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髹漆工藝與漆器保護

中國髹漆工藝與漆器保護
定價:1368
NT $ 1,190
  • 作者:張飛龍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30270401
  • ISBN13:9787030270405
  • 裝訂:精裝 / 638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從歷史、文化、技術以及材料學、工藝學、社會學等角度出發,以漆器考古發現、現代科學研究成果為依據,系統分析了中國漆器藝術發生和發展的脈絡、演變關系、審美特征以及外傳和影響,研究了髹漆材料學、生漆應用的分子基礎,生漆的品質、精制加工和檢驗技術,生漆聚合成膜機理,整合了傳統漆器制胎技術、髹漆工藝技法、漆器文物修復和保護技術,是一部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交融、集理淪知識與應用技術、傳統工藝與現代科學于一體的科技專著。

本書適合于漆器收藏愛好者,漆藝、科技史、高分子材料、生物技術、文物考古與科學保護等領域的專業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參考,也可以作為高等院校、職業技術學院漆藝專業教學用書。
 

目錄

前言
第1章 中國髹漆工藝的起源與發展
1.1 孕育期——石器時代
1.1.1 食必常飽,然後求美
1.1.2 漆之為用,也其大哉
1.2 萌芽期——青銅時代
1.2.1 良渚末期——朱漆白玉,交相輝映
1.2.2 夏代——觴酌有采,樽俎有飾
1.2.3 商代——峻麗質樸,紋飾威嚴
1.2.4 周代——植之成林,奢意無極
1.3 成長期——鐵器時代
1.3.1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1.3.2 膝漆相投,漆彩紛呈
1.3.3 文質思變,材美工巧
1.3.4 紋飾繁復,流動飛揚
1.3.5 物勒工名,以考其誠
1.3.6 官營漆園,步步蓮花
1.4 鼎盛期——漆器時代
1.4.1 秦代——承上啟下,氣勢恢宏
1.4.2 漢代——一枝獨秀,獨領風騷
1.5 消長期——佛教時代
1.5.1 東漢至魏晉南北朝——玄風秀骨,漆花曜紫
1.5.2 隋唐五代金銀平脫,螺鈿盛起
1.6 繁華期——瓷器時代
1.6.1 宋代——精致秀雅,飾簡意深
1.6.2 元代——名匠輩出,藝臻絕詣
1.6.3 明代——踵事增華,千文萬華
1.6.4 清代——精美絕倫,別出新樣
1.7 歷史的回聲
參考文獻
第2章 漆器的發明
2.1 “漆”字的演變
2.2 漆的采集
2.3 漆器的源起
2.3.1 漆的利用
2.3.2 漆器的發明
參考文獻
第3章 髹漆工藝載體的沿革
3.1 漆
3.1.1 采漆
3.1.2 治漆
3.2 胎骨
3.2.1 木胎工藝
3.2.2 夾(糸�一)胎
3.2.3 金屬胎
3.2.4 竹胎
3.2.5 皮胎
3.2.6 陶胎
3.2.7 紙胎
3.2.8 漆紗
3.2.9 其他胎骨
參考文獻
第4章 髹漆工藝的演進
4.1 素髹工藝
4.2 彩髹工藝
4.2.1 描繪紋飾
4.2.2 彩繪髹畫
4.3 瓖嵌工藝
4.3.1 螺瓖嵌
4.3.2 百寶瓖嵌
4.4 金髹工藝
4.4.1 金銀薄片貼花
4.4.2 金銀平脫
4.4.3 戧金
4.4.4 描金
4.5 錐髹工藝
4.5.1 錐畫
4.5.2 填漆
4.5.3 雕填
4.6 堆髹工藝
4.7 雕漆工藝
4.8 犀皮工藝
4.9 漆砂工藝
參考文獻
第5章 漆器裝飾藝術的衍化
第6章 中國古代漆器銘文
第7章 生漆藝術的審美特性
第8章 生漆藝術的外傳與影響
第9章 生漆的采割和檢驗
第10章 生漆成膜的分子基礎
第11章 生漆精制工藝
第12章 髹漆材料與工具
第13章 漆器底胎工藝
第14章 髹飾工藝
第15章 漆器文物的修復與保護
附錄1 第一批國家級髹漆工藝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名錄
附錄2 生漆國家標準(GB/T 14703—2008)
附錄3 漆瘡及其防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