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著名學者

‧上海交通大學文學教授 夏中義作序推薦

“賈納韋的文字及其漢譯,亦能在精致縮微叔本華哲學建構的框架里,不失語感的彈性和可讀性,頗為難得。”

德國哲學家當中,叔本華是最有可讀性的一位。本書對叔本華的形而上學哲學體系進行了簡潔的闡釋,尤其聚集于叔本華思想的原創性特征,這種原創性啟發了包括尼采、瓦格納、弗洛伊德、維特根斯坦等在內的許多藝術家和思想家。

作者將筆鋒直接指向叔本華毫不妥協的悲觀主義觀點,即對人類個體來說,最好的境是不曾出生,只有聖人般的自我否定(摒棄欲望)才能賦予生命價值。本書展示的叔本華,是一個具有戰斗精神、氣勢咄咄逼人、影響力非凡的思想家。

這個人(叔本華)的哲學自己一向珍愛……他的一字一句都像甘霖,滴進干涸的心田。——李銀河
 

目錄

前言
1 叔本華的生平與作品
2 現象之內與現象之外
3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4 意志、身體和自我
5 性格、性和無意識
6 藝術與理念
7 倫理學:正確看待世界
8 存在和悲觀主義
9 叔本華的影響
索引
英文原文
 

通覽《叔本華》譯本,有些心得,願與作者、譯者、編者和讀者分享。

英國學者賈納韋當屬飽學之士,故能這般自信、凝練、準確地概述叔本華其人其著,宛如塑了一尊精神銅像。為西方哲學開非理性主義先河的叔本華,既渲長系統思辨,叉通曉文學章法,竟將其名著《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的四個板塊(認識論、意志論、美學和倫理學),寫得像音樂那般富有曲式變化。相應地,賈納韋的文字及其漢譯,亦能在精致縮微叔本華哲學建構的框架里,不失語感的彈性和可讀性,頗為難得。這大概是對“牛津通識讀本”之“通識”一詞的文體承諾。

在高等教育義域,“通識”有別于“專業”。“專業”側重于知識型課程及相關智能、技能規訓,“通識”則要為學子的人格養成提供價值型資源。前者旨在“專業成才”,後者醬在“精神成人”,即為學生一輩子把路走好打底。這用19世紀中葉英國教育思想家紐曼的話說,便是“專業∵屬教學範疇廣通識”才屬教育範幬。

當物質至上和消費主義如迷霧彌漫地球,連靜穆的世界名馥也愈益躁動的今日,紐曼的思想遺產,不僅凸顯永恆,更變得警策。于是,人們也就有理由對“牛津通識讀本”滋生新的期盼。這就是:包括賈納韋在內的學者,若能深摯地體恤學子對“精神成人”的潛在渴求,則其筆端或許會少一份學院派的矜持,轉而到世界學術典藏中去尋覓更具針對性的優質營養,來有效地緩解學子“成長的煩惱”。

這落到《叔本華》一案,也就意昧著有兩種寫法。—,比如追溯叔本華哲學的元概念“意志”一詞,本是對康德“物自體”和柏拉圖“理念”的創意性合成所致,這是典型的學術史路子,也是學院派所恪守亦最澶場的。還有第二條路。不依傍知識學學科譜系,而直接從《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讀出讓自己心靈顫栗的人本憂思,不僅切實地緩解青春期特有的靈魂陣痛,而且嗣後轉化為文哲探索的第一內驅力即精神能源——這是王國維青年時曾走的路。

青年王國維不是賈納韋。王國維當年沒有能力從西方哲學譜系來系統解析叔本華,但這並不妨礙他從叔本華讀出了其心靈成長最亟需的價值啟示。這叫“心有靈犀一點通”。

記得賈納韋曾寫到叔本華1818年完成《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這一里程稗後,整個德國學界竟置若罔聞。然叔本華依然堅信︰“一代人欣喜若狂地贊同我寫的每一行字的那個時刻必定會到來。”(1843年5月17日致函波洛克豪斯)1848年後,已臻晚境的叔本華終于收獲了遲到的光榮。但他做夢也想不到,在其身後四十二年,即1902年,在萬里之遙的中國大陸,有一個叫王國維的無名之輩,竟捧著他的那部英語版名著,整整啃了兩年。後來這竟使青年王國維的學業如火山噴涌︰1904年首發《紅樓夢評論》,1905年出版《靜安文集》,1907年出版《靜安文集續篇》,1908年刊發乍著《人間詞話》,既揭開20世紀中國文藝美學的輝煌序幕,又為20世紀中西美學關系史奠基。都說用文言文寫的《人間詞話》堪稱“國粹”,然有識者卻屢屢從青年王國維的墨跡中讀窞了叔本華。事實上,叔本華無涉功利的審美體驗論(賈納韋概述為“無意志的沉思狀態”),已經成為青年王國維的人本一藝術美學的思辨基點。

世界上究竟有沒有能穿越時空的思想史或心靈史?這就像司︰“有無上帝?”信徒說有,不信者說無。深信青年王國維會認司有思想史或心靈史,否則,在1902至1908年間,他就無計與貫本華在人類精神星空作神聖相遇。

“通識”教育之根,恐怕不在學術史,而在思想史或心靈棠。

夏中義 2010年春于滬上學僧西渡軒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