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蘭卡普」是土家族語,意為土家花鋪蓋。它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是土家族的傳統工藝,完全以手工方法在木機織上完成。它是中國民間織錦的典型代表。
「西蘭卡普」在制作工藝上采用通經斷緯的方法,經線不變,緯線根據花紋的需要隨時割斷、變化使用,交換變化的緯線,織就了絢麗多彩的圖案,其藝術價值相當高。由於圖案是幾何形的變幻造型,故對織花人的造型和色彩能力、審美能力要求也非常高。
本書的講述人葉水雲是中國著名土家族工藝美術家、織錦大師葉玉翠的孫女,她從小跟隨姑婆學習「西蘭卡普」的織法,用心學習,努力鑽研,不僅熟練掌握了全套技藝,還整理了三百余種「西蘭卡普」的傳統圖案和織造工藝。
在湘西,在這個人傑地靈的邊城,聽織機的聲音和葉水雲等土家織錦高手講述西蘭卡普的故事,湘西人的生活畫卷在土家織錦中和織女們的手上徐徐展開。
目錄
總序
口述人葉水雲簡介
葉永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吉首大學客座教授,1979—1987年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葉玉翠,學習土家織錦技藝。中國藝術研究院民間藝術創作研究員,湖南十大藝術門類傑出傳承人,代表作「宴樂狩獵水陸攻戰圖」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第一章 龍山——土家織錦的主要傳承地
土家織錦,是一種極古老珍奇的民間工藝織錦,土家語稱「西蘭卡普」。「西蘭」即鋪蓋,「卡普」是花,漢語叫「土花鋪蓋」。土家織錦具有古老的原始性、特殊的民間性、濃郁的草根性(平民性)、瀕危的稀世性和絕妙的美學特性。它是土家族藝術的瑰寶,亦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急需保護的屬於全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美源於大山——張登赤的話
土家織錦今與昔——田大年訪談錄
田明眼中的土家織錦
第二章 葉玉翠——苦難造就的一代大師
她活了84歲,卻有75個春秋與土家織錦為伴。在尺幅經緯中,編織著少女的夢想、少女的血淚、中年的堅韌、壯年的成熟和老年的雄心。在她老屋門前的石板上,葉玉翠用樹枝燒成的碳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勾畫著織錦紋樣:飛禽走獸,花鳥魚蟲┅┅一遍又一遍,直到變成她記憶中美麗的圖案。
我與土家織錦——汪為義采訪葉玉翠紀實
玉翠大姐與我談土家織錦
我所知道的姑姑
懷念大師——張光准、吳亮的回憶
第三章 我是從大山里走出來的
我12歲就開始跟我姑婆學織錦,那個時候一邊讀書一邊看我姑婆織點東西。織花是個手工活,硬是要一點點地織,花才織得出來。織花第一要心細、專心,第二要有「坐勁」。真正從事織花的人,一天都要織8個小時以上。
初訪葉水雲
再訪葉水雲
第四章 撈車河畔三織女
龍山縣兩大土家織錦自然飄盪與傳承體系,一是葉家寨,二是撈車河。葉家寨的織女大多離鄉背井去了外地安營扎寨,開辦織錦坊。唯有撈車河以劉代娥、劉代英為首的織女們還堅守在家鄉這片美麗的土地上,不忍離去。
第五章 土家織錦如是說
如果葉玉翠出不來,100多種傳統紋樣會深埋民間,退出歷史舞台。不少人強調土家織錦姓「土」的問題,爭議不少,但又不得不承認,沒有創新開發,老紋樣都會看不見了。
汪為義:我是力主創新、新老相攜的
田明:我所知道的土家織錦
羅彬:沒有絕對不變的價值觀念
田大年:創新是土家織錦的出路
附錄 生生不息 世代相傳
生撈車河流域,隨處可見有民間家庭在織造土家織錦,年紀最大的有梁家寨89歲的梁財富,葉家寨84歲的王雲翠,黎世英等數位老人。她們都是葉玉翠大師的同代人,至今還織錦不輟┅┅從她們身上,我看到了土家織的前途。
龍山織錦生態
追憶張光准
對土家織女葉英等人的采訪
後記
口述人葉水雲簡介
葉永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吉首大學客座教授,1979—1987年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葉玉翠,學習土家織錦技藝。中國藝術研究院民間藝術創作研究員,湖南十大藝術門類傑出傳承人,代表作「宴樂狩獵水陸攻戰圖」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第一章 龍山——土家織錦的主要傳承地
土家織錦,是一種極古老珍奇的民間工藝織錦,土家語稱「西蘭卡普」。「西蘭」即鋪蓋,「卡普」是花,漢語叫「土花鋪蓋」。土家織錦具有古老的原始性、特殊的民間性、濃郁的草根性(平民性)、瀕危的稀世性和絕妙的美學特性。它是土家族藝術的瑰寶,亦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急需保護的屬於全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美源於大山——張登赤的話
土家織錦今與昔——田大年訪談錄
田明眼中的土家織錦
第二章 葉玉翠——苦難造就的一代大師
她活了84歲,卻有75個春秋與土家織錦為伴。在尺幅經緯中,編織著少女的夢想、少女的血淚、中年的堅韌、壯年的成熟和老年的雄心。在她老屋門前的石板上,葉玉翠用樹枝燒成的碳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勾畫著織錦紋樣:飛禽走獸,花鳥魚蟲┅┅一遍又一遍,直到變成她記憶中美麗的圖案。
我與土家織錦——汪為義采訪葉玉翠紀實
玉翠大姐與我談土家織錦
我所知道的姑姑
懷念大師——張光准、吳亮的回憶
第三章 我是從大山里走出來的
我12歲就開始跟我姑婆學織錦,那個時候一邊讀書一邊看我姑婆織點東西。織花是個手工活,硬是要一點點地織,花才織得出來。織花第一要心細、專心,第二要有「坐勁」。真正從事織花的人,一天都要織8個小時以上。
初訪葉水雲
再訪葉水雲
第四章 撈車河畔三織女
龍山縣兩大土家織錦自然飄盪與傳承體系,一是葉家寨,二是撈車河。葉家寨的織女大多離鄉背井去了外地安營扎寨,開辦織錦坊。唯有撈車河以劉代娥、劉代英為首的織女們還堅守在家鄉這片美麗的土地上,不忍離去。
第五章 土家織錦如是說
如果葉玉翠出不來,100多種傳統紋樣會深埋民間,退出歷史舞台。不少人強調土家織錦姓「土」的問題,爭議不少,但又不得不承認,沒有創新開發,老紋樣都會看不見了。
汪為義:我是力主創新、新老相攜的
田明:我所知道的土家織錦
羅彬:沒有絕對不變的價值觀念
田大年:創新是土家織錦的出路
附錄 生生不息 世代相傳
生撈車河流域,隨處可見有民間家庭在織造土家織錦,年紀最大的有梁家寨89歲的梁財富,葉家寨84歲的王雲翠,黎世英等數位老人。她們都是葉玉翠大師的同代人,至今還織錦不輟┅┅從她們身上,我看到了土家織的前途。
龍山織錦生態
追憶張光准
對土家織女葉英等人的采訪
後記
序
21世紀初,社會公眾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注度、參與保護的熱情,以及中國彐占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有力推進,成為中國文化界乃至中國社會的重要事件。從大多數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詞的內涵不知所雲,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家喻戶曉的詞匯,人們普遍對它的具象呈現形態有了一定的認知,並支持或主動參與保護工作,說明人們在現代化進程的背景下,已經看到,由於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恬方式的變化,作為傳統社會生存環境下人們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急劇消失的現實,而這種現實,一定會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景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之,全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但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時代性的課題應當怎樣正確解答,人們的答案並不一致。這種不一致的根源,主要是源自推動經濟發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矛盾。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看成單純的經濟資源,在保護的名義下扭曲其本質特性過庋開發,如把民族民間的原生態歌舞改變為膚淺時尚的刻板表演服務於旅游場所,或把傳統手工技藝視作不具經濟潛力的頊目而任其式微,等等。近年來,我們還常見的一種現象是在城市特別是農村建設中,以新的建築或新的環境形態將承載某個特定區域人們世代相傳文化技藝的物質載體(如某些文化空間)徹底改變。這種不能正確把握和處理社會發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關系的情況,已經並還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帶來傷害。我們應該正視並改變這種現象。
毫無疑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正確的保護不是使它凝固和停止發展。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指出:「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從根本上說,就是要保證其按照自身內在規律去自然衍變,在自然的衍變中與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相並行,我們既不要人為地去中斷它自然衍變的進程,也不要人為地去使它突變。我想,這應是保護工作最根本的意義,也是保護工作最艱難、最核心的用力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自然衍變發展中呈現的形態是豐富多樣的,這決定了我們采取的保護方式也應是多樣的。但對於傳統手工技藝類的項目,采取生產性保護的方式應當是一種恰當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這些技藝的持有者將自己本身的技藝作為一種生產和生恬的手段,既可以因此而獲得勞動的報酬,也可以因此而使技藝傳承,並在自己的作品與使用者的對應中,使技藝的繼承與創新具有激發創造智慧的基礎。這套「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記錄了這些傳承人技藝傳承的歷程,他們的技藝如何精椹,以及他們對技藝的思考;展現了他們如何以生產性保護的方式,使這些不同的技藝在傳統的浸潤中也融人了新的藝術元素,並得到人們的喜愛,而他們也因此具有了持續傳承的經濟基礎。
在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科技快速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民族、地區和人口被納人到世界變化的總體格局之中。保持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是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連的。而保護各個民族具有獨特創造個性和蓬勃生命活力的民間藝術,是人類文化多樣性形態不成為博物館化和標本式存在表象,而永具生生不息生命力的重要保證。我想,讀者會從「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中體會到這些。
王文章 2009年9月22日
但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時代性的課題應當怎樣正確解答,人們的答案並不一致。這種不一致的根源,主要是源自推動經濟發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矛盾。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看成單純的經濟資源,在保護的名義下扭曲其本質特性過庋開發,如把民族民間的原生態歌舞改變為膚淺時尚的刻板表演服務於旅游場所,或把傳統手工技藝視作不具經濟潛力的頊目而任其式微,等等。近年來,我們還常見的一種現象是在城市特別是農村建設中,以新的建築或新的環境形態將承載某個特定區域人們世代相傳文化技藝的物質載體(如某些文化空間)徹底改變。這種不能正確把握和處理社會發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關系的情況,已經並還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帶來傷害。我們應該正視並改變這種現象。
毫無疑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正確的保護不是使它凝固和停止發展。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指出:「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從根本上說,就是要保證其按照自身內在規律去自然衍變,在自然的衍變中與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相並行,我們既不要人為地去中斷它自然衍變的進程,也不要人為地去使它突變。我想,這應是保護工作最根本的意義,也是保護工作最艱難、最核心的用力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自然衍變發展中呈現的形態是豐富多樣的,這決定了我們采取的保護方式也應是多樣的。但對於傳統手工技藝類的項目,采取生產性保護的方式應當是一種恰當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這些技藝的持有者將自己本身的技藝作為一種生產和生恬的手段,既可以因此而獲得勞動的報酬,也可以因此而使技藝傳承,並在自己的作品與使用者的對應中,使技藝的繼承與創新具有激發創造智慧的基礎。這套「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記錄了這些傳承人技藝傳承的歷程,他們的技藝如何精椹,以及他們對技藝的思考;展現了他們如何以生產性保護的方式,使這些不同的技藝在傳統的浸潤中也融人了新的藝術元素,並得到人們的喜愛,而他們也因此具有了持續傳承的經濟基礎。
在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科技快速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民族、地區和人口被納人到世界變化的總體格局之中。保持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是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連的。而保護各個民族具有獨特創造個性和蓬勃生命活力的民間藝術,是人類文化多樣性形態不成為博物館化和標本式存在表象,而永具生生不息生命力的重要保證。我想,讀者會從「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中體會到這些。
王文章 2009年9月22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