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分為十二章,詳盡透徹地闡釋了知識產權相關的基礎理論和主要制度,列舉並分析了不同的理論學說、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立法例及相關的國際條約、國內外知識產權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還就完善和創新我國知識產權的理論和制度提出了個人見解。
作者歷經四載、精雕細琢,全書內容全面、資料詳實、剖析深刻、結構嚴謹、語言流暢,是一本富有啟迪性的學術專著。
目錄
第一章 知識產權的稱謂
第一節 知識產權稱謂的不同表述
第二節 考究不同稱謂的知識產權
第二章 知識產權的定義
第一節 知識產權定義的不同形式
第二節 對不同知識產權定義的辨析
第三節 並非結論的結論
第三章 知識產權的客體
第一節 知識產權客體的概述
一、主要國際條約對知識產權客體範圍的規定
二、各主要國家對知識產權客體範圍的規定
三、知識產權客體的主要學說
四、知識產權客體的特征
第二節 評析知識產權客體的主要學說
一、什麼是知識
二、什麼是形式
三、知識產權客體的重新發現
第四章 知識產權的性質
第一節 知識產權的私權性
一、知識產權私權性的探源
二、知識產權私權性的法理基礎
第二節 知識產權的人權性
一、知識產權與人權的概述
二、知識產權人權性的內容
三、知識產權人權性的意義
第五章 知識產權的特征
第一節 知識產權特征的主要學說
一、知識產權主要特征的概述
二、知識產權主要特征的辨析
第二節 知識產權特征的重新審視
一、時間性
二、共享性
三、法定性
第六章 知識產權與無體物
第一節 無體物的歷史探源
一、無體物的起源
二、有體物與無體物的歷史性區分
第二節 無體物與知識產權的辨析
一、無體物與知識產權的淵源
二、無體物與知識產權的區分
第七章 知識產權權利沖突
第一節 知識產權權利沖突概念之辨析
一、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主要觀點
二、何為權利
三、何為沖突
四、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界定
第二節 解讀知識產權權利沖突之影響
一、知識產權權利沖突之負面影響
二、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積極意義
第三節 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原因
第四節 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主要類型
一、標識性知識產權的權利沖突
二、知識產權客體與其載體的權利沖突
三、商標權與版權之間的權利沖突
四、知識產權與其他民事權利的沖突
第五節 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協調機制
一、保護在先權利的原則
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三、意思自治的原則
第八章 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分析
第一節 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基本原理
一、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緣起
二、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現實價值
第二節 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特征
一、附加值高
二、程序復雜
……
第九章 知識產權權利限制研究
第十章 知識產權濫用之研究
第十一章 知識產權合法性危機的解讀
第十二章 標準化與知識產權戰略問題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節 知識產權稱謂的不同表述
第二節 考究不同稱謂的知識產權
第二章 知識產權的定義
第一節 知識產權定義的不同形式
第二節 對不同知識產權定義的辨析
第三節 並非結論的結論
第三章 知識產權的客體
第一節 知識產權客體的概述
一、主要國際條約對知識產權客體範圍的規定
二、各主要國家對知識產權客體範圍的規定
三、知識產權客體的主要學說
四、知識產權客體的特征
第二節 評析知識產權客體的主要學說
一、什麼是知識
二、什麼是形式
三、知識產權客體的重新發現
第四章 知識產權的性質
第一節 知識產權的私權性
一、知識產權私權性的探源
二、知識產權私權性的法理基礎
第二節 知識產權的人權性
一、知識產權與人權的概述
二、知識產權人權性的內容
三、知識產權人權性的意義
第五章 知識產權的特征
第一節 知識產權特征的主要學說
一、知識產權主要特征的概述
二、知識產權主要特征的辨析
第二節 知識產權特征的重新審視
一、時間性
二、共享性
三、法定性
第六章 知識產權與無體物
第一節 無體物的歷史探源
一、無體物的起源
二、有體物與無體物的歷史性區分
第二節 無體物與知識產權的辨析
一、無體物與知識產權的淵源
二、無體物與知識產權的區分
第七章 知識產權權利沖突
第一節 知識產權權利沖突概念之辨析
一、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主要觀點
二、何為權利
三、何為沖突
四、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界定
第二節 解讀知識產權權利沖突之影響
一、知識產權權利沖突之負面影響
二、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積極意義
第三節 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原因
第四節 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主要類型
一、標識性知識產權的權利沖突
二、知識產權客體與其載體的權利沖突
三、商標權與版權之間的權利沖突
四、知識產權與其他民事權利的沖突
第五節 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協調機制
一、保護在先權利的原則
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三、意思自治的原則
第八章 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分析
第一節 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基本原理
一、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緣起
二、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現實價值
第二節 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特征
一、附加值高
二、程序復雜
……
第九章 知識產權權利限制研究
第十章 知識產權濫用之研究
第十一章 知識產權合法性危機的解讀
第十二章 標準化與知識產權戰略問題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知識經濟是商品經濟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必然結果,也是市場資源配置的最佳手段。國家往往以立法的形式授予智力成果創造者專有壟斷權,其目的就是既要鼓勵人們創新的積極性,同時又要促進知識的傳播和利用,最終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這種知識經濟的價值理念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相當成熟。例如,2009年,美國經濟增長的76.3%來源于智力成果的推廣和應用,其他發達國家知識經濟增長的速度也遠遠超過貨物和服務行業增長的比例。似乎在知識經濟的年代里,人們簡單依靠體力、汗水和自然資源等傳統勞作方式而獲取收益的作用變得不那麼突出。根據權威數據統計顯示︰工業產品利潤鏈的80%來源于商標和核心專利的應用和開發,10%在流通領域,剩下的10%在加工領域。尤其在生物、醫藥、電子、通信等高科技產業中,智力成果的高回報率更為明顯。例如,在新藥品的價格中,原材料和能源的成本最多為2.7%左右,設備和設施的成本大約佔5.3%,工人工資大約為5.8%,其他部分都屬于智力成果創造的價值。可見,知識經濟已成為國際經濟體系競爭的核心力量,智力成果的擁有和開發能力是決定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是否持久強盛的關鍵。
就我國而言,由于歷史和社會的原因,對知識經濟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是非常緩慢和膚淺的,對智力成果的制度建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對其理論研究也才剛剛開始。對此,本書就知識產權的一些基本理論和制度進行剖析,透視其背後的價值理念,探究知識產權的內在本質。所以,本書在整體框架上,從知識產權最基本的元素人手。譬如︰知識產權的稱謂是否合理?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什麼?知識產權的定義是否科學?知識產權的性質到底是什麼?知識產權與無體物的關系,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根本原因何在?等等;同時,又站在理論前沿的高度去審視、質疑、追問知識產權的合法性以及在知識經濟時代國家、政府、企業組織和廣大民眾應如何面對等。
確實,在理論和司法實踐中,有關知識產權的基本內容和制度存在的爭議似乎太多了,有些問題還非常尖銳,有些制度和理論還觸及到知識產權的根基,甚至決定它的發展方向,以及人們對它是否認同等深層次的問題。基于上述原因,本系列叢書的書名定為︰《備受爭議的知識產權》,它由上篇、中篇、下篇三個部分組成,本書為上篇。本書主要探析了知識產權的稱謂、知識產權的客體、知識產權的性質、知識產權與無物體的關系、知識產權的權利沖突、知識產權證券化、知識產權的權利限制、標準化與知識產權戰略、知識產權合法性的危機等十個方面的內容。
本書在吸收、總結國內外知識產權研究成果和司法實踐的基礎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研究方法︰
1.法哲學研究方法。法哲學研究方法的內核是強調公平正義、強調社會福祉與公共利益、強調建立安穩的財產秩序。本書認為,知識產權應在兼顧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雙向本位的價值理念下,促進知識產品的傳播和利用,改善和提高公共福祉。
2.法經濟學研究方法。法經濟學研究方法的本質是強調公平與效率,探析如何優化社會資源的配置。本書以法經濟學為指導,通過透視知識產品的非競爭性、非消耗性、易外溢性等特征提出,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品是社會最有價值的資源,也是最容易受侵害的資源,同時還是最容易被濫用的資源,因此,應在利益平衡的基礎上,對知識產權進行合理的規制,從而促進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
3.實證分析方法。實證分析法是法學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主要通過對社會現實的一些案例進行剖析,歸納出法學的基本原理。本書不限于對知識產權的基本理論進行論證,還研究了一些經典案例,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本書在創作的過程中,力圖使觀點新穎、資料翔實、視角獨特、內容豐富和結論前瞻。當然,隨著對知識產權研究的廣度和深度的不斷拓展,人們以法哲學的價值觀點重新審視知識產權的內涵,從而提出一些非常具有前沿性和指導性的理論觀點,這也是學術前進的必然規律。
總之,學海無涯,哪能“苦”字當途?或許,有些理論觀點還有待于實踐的進一步檢驗;有些理論觀點會隨著時代的終結而沉澱;有些理論觀點將永遠是閃爍的明珠,這似乎也是對本書的公正評判吧!確實,由于本人學術水平膚淺,時間倉促,對于本書的錯誤或荒謬之處,敬請專家學者不吝指教,果真如此,作者將不勝感激!
是為序!
就我國而言,由于歷史和社會的原因,對知識經濟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是非常緩慢和膚淺的,對智力成果的制度建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對其理論研究也才剛剛開始。對此,本書就知識產權的一些基本理論和制度進行剖析,透視其背後的價值理念,探究知識產權的內在本質。所以,本書在整體框架上,從知識產權最基本的元素人手。譬如︰知識產權的稱謂是否合理?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什麼?知識產權的定義是否科學?知識產權的性質到底是什麼?知識產權與無體物的關系,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根本原因何在?等等;同時,又站在理論前沿的高度去審視、質疑、追問知識產權的合法性以及在知識經濟時代國家、政府、企業組織和廣大民眾應如何面對等。
確實,在理論和司法實踐中,有關知識產權的基本內容和制度存在的爭議似乎太多了,有些問題還非常尖銳,有些制度和理論還觸及到知識產權的根基,甚至決定它的發展方向,以及人們對它是否認同等深層次的問題。基于上述原因,本系列叢書的書名定為︰《備受爭議的知識產權》,它由上篇、中篇、下篇三個部分組成,本書為上篇。本書主要探析了知識產權的稱謂、知識產權的客體、知識產權的性質、知識產權與無物體的關系、知識產權的權利沖突、知識產權證券化、知識產權的權利限制、標準化與知識產權戰略、知識產權合法性的危機等十個方面的內容。
本書在吸收、總結國內外知識產權研究成果和司法實踐的基礎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研究方法︰
1.法哲學研究方法。法哲學研究方法的內核是強調公平正義、強調社會福祉與公共利益、強調建立安穩的財產秩序。本書認為,知識產權應在兼顧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雙向本位的價值理念下,促進知識產品的傳播和利用,改善和提高公共福祉。
2.法經濟學研究方法。法經濟學研究方法的本質是強調公平與效率,探析如何優化社會資源的配置。本書以法經濟學為指導,通過透視知識產品的非競爭性、非消耗性、易外溢性等特征提出,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品是社會最有價值的資源,也是最容易受侵害的資源,同時還是最容易被濫用的資源,因此,應在利益平衡的基礎上,對知識產權進行合理的規制,從而促進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
3.實證分析方法。實證分析法是法學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主要通過對社會現實的一些案例進行剖析,歸納出法學的基本原理。本書不限于對知識產權的基本理論進行論證,還研究了一些經典案例,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本書在創作的過程中,力圖使觀點新穎、資料翔實、視角獨特、內容豐富和結論前瞻。當然,隨著對知識產權研究的廣度和深度的不斷拓展,人們以法哲學的價值觀點重新審視知識產權的內涵,從而提出一些非常具有前沿性和指導性的理論觀點,這也是學術前進的必然規律。
總之,學海無涯,哪能“苦”字當途?或許,有些理論觀點還有待于實踐的進一步檢驗;有些理論觀點會隨著時代的終結而沉澱;有些理論觀點將永遠是閃爍的明珠,這似乎也是對本書的公正評判吧!確實,由于本人學術水平膚淺,時間倉促,對于本書的錯誤或荒謬之處,敬請專家學者不吝指教,果真如此,作者將不勝感激!
是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