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弟子規(全彩珍藏版)

圖解弟子規(全彩珍藏版)
定價:408
NT $ 355
 

內容簡介

本書本是童蒙養正寶典,看似一本不顯眼的小書,實際上里面蘊含著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大智慧。學好《弟子規》,對於「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培養健全的道德品質」,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弟子規》文風朴實,言語雋永,說理透徹,含義深遠,是中華文化的傳世經典。此書既起到了文化積累、智慧啟蒙的作用;又有規范自我的言行、培養人格的功能。

國學教育的風行,使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被人們所追捧,尤其是一些看似簡單的童蒙教育讀本,實則是哲理深刻的為人處世絕學,不僅是華人智慧啟蒙的范本,更是全人類追求成功的必讀參考書籍。學校教育、企業管理的必備手冊——《弟子規》。


李毓秀(1662-1722年),字子潛,號采三,新絳縣龍興鎮人清初著名學者、教育家.、平生雖只考中秀才,但其一生精研《大學》、《中庸》,創辦敦復齋講學,被人尊稱為「李夫子」、此書是李毓秀根據傳統對童蒙的要求,也結合自己的教書實踐,進而創作了《訓蒙文》.後來經過賈有仁修訂,更名為《弟子規》。他的著作還有《四書正偽》、《四書字類釋義》、《學庸發明》、《讀大學偶記》、《宋孺夫文約》、《水仙百詠》等,分別藏於山西省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
 

目錄

第一輯 總敘篇
出人行孝悌,為人知謹信
待人之仁愛,求學之惜時
第二輯 孝禮篇
父母呼與命,子勿緩
父母教與責,子宜聽
冷暖要常詢,早晚要請安
出 入要稟報,作息要有度
勿事小而為,事事稟父母
小物私之藏,親知心之傷
親所喜物應取之,親所厭物應棄之
知健康免憂愁,懂道德免蒙羞
父母愛孝易,父母憎孝賢
父母有過,子女勸導吋? 峽
反復勸諫,直至父母改過之
親如病,子長隨
親逝之,子常懷
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第三輯 行悌篇
兄弟姊妹和,家道自然興
錢財罪惡源;言語福禍門
飲食起居,長幼有序
長輩呼代為傳,人不在代為做
稱長輩勿呼名,長輩前勿炫耀
途遇長輩應問好,長輩無事站一旁
途遇長輩應下乘,百步之余方離去
長無坐子勿坐,子要坐應聽長
與長語聲要柔,勿低語
進退有度,對答有禮
對叔伯如親父,對表兄如親兄
第四輯 謹言篇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晨起面要潔;廁後手要洗
穿戴要整潔,扣帶要系好
衣物放置要整潔,勿雜亂
穿著要有度,持家要有道
飲食勿揀擇,食之要有度
年少勿飲酒,酒醉丑態出
立行如松風,施禮面要敬
站勿歪斜,坐勿抖動
執簾輕輕;行走慢慢
器,手執謹慎;室,人內請示
事多勿慌亂,事難勿退縮
穢之地勿近,邪惡之事勿做
人門須詢問,人廳聲要揚
主詢問,客必答
用人物先明求,反之,即為偷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第五輯 守信篇
與人言,信為先,騙為無
言,少而精,達其意則矣
巧言勿輕信,市井氣勿沾染
事未見勿輕言,事未真勿輕傳
事非宜勿輕諾,如輕諾進退難
言必清,勿模糊;言必緩,勿急疾
事不關己,莫要多言
揚長避短,精益求精
德才兼備,勤以自勉
衣破飯簡勿自卑
聞聲相應,同氣相求
無心過則為錯,有心過則為罪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第六輯 仁愛篇
人本同宗,彼此相惜
人所重者,是德高,非貌美
人所服者,是能強,非言大
秘技藏私,妒才忌能
嫌貧愛富,喜新厭舊
人所忙勿攪之,人所煩勿擾之
人有短勿揭穿,人有私勿張揚
贊人善猶作善,人知之愈更勉
揚人惡猶作惡,人知之招禍患
善惡相勸,品行相隨
取與明細,取少與多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報恩之心長存,怨恨之心早忘
主待婢仆,身端心慈
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人心不齊,聖多凡少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親近仁者,益增過減
親近小人,益減過增
第七輯 求學篇
重理輕行,華而不實
缺文而力行,偏見蒙真理
讀書法:心到 、眼到 、口到
讀書,勿朝三暮四,宜此終彼起
讀書,計划宜寬,執行宜嚴
心疑隨記,不恥下問
房清牆凈,案潔四寶正
墨偏字歪,心生雜念
書有所位,讀畢歸原
讀書,急事卷齊,破損修補
非聖書宜棄之,勿蒙志
困難,勿自暴自棄,宜循序漸進
 

中國是一個有着數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歷史車輪的不斷推進,也使幾千年的文明史積淀下了豐厚的傳統文化遺產,可謂是無價之寶。而這些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則是優秀的傳統道德,是民族之魂、民族之根。

而中國傳統道德的精華,主要指的是傳統倫理文化為主要內容的道德精華。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自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豁達,「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正氣,等等,這些都是中國傳統道德的精華,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這其中,流傳了數百年的《弟子規》便是其中的一顆閃亮明珠。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編。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原文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全書以《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開篇,列出了為人子弟在家、出外、交友、求學應遵循的禮儀規范。每一條、每一項都是中國傳統處世哲學和道德觀念的生動體現。

而,書名「弟子規」這三個字,「弟子」指代的就是學生、小孩子,再擴大其范圍,弟子可以說是每一個人。「活到老,學到老」,人,可以說一輩子都在學習;既然都在學習,理所當然就是學生。無論老少,大家都應該來學《弟子規》。「規」是何義呢?就是規范、道理,做人應盡的道理,做人應盡的規范。從這三個字,就可以了解這一本書的用意:就是如何做好一個善良的人,做好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好一個知禮守信的人。

《弟子規》更是一本童蒙養正的啟蒙教育書籍。它作為經典,是儒學的入門鑰匙,同時又自成體系,並不是不值成人一讀的,而其承載的文化思想以及語言形式都會使人讀了受益匪淺。而原文字數僅僅只有1056字,卻脈絡分明,說理透徹,在「總敘」中單單24個字就表明了全書的精髓,即:孝、悌、謹、信、愛、仁、學文等七方面內容,下文逐一闡發而又絲絲相扣,反映出儒學典籍間循環遞進的結構特征。以淺入深地完成着人倫理道德、日常行為規范、是非觀、價值觀的養成教育。

總體來說,《弟子規》一書中,儒家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五常都通過生活的點滴得以體現,不再是枯燥的理論、難懂的哲理,這樣寓理於生活,不再是只有「大家」才能讀懂,也是我們「小家」也可以輕易深知的。因而,它的受眾群擴大到了全世界。

進入新紀元之后,隨着傳統文化的推過與普及,國學教育逐漸被世人所追捧,成為一種新型的文化,這種傳統文化不僅風靡中國,還風行於海外。近年來,《弟子規》這本教人如何做人的佳作,更是風行全球,在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不僅把它作為幼兒的啟蒙教育讀物,而且在一些企業中也成為一種企業管理學書,被廣泛地推廣。

至於《圖解弟子規》一書,內容共分為七個章輯,分別命題為「總敘篇」、「孝禮篇」、「行悌篇」、「謹言篇」、「守信篇」、「仁愛篇」和「求學篇」。本書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也吸納了眾家之譯解,深入解讀,其中融入了經典的歷史典故,進一步闡釋其義。夾敘夾議,說理與敘事相結合,讀來朗朗上口。

更為重要的是,本書采用了新穎的文字與精美的圖畫相結合的方式,一頁文字一頁圖解。這樣全新的圖書形式是在其他圖書中所從未出現過的。讀者在打開書時,不僅可以欣賞到精美的文字,更能欣賞到近三百幅栩栩如生的精美手繪圖,而后通過品讀大量歷史典故,感受書中無處不在的先哲智慧精華。

如今,商品經濟充斥着整個社會,人人都用金錢來衡量彼此間的關系,喪失了做人的本真。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使得人人都秉着「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掏一顆心」的處世態度。煩惱、憂慮與日俱增,而聖賢的智慧正是解決這一病症的良方。《圖解弟子規》,不僅可以使純真的孩童明事理,更加可以使成人放下心中的包袱,滌清心中的雜念,還原人本真的純善,學會達觀的、寬宏的處世之道。

本書單單15萬字中卻孕育着如此深的做人哲理,讓我們仔細品味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