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獨特性、一次性的全新管理模式,項目管理已經成為適應新經濟時代最具生命力的管理工具之一。
為了更生動地向讀者展現項目管理的精髓,本書通過數百張精美的圖示,把項目管理的理念表達得既深刻又直觀,將工商管理理論(MBA)、六頂思考帽、六西格瑪、執行力、天才論和庸才論,控制論,優選法等各種管理思想融為一爐,並與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嫁接得渾然一體。從書中深入淺出的語言中,處處會看到充滿睿智的閃光,從對各種理念融會貫通的闡述中,可以感覺到作者深厚的理論功底。
書中對各種管理理念的介紹都不是簡單的轉述和嫁接,而是浸透著作者獨到的風格和智慧,其中很多觀點頗有大師手筆,讓人看了拍案叫絕。
房西苑,一九八二年北京大學畢業,獲國際法學士.畢業後曾受聘于港澳經濟研究中心和廣東省政府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要從事港澳經濟問題和特區體制改革問題的研究。對國內經濟經濟體制轉軌時出現的諸多現象有深刻的了解。一九八六年出國,留學于紐約長島大學,獲國際工商管理碩士.在美國學習工作八年,曾服務于多家美國著名的投資銀行,獲美國永久居住權。
目錄
序言
第1章 項目管理概論
1.1 什麼是項目管理
1.1.1 中國管理界三足鼎立
1.1.2 項目管理的資質門檻
1.1.3 項目管理的發展歷程
1.1.4 項目管理在中國現狀
1.2 項目的基本概念
1.2.1 項目的定義及特點
1.2.2 項目與運營有何不同
1.2.3 項目管理的經典範例
1.2.4 項目不同類別的劃分
1.2.5 項目不同層次的分解
1.3 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1.3.1 項目管理的約束邊界
1.3.2 做對的事和把事做對
1.3.3 計劃與控制如影隨形
1.3.4 項目經理的知識結構
1.3.5 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
1.3.6 項目管理指南的演變
第2章 項目集成管理
2.1 項目管理的宏觀視角
2.1.1 集成管理基本概念
2.1.2 框架式橫觀縱覽
2.1.3 滾動式循序漸進
2.1.4 領域間互動關系
2.1.5 角色定位與轉換
2.1.6 時空的兩維優化
2.1.7 以運營模式為導向
2.1.8 管理科學基本思路
2.1.9 定義事業環境因素
2.1.10 定義組織過程資產
2.2 項目啟動與決策立項
2.2.1 決策立項三件事
2.2.2 定義目標的必要性
2.2.3 目標優化矩陣表
2.2.4 協調干系人利益
2.2.5 優劣分析四個象限
2.2.6 雙指標兩維評估法
2.2.7 程序化的決策模型
2.2.8 六頂帽子轉換思維
2.3 項目管理計劃的餃接
2.3.1 計劃之間的結構圖
2.3.2 計劃餃接的要點
2.3.3 制定計劃的計劃
2.3.4 項目管理參謀部
2.4 協調實施與互動控制
2.4.1 以質量保證為中心
2.4.2 以人力資源為桶底
2.4.3 範圍變更影響全局
2.4.4 溝通是管理潤滑劑
2.4.5 時間成本相互置換
2.4.6 風險意識常備不懈
2.4.7 計劃變更控制原則
2.4.8 項目控制基本原理
2.4.9 多快好省的滿意值
第3章 項目範圍管理
3.1 項目範圍的決策
3.1.1 項目範圍的定義
3.1.2 範圍形成的過程
3.1.3 範圍的上限下限
3.1.4 項目範圍的優化
3.1.5 決定範圍的要素
3.1.6 範圍管理是基礎
3.1.7 範圍管理的內容
3.1.8 規定範圍的形式
3.2 範圍計劃的制定
3.2.1 範圍計劃的根據
3.2.2 備選方案的產生
3.2.3 備選方案的方案
3.2.4 工作分解的原則
3.2.5 範圍計劃的程序
3.2.6 編寫範圍說明書
3.2.7 工作的分解結構(WBS)
3.3 範圍計劃的審核
3.3.1 範圍計劃的核審
3.3.2 範圍由誰來核審
3.4 範圍變更的控制
3.4.1 範圍變更的後果
3.4.2 範圍變更的動因
3.4.3 變更的控制程序
第4章 項目時間管理
4.1 項目的生命周期
4.1.1 時間的特殊意義
4.1.2 項目管理階段性
4.1.3 時間管理全過程
4.2 活動定義及排序
4.2.1 活動排序的過程
4.2.2 活動排序三部曲
4.2.3 邏輯關系的表達
4.2.4 網絡圖表達法
4.2.5 活動串聯與並聯
4.2.6 排序的決策分析
4.2.7 排序決策的工具
4.3 工期與工時估算
4.3.1 工時估算的過程
4.3.2 工期的計算公式
4.3.3 工時估算的方法
4.3.4 概率統計估算法
4.3.5 集合概率的概念
4.3.6 三點工時估算法
4.4 工期計劃的編制
4.4.1 工期計劃的程序
4.4.2 甘特圖與里程碑
4.4.3 項目起點與終點
4.4.4 項目的浮動時間
4.4.5 項目的關鍵路徑
4.4.6 時間儲備的原則
4.4.7 工期計劃的審核
4.4.8 時間剛性的計劃
4.4.9 資源剛性的計劃
4.5 工期進度的控制
4.5.1 進度控制的過程
4.5.2 工期的績效跟蹤
4.5.3 趕工與快速跟進
4.5.4 關鍵路徑的移動
4.5.5 資源平衡的技巧
4.5.6 時空置換的原則
4.5.7 傻媳婦的新問題
4.5.8 進度變更的程序
4.5.9 管好自己的時間
第5章 項目成本管理
第6章 項目質量管理
第7章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
第8章 項目溝通管理
第9章 項目供應管理
第10章 項目風險管理
第1章 項目管理概論
1.1 什麼是項目管理
1.1.1 中國管理界三足鼎立
1.1.2 項目管理的資質門檻
1.1.3 項目管理的發展歷程
1.1.4 項目管理在中國現狀
1.2 項目的基本概念
1.2.1 項目的定義及特點
1.2.2 項目與運營有何不同
1.2.3 項目管理的經典範例
1.2.4 項目不同類別的劃分
1.2.5 項目不同層次的分解
1.3 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1.3.1 項目管理的約束邊界
1.3.2 做對的事和把事做對
1.3.3 計劃與控制如影隨形
1.3.4 項目經理的知識結構
1.3.5 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
1.3.6 項目管理指南的演變
第2章 項目集成管理
2.1 項目管理的宏觀視角
2.1.1 集成管理基本概念
2.1.2 框架式橫觀縱覽
2.1.3 滾動式循序漸進
2.1.4 領域間互動關系
2.1.5 角色定位與轉換
2.1.6 時空的兩維優化
2.1.7 以運營模式為導向
2.1.8 管理科學基本思路
2.1.9 定義事業環境因素
2.1.10 定義組織過程資產
2.2 項目啟動與決策立項
2.2.1 決策立項三件事
2.2.2 定義目標的必要性
2.2.3 目標優化矩陣表
2.2.4 協調干系人利益
2.2.5 優劣分析四個象限
2.2.6 雙指標兩維評估法
2.2.7 程序化的決策模型
2.2.8 六頂帽子轉換思維
2.3 項目管理計劃的餃接
2.3.1 計劃之間的結構圖
2.3.2 計劃餃接的要點
2.3.3 制定計劃的計劃
2.3.4 項目管理參謀部
2.4 協調實施與互動控制
2.4.1 以質量保證為中心
2.4.2 以人力資源為桶底
2.4.3 範圍變更影響全局
2.4.4 溝通是管理潤滑劑
2.4.5 時間成本相互置換
2.4.6 風險意識常備不懈
2.4.7 計劃變更控制原則
2.4.8 項目控制基本原理
2.4.9 多快好省的滿意值
第3章 項目範圍管理
3.1 項目範圍的決策
3.1.1 項目範圍的定義
3.1.2 範圍形成的過程
3.1.3 範圍的上限下限
3.1.4 項目範圍的優化
3.1.5 決定範圍的要素
3.1.6 範圍管理是基礎
3.1.7 範圍管理的內容
3.1.8 規定範圍的形式
3.2 範圍計劃的制定
3.2.1 範圍計劃的根據
3.2.2 備選方案的產生
3.2.3 備選方案的方案
3.2.4 工作分解的原則
3.2.5 範圍計劃的程序
3.2.6 編寫範圍說明書
3.2.7 工作的分解結構(WBS)
3.3 範圍計劃的審核
3.3.1 範圍計劃的核審
3.3.2 範圍由誰來核審
3.4 範圍變更的控制
3.4.1 範圍變更的後果
3.4.2 範圍變更的動因
3.4.3 變更的控制程序
第4章 項目時間管理
4.1 項目的生命周期
4.1.1 時間的特殊意義
4.1.2 項目管理階段性
4.1.3 時間管理全過程
4.2 活動定義及排序
4.2.1 活動排序的過程
4.2.2 活動排序三部曲
4.2.3 邏輯關系的表達
4.2.4 網絡圖表達法
4.2.5 活動串聯與並聯
4.2.6 排序的決策分析
4.2.7 排序決策的工具
4.3 工期與工時估算
4.3.1 工時估算的過程
4.3.2 工期的計算公式
4.3.3 工時估算的方法
4.3.4 概率統計估算法
4.3.5 集合概率的概念
4.3.6 三點工時估算法
4.4 工期計劃的編制
4.4.1 工期計劃的程序
4.4.2 甘特圖與里程碑
4.4.3 項目起點與終點
4.4.4 項目的浮動時間
4.4.5 項目的關鍵路徑
4.4.6 時間儲備的原則
4.4.7 工期計劃的審核
4.4.8 時間剛性的計劃
4.4.9 資源剛性的計劃
4.5 工期進度的控制
4.5.1 進度控制的過程
4.5.2 工期的績效跟蹤
4.5.3 趕工與快速跟進
4.5.4 關鍵路徑的移動
4.5.5 資源平衡的技巧
4.5.6 時空置換的原則
4.5.7 傻媳婦的新問題
4.5.8 進度變更的程序
4.5.9 管好自己的時間
第5章 項目成本管理
第6章 項目質量管理
第7章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
第8章 項目溝通管理
第9章 項目供應管理
第10章 項目風險管理
序
在中國,項目經理(項目管理師)很快就會成為一個最熱門的職業。2004年,國家發改委推出了財政投資體制改革方案,今後國家財政投資的項目,將一律實行代建制,即由獨立的項目公司投標總包工程,進行建設管理。這是一個在發達國家通行的投資體制,從此,中國在這個領域也將與國際接軌。
然而,代建制要在中國推行下去還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大批合格的項目經理。再好的建築設計,沒有合格的磚瓦也只能是空中樓閣,而它背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缺乏一個完整的培訓體系,包括豐富的教材、優秀的講師、規範的培訓機構和授權認證制度。
PMP是一個國際標準化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但被引進中國後表現出水土不服。它的體系大綱PMBOK高度精煉、只見骨頭不見肉,而且翻譯得完全不符合中國大陸的語言習慣,詞句晦澀難懂。任何一個中國人拿起這本書就會有讀天書的感覺,更不用說憑此通過資質考試了。當然,對于一個需要考慮150個國家兼容性的標準知識體系而言,理論概念高度抽象化是難免的。這樣一來,將這個國際標準化體系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就成為下—個必然的過程。無疑,這將是一個艱巨而漫長的本土化過程。筆者涉足項目管理培訓多年,—直苦于找不到合適的課本。我覺得一本可以給中國未來的項目經理當做課本的書,需要具備幾個條件︰首先是知識體系框架完整,脈絡清晰;其次要有理論深度,不但能夠詮注PMP大綱中的基本概念,而且能夠挖掘出其中更深層次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論′同時又要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具有可讀性︰最後還要有經濟實惠的價格,以便于批量采購,普及推廣。
市面上涉及項目管理的各類書籍有數百種,但是難有同時滿足上述標準的。很多書寫得非常生動,與實際結合緊密,但可惜體系不全,只集中于時間及成本管理等核心領域,無法用做課本。有的書體系完整,但是偏重理論與學術性,通篇是概念的詮注,可用于指導考試,但與管理實踐相距甚遠。還有一些翻譯書籍內容相當精彩,淺易通俗,可案例都是舶來品,讓中國讀者看起來總有點油和水隔一層的感覺。還有的著作基本具備上述條件,但是洋洋灑灑上百萬字,一套書三四本,讓很多讀者對它的標價望而卻步。
于是我有了日益強烈的沖動,決定自己寫一本項目管理的教程,把—部符合上述所有標準的課本,獻給中國未來的項目經理。我覺得、把國際上先進的標準化理念引進國門,讓它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根開花,是一個曾經留洋者的使命。只有在中國土地上長大,同時也在海外生活工作過的人,才能夠充分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並能夠冷靜地分析這種差異,跨越其間的溝壑。本書的結構完全按照PMP的框架搭建,所有的核心理念都來自PMP,但語言從頭到尾都是中國式的,所有的案例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甚至是筆者的親身經歷和親身體驗。我相信,如果能夠為一個國際性的理論框架填上中國國情的肉,並包上中國特色的皮,一定會讓中國的讀者各感親切。
為了幫助理解,書中幾乎每一個觀點和工具介紹都附有圖示,這構成了本書最大的特色。有時候一幅圖所能表達的信息,遠遠超過文字的涵蓋面。習慣于象形文字的中國人,對圖形結構的敏感度往往超過習慣拼音文字的西方人。我在課堂上講課總是伴隨著全程的動畫圖解,從學員們的反應中我發現,他們對一個理念的理解會永遠地附在一張圖形結構上浮以致今後每當他們想起這個理念,眼前就會隨之影射出那幅詮注這個理念的圖形。對于中國讀者來說,深入淺出,莫過于圖示。
……
然而,代建制要在中國推行下去還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大批合格的項目經理。再好的建築設計,沒有合格的磚瓦也只能是空中樓閣,而它背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缺乏一個完整的培訓體系,包括豐富的教材、優秀的講師、規範的培訓機構和授權認證制度。
PMP是一個國際標準化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但被引進中國後表現出水土不服。它的體系大綱PMBOK高度精煉、只見骨頭不見肉,而且翻譯得完全不符合中國大陸的語言習慣,詞句晦澀難懂。任何一個中國人拿起這本書就會有讀天書的感覺,更不用說憑此通過資質考試了。當然,對于一個需要考慮150個國家兼容性的標準知識體系而言,理論概念高度抽象化是難免的。這樣一來,將這個國際標準化體系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就成為下—個必然的過程。無疑,這將是一個艱巨而漫長的本土化過程。筆者涉足項目管理培訓多年,—直苦于找不到合適的課本。我覺得一本可以給中國未來的項目經理當做課本的書,需要具備幾個條件︰首先是知識體系框架完整,脈絡清晰;其次要有理論深度,不但能夠詮注PMP大綱中的基本概念,而且能夠挖掘出其中更深層次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論′同時又要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具有可讀性︰最後還要有經濟實惠的價格,以便于批量采購,普及推廣。
市面上涉及項目管理的各類書籍有數百種,但是難有同時滿足上述標準的。很多書寫得非常生動,與實際結合緊密,但可惜體系不全,只集中于時間及成本管理等核心領域,無法用做課本。有的書體系完整,但是偏重理論與學術性,通篇是概念的詮注,可用于指導考試,但與管理實踐相距甚遠。還有一些翻譯書籍內容相當精彩,淺易通俗,可案例都是舶來品,讓中國讀者看起來總有點油和水隔一層的感覺。還有的著作基本具備上述條件,但是洋洋灑灑上百萬字,一套書三四本,讓很多讀者對它的標價望而卻步。
于是我有了日益強烈的沖動,決定自己寫一本項目管理的教程,把—部符合上述所有標準的課本,獻給中國未來的項目經理。我覺得、把國際上先進的標準化理念引進國門,讓它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根開花,是一個曾經留洋者的使命。只有在中國土地上長大,同時也在海外生活工作過的人,才能夠充分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並能夠冷靜地分析這種差異,跨越其間的溝壑。本書的結構完全按照PMP的框架搭建,所有的核心理念都來自PMP,但語言從頭到尾都是中國式的,所有的案例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甚至是筆者的親身經歷和親身體驗。我相信,如果能夠為一個國際性的理論框架填上中國國情的肉,並包上中國特色的皮,一定會讓中國的讀者各感親切。
為了幫助理解,書中幾乎每一個觀點和工具介紹都附有圖示,這構成了本書最大的特色。有時候一幅圖所能表達的信息,遠遠超過文字的涵蓋面。習慣于象形文字的中國人,對圖形結構的敏感度往往超過習慣拼音文字的西方人。我在課堂上講課總是伴隨著全程的動畫圖解,從學員們的反應中我發現,他們對一個理念的理解會永遠地附在一張圖形結構上浮以致今後每當他們想起這個理念,眼前就會隨之影射出那幅詮注這個理念的圖形。對于中國讀者來說,深入淺出,莫過于圖示。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