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是家喻戶曉的中國國寶,但其起源地究竟是中是洋,一直是國際動物學界爭議的話題。曾發現巫山人、藍田人、和縣人等大批重要古人類及其遺跡的著名史前考古學家黃萬波教授,在數十年遺址考察過程中珍藏並研究了大量的熊貓化石資料,並通過本書首次對大熊貓的起源和演化之謎給出有力的回答。
本書將帶領我們穿越時空,回到800萬年前的史前地球,從始熊貓、小種熊貓、巴氏熊貓等熊貓的祖先們的體態特點和生活習性開始,精彩再現了熊貓家族興衰演化的歷史,並從人與自然關系的視角,解讀了熊貓與人類攜手同行的歷程,給今天的我們諸多啟示。
全書集權威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深入淺出,圖文並茂,非常適合熱愛自然、喜歡大熊貓的大眾讀者閱讀和收藏,也是相關研究者的重要參考資料。
黃萬波,1932年出生于重慶市忠縣。195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 “巫山人”、“藍田人”、“和縣人”等重要古人類化石的發現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特約研究員,重慶三峽古人類研究所名譽所長,重慶龍骨坡巫山古人類研究所所長。發表學術論著百余篇(部),撰寫的科普讀物近百篇(部)。曾榮獲中國科學院首屆竺可楨科學獎,自然科學一、三等獎,裴文中科學獎,
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特別獎。享受政府特殊貢獻津貼。 魏光 ,1969年出生于重慶市萬州區。曾先後就讀于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日本大阪市立大學。理學博士,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研究員,現任重慶三峽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對歐亞大陸猛 象的起源與演化有著深入的研究,已發表學術論著20余篇(部)。重慶市委宣傳部首批“巴渝新秀”青年文化人才,重慶市第二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目錄
序
前言
Introduction
誰發現了熊貓?
是“熊貓”還是“貓熊”?
熊貓起源的“中”、“洋”之爭
熊貓是“熊”還是“貓”?
熊貓“家譜”
熊貓家族興衰史
熊貓領地
熊貓為什麼愛吃竹子?
與熊貓同行
後記
前言
Introduction
誰發現了熊貓?
是“熊貓”還是“貓熊”?
熊貓起源的“中”、“洋”之爭
熊貓是“熊”還是“貓”?
熊貓“家譜”
熊貓家族興衰史
熊貓領地
熊貓為什麼愛吃竹子?
與熊貓同行
後記
序
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不但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在全世界也是一個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作為傳遞中國人民友好情誼的獨一無二的“外交家”,大熊貓參與並見證了我國許多重大外交事件,可謂名垂青史。我國的“熊貓外交”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女皇武則天將兩只大熊貓作為國禮贈送給日本天武天皇。迄今為止,獲贈大熊貓的已有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墨西哥、西班牙、前蘇聯、朝鮮等國以及我國台灣、香港、澳門地區。不論是科研合作、文化交流,還是商業展出,大熊貓在國外或境外頻頻“出訪”,其受歡迎的程度絲毫不亞于現在的當紅明星。1972年,熊貓“玲玲”與“興興”遠赴美國華盛頓時,據說有八千人冒雨迎接。2008年,代表歡樂的熊貓“晶晶”作“五福娃”之一,成功入選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深受海內外來賓的喜愛。2009年底,胡錦濤總書記在澳門親自宣布,為慶賀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10周年,中央政府決定向澳門特別行政區贈送一對大熊貓作為回歸禮物,將祖國內地人民的深情厚誼帶給澳門市民,為澳門增添吉祥歡樂。
大多數人對現生大熊貓獨特的外形以及生態、習性等都非常熟悉,但對作為重要物種之一的大熊貓的起源與演化歷史卻知之甚少,或者說只知其“今世”,不知其“前生”,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迄今為止,已出版的與大熊貓有關的圖書等超過了0000種,但沒有一種是以化石大熊貓作為研究和科普重點的。《大熊貓的起源》一書,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這是一本集學術性、科普性、趣味性于一體的著作。其中關于化石熊貓的部分大多是建立在珍貴化石標本基礎上的最新原創性科研成果,這就更加增大了本書的學術性與可讀性。化石是地球歷史的見證,是研究生物起源和進化等的科學依據,也為研究動物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及當時的生態環境,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證。同時,化石研究所揭示的古地理、古氣候的變遷對研究一個物種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也給出了科學上的解釋。所以,這是一本關于大熊貓的“不一樣”的書。我在閱讀本書初稿時,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相信大多數讀者也會有同感。
值得一提的是,《大熊貓的起源》一書的兩位作者都出生于三峽庫區,現工作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都是專門從事古生物學研究的專家學者。長江三峽,對于研究東亞人類和大熊貓的起源與演化,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區域。長江三峽已經發現的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及文化遺物,對于我們深刻理解東亞地區遠古人類及伴生動物群的演替史,復原該地區古地理、古氣候的變遷史,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大熊貓的起源》一書,也從古地理、古環境、古氣候的角度,為我們揭示了大熊貓在該地區長期存在、演化的必然性與合理性。
歷史,有人類史與自然史之分。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帆其生存、生活的漫長歷史是與自然界的變化息息相關的。研究好自然史是研究好人類史的基礎和前提。早期人類史與自然史,最為重要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就是考古氣考古學家通過一些重要的發現和研究成果,不斷地改寫、刷新歷史記錄,改寫人們對自然界、人類及其衍生出的文化、文明演變過程的了解與認識。從事古生物學或者說是自然史研究的學者,就屬于這樣的改寫歷史的人了。
我特別希望借此機會,向《大熊貓的起源》一書的第一作者黃萬波先生曾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學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數十年,但始終魂牽故土,表示崇高的敬意。黃萬波先生情系大三峽,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在三峽庫區進行了三十余年艱苦的調查、發掘與研究工作,篳路藍縷,著作等身,為重慶市乃至我國的古生物學、古人類研究做出了卓越貢獻。而今,黃萬波先生不顧年近八十高齡,仍親自奔波于三峽庫區的崇山峻嶺之間,為我國的科研、科普和文博事業,矢志不渝、孜孜不倦地奮斗著。黃萬波先生身上體現出的強烈的敬業精神,為我們年輕的科研工作者樹起了一道彌足珍貴的學術品德標桿。
我熱烈祝賀《大熊貓的起源》一書的出版,並願向廣大的專業研究人員及普通讀者鄭重推薦這本圖文並茂、雅俗共賞、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科普著作。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作為重慶市的重要科普基地,將于近期內推出《大熊貓的起源》的同名展覽,將大熊貓的傳奇身世以更加直觀、立體的形式展現給廣大觀眾朋友。謹在此預祝此次展覽圓滿成功!
大多數人對現生大熊貓獨特的外形以及生態、習性等都非常熟悉,但對作為重要物種之一的大熊貓的起源與演化歷史卻知之甚少,或者說只知其“今世”,不知其“前生”,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迄今為止,已出版的與大熊貓有關的圖書等超過了0000種,但沒有一種是以化石大熊貓作為研究和科普重點的。《大熊貓的起源》一書,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這是一本集學術性、科普性、趣味性于一體的著作。其中關于化石熊貓的部分大多是建立在珍貴化石標本基礎上的最新原創性科研成果,這就更加增大了本書的學術性與可讀性。化石是地球歷史的見證,是研究生物起源和進化等的科學依據,也為研究動物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及當時的生態環境,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證。同時,化石研究所揭示的古地理、古氣候的變遷對研究一個物種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也給出了科學上的解釋。所以,這是一本關于大熊貓的“不一樣”的書。我在閱讀本書初稿時,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相信大多數讀者也會有同感。
值得一提的是,《大熊貓的起源》一書的兩位作者都出生于三峽庫區,現工作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都是專門從事古生物學研究的專家學者。長江三峽,對于研究東亞人類和大熊貓的起源與演化,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區域。長江三峽已經發現的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及文化遺物,對于我們深刻理解東亞地區遠古人類及伴生動物群的演替史,復原該地區古地理、古氣候的變遷史,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大熊貓的起源》一書,也從古地理、古環境、古氣候的角度,為我們揭示了大熊貓在該地區長期存在、演化的必然性與合理性。
歷史,有人類史與自然史之分。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帆其生存、生活的漫長歷史是與自然界的變化息息相關的。研究好自然史是研究好人類史的基礎和前提。早期人類史與自然史,最為重要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就是考古氣考古學家通過一些重要的發現和研究成果,不斷地改寫、刷新歷史記錄,改寫人們對自然界、人類及其衍生出的文化、文明演變過程的了解與認識。從事古生物學或者說是自然史研究的學者,就屬于這樣的改寫歷史的人了。
我特別希望借此機會,向《大熊貓的起源》一書的第一作者黃萬波先生曾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學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數十年,但始終魂牽故土,表示崇高的敬意。黃萬波先生情系大三峽,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在三峽庫區進行了三十余年艱苦的調查、發掘與研究工作,篳路藍縷,著作等身,為重慶市乃至我國的古生物學、古人類研究做出了卓越貢獻。而今,黃萬波先生不顧年近八十高齡,仍親自奔波于三峽庫區的崇山峻嶺之間,為我國的科研、科普和文博事業,矢志不渝、孜孜不倦地奮斗著。黃萬波先生身上體現出的強烈的敬業精神,為我們年輕的科研工作者樹起了一道彌足珍貴的學術品德標桿。
我熱烈祝賀《大熊貓的起源》一書的出版,並願向廣大的專業研究人員及普通讀者鄭重推薦這本圖文並茂、雅俗共賞、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科普著作。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作為重慶市的重要科普基地,將于近期內推出《大熊貓的起源》的同名展覽,將大熊貓的傳奇身世以更加直觀、立體的形式展現給廣大觀眾朋友。謹在此預祝此次展覽圓滿成功!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