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皇帝傳

萬歷皇帝傳
定價:179
NT $ 156
  • 作者:樊樹志
  •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297956
  • ISBN13:9787807297956
  • 裝訂:平裝 / 30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萬歷皇帝朱翊鈞,明朝第十三任皇帝。他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登極之初,在生母和老師的嚴厲管教和監督下,他勤政向學,循規蹈矩,配合張居正發動了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然而,在他的內心深處,也蘊藏著一股強烈的逆反力量。張居正死後,他又發起了一場急風驟雨般的清算運動從此,他深居宮禁, 數十年不臨朝,消極怠政。 他的不作為,葬送了大明復興的歷史機遇。

本書運用豐富的史料,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萬歷一生經歷,功過是非,萬歷新政的展開,與張居正的復雜關系,從一度勵精圖治到怠于朝政,從多角度說明一代君主的面貌及其對明朝衰敗的影響。


樊樹志,1937年出生于浙江湖州,1962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留校任教。現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歷史學科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專攻明清史、中國土地關系史、江南地區史。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十歲登極的小皇帝
一、預定儲位——六歲的皇太子
二、幼主登極
三、扳倒高拱︰顧命大臣內訌
四、王大臣案——內訌的延續
五、勵精圖治的皇帝
六、皇帝的功課︰日講與經筵
第二章 鼎力支持新政
一、“元輔張先生”
二、“中外大柄悉以委之”——新政展開
三、擊退逆流
四、張居正“奪情”風波
五、新政的深化
第三章 神宗大婚
一、神宗大婚
二、“以朕為念,方是大孝”——張居正歸葬
三、皇帝成年的標志︰耕籍禮與謁陵禮
第四章 親操政柄
一、中極殿大學士張居正病逝
二、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的倒台
三、親操政柄
四、清算張居正——“居正功在社稷,過在身家”
五、並非庸主
六、萬歷三大征
第五章 宮闈生活
一、寵幸鄭貴妃
二、“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財、氣”
三、不願冊立皇太子
四、“三王並封”的鬧劇
第六章 命運多舛的皇太子常洛
一、經歷十五年磨難的“儲位”
二、妖書案——岌岌可危的皇太子地位
三、梃擊案的前前後後
第七章 怠于臨朝勇于斂財
一、從“事事由朕獨斷”到怠于臨朝
二、熱衷斂財——礦稅太監橫行
三、遼東戰事吃緊
四、最後的歲月
第八章 地下宮殿——定陵
一、壽宮的營建
二、地下宮殿——定陵
三、定陵的發掘與破壞
 

歷史著作的不景氣,已引起有識之士的感慨。然而,歷史人物傳記卻受到讀者的普遍歡迎。這種充滿矛盾的現象表明,在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度里,人們對歷史的關注熱情並未衰退,恰恰相反,存在著潛在的巨大能量。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並不僅僅注視眼前方寸之地,更著眼于未來,而歷史的回顧,有助于人們理解現實,展望未來。人們要求于歷史學家的是,必須雅俗共賞,以引人人勝的手法表述歷史,把豐富多彩的有血有肉的歷史生動而形象地再現在讀者面前,切忌高頭講章式的、經院學究式的八股文章。

一位史學大師曾經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此話于偏激之中蘊含著一種顛撲不破的哲理。任何歷史作品,都是當代人以當代意識寫出來給當代人看的。再現歷史,不可能重復歷史,而且再現的視角、方法,由于歷史學家所處時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題材,在不同時代的歷史學家筆下,不會是一模一樣的。歷史學家所要闡明的思想,強調的側重點,給予讀者的啟示,勢必有所不同。然而,歷史還是歷史。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帝王被神聖化,號稱真龍天子。御用文人們又給他們涂上光怪陸離的油彩,罩上神秘莫測令人眩目的光圈。于是,帝王便成了神壇上的偶像。對于老百姓而言,“天高皇帝遠”,仰頭望去,只見一片混沌迷離,難識廬山真面目。這就給撰寫帝王傳記增添了難度。近幾十年來,把帝王將相趕下歷史舞台,人們對他們的研究與了解,反倒比前輩更生疏了。在人們腦海中的帝王,幾乎都是一幅幅臉譜化的漫畫,人人都是一付骷髏般的骨架,毫無個性可言。

誠然,帝王是一種制度或一個時代的象征,但他首先是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二個有血有肉的人。寫帝王傳記,既不能神聖化,也不能臉譜化,而要還他一個凡人的本來面目。我寫這本書,試圖把萬歷皇帝這個人的真實而全面的形象,活生生地再現于讀者面前,並且透過萬歷皇帝這個人,復原一幕幕早已逝去了的歷史場景。

要把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歷史加以復原,談何容易!一位西方哲人說,人不可能兩次涉過同一條河流。對于歷史長河而言,何嘗不是如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復原歷史,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歷史學家應該向這個方向努力。為此,必須博覽群書,做到言必有據,雖然不能說無一字無來歷,但至少要做到書中所有的人和事,所有的情節、對話,都有根有據,有案可查。這大概是歷史傳記和文學傳記的區別所在吧。一言以蔽之,真實性壓倒一切。它與虛構、杜撰、想象之類無緣。歷史傳記要寫得生動活潑,向文學傳記借鑒一些方法是可取的,但一切都必須在保持真實性的前提下,才有意義。否則就不成其為歷史了。

人們閱讀帝王傳記,最有興趣的莫過于那個專制時代神秘而森嚴的宮廷。在這個狹小而又無限的天地中,帝王有時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操縱、玩弄芸芸眾生的命運,演化、改變時代前進的步伐。人們不一定對這一時代發生的一切事件感興趣,卻有理由要求歷史學家提供帝王的政治色彩、權力欲望、個人素質以及宮闈生活,帝王的內廷與外朝大臣的微妙關系,當時最為敏感的政治事件的幕後活動。而這恰恰是一般通史、斷代史、專題史著作所難以做到的。帝王傳記的魅力就在于,以個案分析的方法,從微觀研究著手,反映出宏觀的視野,給讀者以深沉的歷史啟示。因此帝王傳記切忌寫成某個帝王在位時期的斷代史,即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無所不包的歷史切片。否則,傳主就將被淹沒于歷史的汪洋大海中,帝王傳記也就喪失其存在價值了。

本書的傳主明神宗朱翊鈞,人們習慣于用他的年號稱他為萬歷皇帝。他是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沒有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的雄才大略、叱 風雲的事跡,在他的後半生由于疾病纏身,長期難于視朝,因而頗多非議。如果據此斷定他是一個平庸之輩,是一個昏君,那也未免太過于簡單粗暴了。其實,他在位的萬歷一朝四十八年,在明代歷史上乃至在中國歷史上都是很輝煌的一段。經濟的迅猛發展,商品經濟的高度發達,人文蔚起,能人輩出,令世人矚目。僅就這一點看,萬歷皇帝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人物。

對他進行深人研究,便會發現許多難解之謎。在他即位的前十年中,對尊崇備至言听計從的顧命大臣內閣元輔張居正,以及另一名顧命大臣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居然一下子翻臉,不但政治上予以否定,而且抄了他們的家。這是為什麼?他是一個權力欲極強的人,親政以後,獨斷專行,到了晚年卻怠于臨朝。這又是為什麼?他本人是宮女所生,卻瞧不起宮女所生的長子,遲遲不願冊立他為皇太子。這又是為什麼?他的臣下直言不諱地批評他迷戀于酒、色、財、氣。這種個人的秉性素質,對于一個皇帝有什麼影響?這些都值得細細地加以檢討。

除了常規分析之外,還仰賴于心理分析。把心理分析用于歷史研究,始于本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到了六七十年代,幾乎成了國際上一種學術界的時髦風尚,人們甚至稱此為心理歷史學。現在回過頭去審視,這種時髦的全盛時期也許已經過去。但它畢竟給歷史學家開啟了一條新思路,借助心理學來擴大歷史解釋的範圍和途徑。美國歷史學家奧托‧弗蘭茨對俾斯麥的心理分析便是一個頗具影響的例子。我在寫作本書時,借鑒了這種方法,嘗試對萬歷皇帝作些心理分析,把他的內心活動展示出來,力圖對一系列現象作出合理的解釋。

史無定法。歷史傳記的寫法是多樣化的,有的重思辨,有的重實證,有的以生動取勝,有的以嚴謹見長,有的是年譜式的,有的是敘事式的。我則傾向于以白描的筆法,把傳主的形象立體化地再現出來,至于功過是非全可由讀者去評判。在我看來,既然是傳記,就應該盡量客觀地把傳主介紹給讀者,避免把空洞的說教強加于人。

本書的謀篇布局頗費心思,在不太長的篇幅中,要把傳主五十多年的生涯再現出來,是相當難的。這就需要由作者加以剪裁取舍,把作者認為最值得寫最應該寫的東西寫出來,把一些重要而精彩的場景細膩地展現出來。這要比面面俱到的平鋪直敘好得多。

關于書名要作一點說明。本擬題寫《明神宗傳》,但他畢竟沒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那樣的聲名顯赫,人們感到陌生。如果直呼其名,題寫為《朱翊鈞傳》,就像吳 先生的《朱元璋傳》那樣,人們會感到更加陌生,不知何許人也。不得已而采用《萬歷皇帝傳》。不過在書中並不稱他萬歷,而稱他朱翊鈞或神宗。因為書中常常寫到萬歷元年、萬歷二年之類,稱他為萬歷,就容易把人名與紀年相混淆,徒增讀者的煩惱。稍加說明,希望不至于對“表里不一”產生疑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