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論》是亞當•斯密的倫理學著作,他一生中共修訂過六次。斯密從人類的情感和同情心出發,討論了善惡、美丑、正義、責任等一系列概念,進而揭示出人類社會賴以維系、和諧發展的秘密。
在本書中,斯密繼承了以《沉思錄》為代表的斯多葛學派的道德哲學思想,把「內心平靜」而不是「物質享樂」看作人生幸福的重要標志,將人性中利他和利己這兩種本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之后出版的《國富論》奠定了道德哲學的基礎。《道德情操論》相比《國富論》給西方世界帶來的影響更為深遠,它對於促進人類福利這一更大的社會目的起到了更為基本的作用,是市場經濟良性運行不可或缺的「聖經」,堪稱西方世界的《論語》。
亞當•斯密(1723-1790)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他於1723年出生在蘇格蘭的克科底,青年時就讀於牛津大學。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在此期間發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確立了他在知識界的威望。
目錄
第一篇 論行為的合宜性
第一章:論適宜
第一節 同情
第二節 相濡以沫的快感
第三節 通過自我感情與別人一致與否,來幫助我們判斷其恰當性
第四節 續前章
第五節 論可親可敬的美德
第二章 各種合適的激情
引言
第一節 來自於肉體的激情
第二節 來自於思維定式的激情
第三節 不友好的激情
第四節 友好的激情
第五節 自私的激情
第三章 順境逆境對於人們行為恰當性判斷的影響,以及不同情況造成的同情心的差異
第一節 雖然同情悲傷的感覺比同情快樂要來的強烈,但它仍然遠不及當事人自身的感受
第二節 野心起源於社會等級的區分
第三節 嫌貧愛富所引起的道德情操敗壞
第二篇 論優點和缺點;或獎懲的對象
第一章 論對於優缺點的感覺
引言
第一節 任何值得感激的行為都應受到獎賞 任何遭致怨恨的行為都應受到懲罰
第二節 論合宜的感激或憤恨的對象
第三節 對前幾章內容的簡要回顧
第四節 對優點和缺點判斷力的分析
第二章 論正義和仁慈
第一節 兩種美德的比較
第二節 論正義與悔恨的感覺,兼論對優點的意識
第三節 論這種天賦的作用
第三章 論在行為的優點或缺點的判斷上,命運對人類情感所產生的影響
引言
第一節 論命運產生影響的原因
第二節 論命運影響的程度
第三節 論情感變化無常的根本原因
第三篇 我們評判自身情感和行為的基礎與責任感
第一章 論自我認同與不認同的原則
第二章 人們對贊揚和值得贊揚的的品質的喜愛;與對責備和該受責備的品質的畏懼
第三章 論良知的影響和權威
第四章 論自我欺騙的天性,和一般准則的起源與作用
第五章 論上帝的法則:道德普遍原則的影響和權威
第六章 如何詮釋責任感以及與之相關的其他動機
第四篇 論效用性對贊同感的意義
第一章 效用性的意義以及影響
第二章 效用性表現賦予人品質與行為的美,以及這種美在何等程度上被看做原始的贊同原則
第五篇 論習慣與風氣對我們的影響
第一章 習慣與風氣對我們關於美丑看法的影響
第二章 習慣和風氣對道德情感的影響
第六篇 論關於美德的品質
引言
第一章 論個人的品質對其本人幸福的影響或論謹慎
第二章 論個人的品質可能對他人幸福產生的影響
引言
第一節 論天性讓我們依據何種次序關注他人
第二節 論天性讓社會團體成為我們行善對象的次序
第三節 論普遍的仁愛
第三章 論自我克制
第七篇 關於道德哲學的體系
第一章 道德情感理論中需要討論的問題
第二章 關於美德本質的解說
引言
第一節 論將美德置於適宜性之中的道德學說體系
第二節 論將美德置於謹慎之中的那些體系
第三節 論將美德置於仁慈之中的體系
第四節 論將美德等同於放盪不羈的哲學體系
第三章 對贊同原則的三種不同解釋
引言
第一節 從自愛推斷出贊同原則的那些體系
第二節 把理性視為贊同原則的根源的那些體系
第三節 把情感視為贊同原則的根源的那些體系
第四章 不同的作者據以論述道德實踐准則的方式
第一章:論適宜
第一節 同情
第二節 相濡以沫的快感
第三節 通過自我感情與別人一致與否,來幫助我們判斷其恰當性
第四節 續前章
第五節 論可親可敬的美德
第二章 各種合適的激情
引言
第一節 來自於肉體的激情
第二節 來自於思維定式的激情
第三節 不友好的激情
第四節 友好的激情
第五節 自私的激情
第三章 順境逆境對於人們行為恰當性判斷的影響,以及不同情況造成的同情心的差異
第一節 雖然同情悲傷的感覺比同情快樂要來的強烈,但它仍然遠不及當事人自身的感受
第二節 野心起源於社會等級的區分
第三節 嫌貧愛富所引起的道德情操敗壞
第二篇 論優點和缺點;或獎懲的對象
第一章 論對於優缺點的感覺
引言
第一節 任何值得感激的行為都應受到獎賞 任何遭致怨恨的行為都應受到懲罰
第二節 論合宜的感激或憤恨的對象
第三節 對前幾章內容的簡要回顧
第四節 對優點和缺點判斷力的分析
第二章 論正義和仁慈
第一節 兩種美德的比較
第二節 論正義與悔恨的感覺,兼論對優點的意識
第三節 論這種天賦的作用
第三章 論在行為的優點或缺點的判斷上,命運對人類情感所產生的影響
引言
第一節 論命運產生影響的原因
第二節 論命運影響的程度
第三節 論情感變化無常的根本原因
第三篇 我們評判自身情感和行為的基礎與責任感
第一章 論自我認同與不認同的原則
第二章 人們對贊揚和值得贊揚的的品質的喜愛;與對責備和該受責備的品質的畏懼
第三章 論良知的影響和權威
第四章 論自我欺騙的天性,和一般准則的起源與作用
第五章 論上帝的法則:道德普遍原則的影響和權威
第六章 如何詮釋責任感以及與之相關的其他動機
第四篇 論效用性對贊同感的意義
第一章 效用性的意義以及影響
第二章 效用性表現賦予人品質與行為的美,以及這種美在何等程度上被看做原始的贊同原則
第五篇 論習慣與風氣對我們的影響
第一章 習慣與風氣對我們關於美丑看法的影響
第二章 習慣和風氣對道德情感的影響
第六篇 論關於美德的品質
引言
第一章 論個人的品質對其本人幸福的影響或論謹慎
第二章 論個人的品質可能對他人幸福產生的影響
引言
第一節 論天性讓我們依據何種次序關注他人
第二節 論天性讓社會團體成為我們行善對象的次序
第三節 論普遍的仁愛
第三章 論自我克制
第七篇 關於道德哲學的體系
第一章 道德情感理論中需要討論的問題
第二章 關於美德本質的解說
引言
第一節 論將美德置於適宜性之中的道德學說體系
第二節 論將美德置於謹慎之中的那些體系
第三節 論將美德置於仁慈之中的體系
第四節 論將美德等同於放盪不羈的哲學體系
第三章 對贊同原則的三種不同解釋
引言
第一節 從自愛推斷出贊同原則的那些體系
第二節 把理性視為贊同原則的根源的那些體系
第三節 把情感視為贊同原則的根源的那些體系
第四章 不同的作者據以論述道德實踐准則的方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