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真理越辯越明。本書收錄的辯題既是中國與世界交往中諸多困惑的反映,也是中外名家對這些困惑進行答疑解題的見證。通過大國關系、和平崛起、民族主義、軟實力這些爭辯,讀者可以看到現代中國與世界交往、摩擦、博弈、和諧的歷程。對於當代中國國際政治理論發展及相關制度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參考價值和現實智庫作用。
 

目錄

總序 對世界說真話,說想說的話
序一 中國意識
序二 沒敢想的崛起
第一辯 美國是朋友還是敵人?
◎美國不是我們的敵人
◎美國也不是我們的朋友
◎中美難交惡也難修好
◎美國的強大並不可怕
第二辯 中國能和平崛起嗎?
第三辯 中國有太多的民族主義?
第四辯 中國是大國還是小國?
第五辯 中美會走向沖突嗎?
第六辯 要不要繼續學習日本?
第七辯 美國在衰落嗎?
第八辯 中國要不要繼續開放?
第九辯 中國要不要放棄韜光養晦?
第十辯 軟實力到底是什麼?
第十一辯 要不要與西方展開意識形態之爭
第十二辯 國家最崇高目標是什麼?
第十三辯 中國要不要出兵阿富汗?
 

紀念《環球時報》「國際論壇」創立十周年是有意義的。將十年來論壇刊登的文章精選發表,是很好的紀念方式。

《環球時報》是中國新聞事業的一個重要建樹,「國際論壇」是其最具特色、最有光彩,因而也最受關注的版面。如今,「國際論壇」大概已成為《環球時報》最有影響的品牌,成為一個擁有廣泛參與者和開展真實辯論的名副其實的論壇。響亮地發出中國人的聲音,積極地開展真實的辯論,這是「國際論壇」最值得稱道之處,也是受人關注的主要原因。

作為時代的產物,「國際論壇」的角色可謂是「中國崛起」宏大主題交響樂中一支嘹亮的小號。「國際論壇」的創立和發展與中國人對「話語權」問題的發現和認識的深化大體同步。中國改革開放,對內是建立市場經濟,對外是融入世界。了解世界,向他人學習,中國人一門心思做了二十年功課。之後,突然發現,他人並不了解中國,尤其不了解中國人對國際問題的看法;而在國際事務的論壇上,歐美發達國家的理論、概念、觀點和語言占統治地位,並且還是西方的國際傳媒把持著麥克風。中國人要發聲,恐怕只能先求助於自己。《環球時報》當仁不讓,毅然搭起「國際論壇」這個平台。

今天,出版這套叢書的意義在於,它以新聞媒體的特有敏銳,捕捉記錄下中華民族在崛起過程中一個重要時段的情感和屈想的律動,包括中國人對自己、對世界、對兩者之間關系的感悟和認識。叢書編輯的是從20世紀最後一年起,跨入21世紀後第一個十年,「國際論壇」上所刊登的精彩文章和評論。這段跨世紀時期對中國有特殊的意義。在經歷了某種難以名狀的困惑和迷茫之後,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中國崛起的步伐聲喚醒了國人「中國意識」的再生。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但「國家」意識對國民而言,卻是近代才有的東西。查一下《辭海》,「中國」詞條下的解釋中這樣說:「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始專指我國家全部領土。」實際上,是西方列強以堅船利炮敲開中華帝國的大門之後,中國作為民族國家的意識才開始在國人中形成,而國人日益深刻感受到的國家,卻是一個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衰敗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結束了中國任人宰割的歷史,國人揚眉吐氣,國家意識空前高漲。然而,中國基本改變積貧積弱狀況,真正與世界連成一體,國人日益自豪地感受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國地位,還是近十年的事情。這正是「國際論壇」建壇的第一個十年。紀念叢書分四本,分別題為「遙想中國」、「爭辯中國」、「感悟中國」和「戰略中國」。《環球時報》英文版創刊一期題為「我們與時代同行」的社論中寫道,該報「尤其重視表達中國人民的真實情感,傳遞中國民眾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立場和看法」。顯然,這也是叢書編輯們的宗旨。由此出發,這套叢書具有相當鮮明的特色。

其一,作者眾多,有高官,有名流,有學者,有專家,主要是中國人,也有一些外國人,上百人出場,顯現出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氣勢,有力地烘托起中國崛起的主題。

其二,坐而論道,見仁見智,不拘一格,洋洋大觀,充分反映「國際論壇」的原生態,讓中國人有感而發議論天下大事,聽各路神仙指點江山評說東西南北。

其三,切中時事,話題鮮活,或為國家之利害攸關,或為百姓所情感系念,由內說外,由外說內,或是直擊輿論熱點,或是引領輿論看點,實為了解當今中國輿情的重要窗口。

其四,思想交鋒,觀點碰撞,就問題開展爭鳴,進行辯論,各抒己見,或是一孔之見,或是一葉知秋,或是專家宏論,或是書生意氣,這里平等的形式和開放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叢書輯錄下「國際論壇」作為主流媒體政論平台的這一重要突破性成就。

中國是在與世界融合的進程中迅速崛起的。中國意識的再生,實際上是國人對中國與世界關系的重新思考。存在決定意識,這種思考將伴隨著中國崛起的整個過程和世界變化的進程而逐步深化、擴展、升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