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這一收藏專題,遂成為我窺探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新窗口。得閑時手持一紙,品評揣摩,個中滋味,如魚飲水。
本書第一輯的三篇文章,簡述箋紙、書札以至信封的前世今生,上溯淵源,下追變異,就是我在這一方面的些許心得。
魯迅先生將《十竹齋箋譜》和清末民初的北平花箋視為可貴的民族文化瑰寶,唯恐其銷沉,不惜耗費大量精力和財力促其“復活”、“回生”。他和鄭振鐸先生苦,心經營的這兩種箋譜,當時即成為文人學士珍愛與收藏的對象,而今更是珍如拱璧。然而,正如鄭振鐸先生所指出的,《北平箋譜》中所收集,多為坊肆之作,至于“諸文士私用之箋紙,每多設計奇詭,繪刻精麗”,因為搜求不易,只能俟以來日。同在晚清,江南坊肆尤其是文人畫士私用花箋,亦不乏佳制,有待後人搜集整理。但這工作,至今似尚未有人來做。
另一方面,在傳統花箋生產衰落以後,中國的書信文化並沒有隨之消亡,而是憑藉新的載體,煥發輝光︰今天的收藏者,接觸較多的,也正是繁復豐富的現當代書信。近年在拍賣會上屢創佳績的,不乏以現當代機制紙書寫的信件,可見書信收藏顯然不能止步于花箋。然而,除了名家書信或有人出版、研究之外,對于現當代書信載體形式的流衍,仍然少人歸納整理。
本書第二輯的七篇文章,即以實物為例,對于近代以來的書信載體,分門別類予以介紹,希望對于晚清江南花箋與文人制箋,能有窺一斑而知全貌的作用;現當代書信及其載體的衍生變化分析,也能對收藏者有所啟發。
目錄
序
花箋光華
尺牘留真
封緘故事
零落江南的晚清花箋
畫人文士的閑情逸趣
詩箋唱和見世情
現代箋紙與新制花箋
名紙、拜帖與賀卡
明信片與請柬
雜紙小品
晚清蘇滬畫人掌故
李嘉福與蘇州潘氏
潘家是蘇州的“護官符”
上海和蘇州的書畫交易
求畫者的眾生相
文人之間的藏品交流
徐熙與“度遼將軍”漢銅印
西法照相與畫家繪像
沙馥的幾件家事
沙馥的縣令女婿張棟
蘇州民間生活小景
官場交游打秋風
求職酸辛說不盡
花箋光華
尺牘留真
封緘故事
零落江南的晚清花箋
畫人文士的閑情逸趣
詩箋唱和見世情
現代箋紙與新制花箋
名紙、拜帖與賀卡
明信片與請柬
雜紙小品
晚清蘇滬畫人掌故
李嘉福與蘇州潘氏
潘家是蘇州的“護官符”
上海和蘇州的書畫交易
求畫者的眾生相
文人之間的藏品交流
徐熙與“度遼將軍”漢銅印
西法照相與畫家繪像
沙馥的幾件家事
沙馥的縣令女婿張棟
蘇州民間生活小景
官場交游打秋風
求職酸辛說不盡
序
淘書年久,養成了個無奈的習慣,見到有字的紙片,都要伸過頭去多看一眼——居然也就時有幸遇,誠應了漢人的舊話,道是“十步之澤,必有香草”。
記得是一九九六年的初夏,在南京朝天宮的一家小古玩鋪中,意外地發現了一批晚清信札,大多是凌亂散頁,少量粘貼在蘇州觀前街利蘇印書社一九二八年排印《木瀆小志》的宣紙書頁上,據店主說,是從蘇州舊家流至南京的。隨手粗略翻檢,計有三百余幀,多系彩紙花箋,圖案達一百余種,不覺心勃勃動,視為奇遇。昔年讀《魯迅書簡》和《西諦書話》,對于二位前輩苦J心搜求舊箋紙編印《北平箋譜》的艱辛,深有感觸,既得見此,自不會放過。不無遺憾的是,在我見到之前,已有一位年輕人買去一部分,說是送給了他在蘇州木瀆的外公,所以這批信箋中,有些已成零頁,內容不完整了。
收藏就是這麼一回事,藏品達到一定規模,興趣就會成倍增長。當然,文人搞收藏,與富家翁搞收藏,那氣度是不一樣的。文人們少有在拍賣場上一擲千萬的雄姿,卻偏愛沙里淘金、聚腋成裘的過程,相信的是一個緣字,守持的是隨遇而安的心態;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不僅限于藏品的獲得與鑒賞,而且重視其文化內涵的探求。
書信這一收藏專題,遂成為我窺探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新窗口。得閑時手持一紙,品評揣摩,個中滋味,如魚飲水。
本書第一輯的三篇文章,簡述箋紙、書札以至信封的前世今生,上溯淵源,下追變異,就是我在這一方面的些許心得。
魯迅先生將《十竹齋箋譜》和清末民初的北平花箋視為可貴的民族文化瑰寶,唯恐其銷沉,不惜耗費大量精力和財力促其“復活”、“回生”。他和鄭振鐸先生苦,心經營的這兩種箋譜,當時即成為文人學士珍愛與收藏的對象,而今更是珍如拱璧。然而,正如鄭振鐸先生所指出的,《北平箋譜》中所收集,多為坊肆之作,至于“諸文士私用之箋紙,每多設計奇詭,繪刻精麗”,因為搜求不易,只能俟以來日。同在晚清,江南坊肆尤其是文人畫士私用花箋,亦不乏佳制,有待後人搜集整理。但這工作,至今似尚未有人來做。
另一方面,在傳統花箋生產衰落以後,中國的書信文化並沒有隨之消亡,而是憑藉新的載體,煥發輝光︰今天的收藏者,接觸較多的,也正是繁復豐富的現當代書信。近年在拍賣會上屢創佳績的,不乏以現當代機制紙書寫的信件,可見書信收藏顯然不能止步于花箋。然而,除了名家書信或有人出版、研究之外,對于現當代書信載體形式的流衍,仍然少人歸納整理。
本書第二輯的七篇文章,即以實物為例,對于近代以來的書信載體,分門別類予以介紹,希望對于晚清江南花箋與文人制箋,能有窺一斑而知全貌的作用;現當代書信及其載體的衍生變化分析,也能對收藏者有所啟發。
記得是一九九六年的初夏,在南京朝天宮的一家小古玩鋪中,意外地發現了一批晚清信札,大多是凌亂散頁,少量粘貼在蘇州觀前街利蘇印書社一九二八年排印《木瀆小志》的宣紙書頁上,據店主說,是從蘇州舊家流至南京的。隨手粗略翻檢,計有三百余幀,多系彩紙花箋,圖案達一百余種,不覺心勃勃動,視為奇遇。昔年讀《魯迅書簡》和《西諦書話》,對于二位前輩苦J心搜求舊箋紙編印《北平箋譜》的艱辛,深有感觸,既得見此,自不會放過。不無遺憾的是,在我見到之前,已有一位年輕人買去一部分,說是送給了他在蘇州木瀆的外公,所以這批信箋中,有些已成零頁,內容不完整了。
收藏就是這麼一回事,藏品達到一定規模,興趣就會成倍增長。當然,文人搞收藏,與富家翁搞收藏,那氣度是不一樣的。文人們少有在拍賣場上一擲千萬的雄姿,卻偏愛沙里淘金、聚腋成裘的過程,相信的是一個緣字,守持的是隨遇而安的心態;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不僅限于藏品的獲得與鑒賞,而且重視其文化內涵的探求。
書信這一收藏專題,遂成為我窺探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新窗口。得閑時手持一紙,品評揣摩,個中滋味,如魚飲水。
本書第一輯的三篇文章,簡述箋紙、書札以至信封的前世今生,上溯淵源,下追變異,就是我在這一方面的些許心得。
魯迅先生將《十竹齋箋譜》和清末民初的北平花箋視為可貴的民族文化瑰寶,唯恐其銷沉,不惜耗費大量精力和財力促其“復活”、“回生”。他和鄭振鐸先生苦,心經營的這兩種箋譜,當時即成為文人學士珍愛與收藏的對象,而今更是珍如拱璧。然而,正如鄭振鐸先生所指出的,《北平箋譜》中所收集,多為坊肆之作,至于“諸文士私用之箋紙,每多設計奇詭,繪刻精麗”,因為搜求不易,只能俟以來日。同在晚清,江南坊肆尤其是文人畫士私用花箋,亦不乏佳制,有待後人搜集整理。但這工作,至今似尚未有人來做。
另一方面,在傳統花箋生產衰落以後,中國的書信文化並沒有隨之消亡,而是憑藉新的載體,煥發輝光︰今天的收藏者,接觸較多的,也正是繁復豐富的現當代書信。近年在拍賣會上屢創佳績的,不乏以現當代機制紙書寫的信件,可見書信收藏顯然不能止步于花箋。然而,除了名家書信或有人出版、研究之外,對于現當代書信載體形式的流衍,仍然少人歸納整理。
本書第二輯的七篇文章,即以實物為例,對于近代以來的書信載體,分門別類予以介紹,希望對于晚清江南花箋與文人制箋,能有窺一斑而知全貌的作用;現當代書信及其載體的衍生變化分析,也能對收藏者有所啟發。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