是如何設定議程表的,這一問題也許與它是如何決定案件的同樣重要。H.W.佩呈掌握了難得的第一手信息,來觀察聯邦最高法院的內部工作過程,揭示了未曾披露的該院設定議程表的政策、程序和優先考慮的因素。他史無前例地采訪了5位大法官,並將采訪獲得的洞見串聯起來,用淺顯易懂的散文體語言為我們傳達了豐富的最新信息。為了本項獨一無二的研究,佩里還采訪了4位聯邦總檢察長、數位檢察官和7位哥倫比亞特區聯邦上訴法院的法官,以及64位前聯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助理。

這些大法官和法官助理都對佩里的問題坦誠相告,而佩里也針對他們的回答進行了精致的分析,這構成了本書的主要內容。佩里揭開了聯邦最高法院的神秘面紗,將它鮮活的一面展現給普通讀者、政治學家和法律界的各位人士。

佩里不僅為我們帶來了在過去不曾披露的聯邦最高法院運作流程的大量信息,而且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審視該種組織的新路徑。本書提出的決策模型(decision-making model)在解釋大法官行為/司法行為(judicial behavior)方面,要比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更具說服力。
 

目錄

譯者序
致謝
引言
管轄權與訴訟程序
內部程序
特殊情形
標志與信號
討價還價、協商和通融
策略
調卷價值
決策模型
結論
附錄︰關于管轄權的一個擴展性討論
索引
 

關于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研究可謂浩如煙海。在如此浩瀚的作品中選取這本列入叢書,是目標與機緣邂逅的結果。民事訴訟法學側重于程序或過程研究;美國最高法院研究中,關注“過程” (process)的鳳毛麟角,其中最為全面而經典的作品《最高法院實務》(Supreme Court Practice,by Robert L.Stern&Eugene Gressman),聯系版權的結果卻是被告知此書從不授權翻譯。嗣後一年多,我仍大量搜索卻始終未有合適的選擇。于是2005年初冬,當我流連于美國最高法院大樓內的小書屋,當這本封面凌亂、標題怪異、作者名不見經傳的小書猝然躍入視野時,我毫不猶豫地買下了。不過當我在大法官們或許坐過的位子上品著咖啡瀏覽時,主要滿足的是刺探機構內幕的好奇心;真正驅動我迫不及待地翻譯以使更多讀者分享本書的緣由,是在從紐約返回蒙特利爾的火車上詳細閱讀訪談內容時受到的震撼——隨著最高法院受理申訴(petttton)案件的過程一頁一頁展開,作者與受訪者之間睿哲的對話和其中揭示的豐富信息,猶如窗外不斷閃過的綺麗風景(據稱這是北美風景最美的鐵路線),不斷撞擊著我的狂喜……

本書也回答了我們開頭的疑問︰為什麼在程序如此重要、研究如此發達的美國,關于聯邦最高法院司法程序的研究卻如此稀少?一個抽象的答案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既是一個政治機構,又是一個司法機構”。我們常常看到的美國最高法院的研究,大多是關于大法官本身的研究。大法官們無與倫比的自由裁量權使得公眾和研究者都將目光盯在了行使權力的人身上;程序制度對于最高司法的價值已遜位于法官選任體制。換言之,當司法進入最高法院這一層次時,權力的行使與其說依賴于程序的“制約”,毋寧說更依賴于人的“道性”,本書對美國最高法院受理案件過程或程序的考察也同樣揭示了這個命題。然而,我國正在經歷矯枉過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時期,從法律虛無主義走向法律萬能主義,從程序虛無主義走向程序至上主義,冰世紀以來卻又以非理性的勢態向著規則虛無主義回歸或復闢。這一背景預示著本書將遭遇各種誤讀的風險。為此,譯者甘冒佛頭著糞之不敬,擬在譯序中強調一些自感特別重要的差異,聊作導讀。

植根于社會分工的司法與政治的糾結

“在美國,一個政治問題幾乎遲早會轉變為一個司法問題。”托克維爾的這句名言已為我國法律界所熟知。我國有學者對比說,“在中國,一個司法問題幾乎遲早會轉變為一個政治問題。”無論這些說法是否準確,至少都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司法與政治的糾結,無論在法治國家或者正走向法治的國家,都是無法避免的。按照戴維‧伊斯頓(David Easton)的著名定義,“政治是對價值的權威性分配。”那麼,當司法參與價值分配時,司法就具有了政治性,司法對于價值分配的參與程度越高,其政治性越強。然而,一直以來,“人們始終不懈地追求完美的、非政治的、超然中立的法律和判決的聖杯,常說一個以政治為取向的法律系統意味著司法正當性的終結……人們認為大法官及整個法律程序的公平要求無偏見的、自由的、對那些鐫刻于精神石碑的規則的追求,規則的變動應當由立法機構做出,絕不能由司法人員改動,所有關于司法行為的批評和贊揚都以由此信念延伸而來的詞句表達的。”本書作者在大量訪談的基礎上,從實然和應然兩個層次挑戰了這一法治神話,並引證朱迪思‧施克萊(Judith Shklar)教授的話說︰“實際上,人類社會的各種機制能存續下來是因為大多數人能夠在完全矛盾的信念中舒適地共生共存,盡管這在哲學上是非常惹人惱厭的。”然而,在解讀司法過程中政治的角色時,有一些重要區分是我國讀者必須儲存于潛意識之中的,因為不觀照這些區分或差異,簡單地進行對比、參照或推動借鑒、嫁接、移植,就缺乏應有的底色和背景,容易進入盲人摸象的誤區。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