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一個天主教修道院里,主人公梅特蘭牧師剛剛從歐洲回國,他是個人道主義者,雖然信仰上帝卻反對機構化宗教的專斷和腐敗。他的布道很有人情味,深受年輕學生的歡迎,而讓偽善的教會感到尷尬、惱怒。
梅特蘭就審查制度等與主教展開斗爭。他同情被土地開發商所騙的下層窮苦人,公開抨擊開發商唯利是圖、出爾反爾,最後卻發現主教本人卻是土地開發公司的股東之一。故事結尾,教會發現梅特蘭在歐洲期間曾寫過一本反抗教會的、“大逆不道”的作品,遂將梅特蘭調到一個小教區擔任牧師。
小說描寫了一個封閉的機構內部,個人的道德良心和人道主義精神與權威機構之間的沖突,刻畫了澳大利亞當代社會的信仰危機。
托馬斯‧基尼利(Thomas Michael Keneally 1935~),澳大利亞小說家、劇作家、制作人,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客座教授。本書于1982年出版,曾獲取頒英國文學最高榮譽布克獎和美國洛杉磯時報小說獎。剛一出版立刻被天才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看中,重金購得版權,傾畢生心血拍成電影,一舉奪得了第66屆奧斯卡12項提名,7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