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兩宋樂官制度研究》是國內第一部對古代樂官制度進行通代研究的學術專著,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一至六章,主要研究先秦至兩宋時期樂官制度的起源、形成、發展及變化,較為完整地勾勒了這一歷史發展的全過程。下篇七至十章,是對古代樂官制度的專題研究,論及了與樂官制度相關的一些重要問題,諸如樂官功能、樂部西來、樂部東傳、樂府、太樂署、鼓吹署、總章署、清商署、協律樂官、樂部尚書、教坊、雲韶部、宣徽院等等。
黎國韜
男,1973年10月生于廣州,祖籍廣東東莞。1992年考入中山大學中文系,相繼取得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其中博士畢業論文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提名;2005年,同校歷史學博士後出站。現為中山大學文系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曾出版學術專著《古代樂官與古代戲劇》(2004)《梁辰魚研究》(2007)2種;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入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廣東省重點文科地重大項目各1項;發表學術論文(獨撰)近40篇。
目錄
引言
上篇 先秦至兩宋樂官制度發展史
第一章 樂官制度之起源與形成
第一節 樂官制度形成于商代後期考
第二節 論樂官源出于巫官
第三節 傳說時代樂官簡說
第二章 兩周及春秋戰國樂官制度
第一節 樂官制度之繁榮
第二節 春秋各國樂官制度
第三節 戰國諸雄樂官制度
第三章 秦漢樂官制度
第一節 奉常與秦代樂官制度
第二節 西漢樂官制度之再興
第三節 東漢樂官制度之演進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樂官制度
第一節 三國樂官制度
第二節 兩晉樂官制度
第三節 十六國樂官制度鉤沉
第四節 南朝四代樂官制度之新變
第五節 北朝樂官制度
第五章 隋唐五代樂官制度
第一節 隋朝樂官制度之成熟
第二節 唐代樂官制度
第三節 五代十國樂官制度
第六章 兩宋遼金西夏樂官制度
第一節 兩宋樂官制度
第二節 遼金西夏樂官制度
下篇 先秦至兩宋樂官制度重要問題述論
第七章 古代樂官的功能及其他
第一節 樂官之正樂功能
第二節 樂官之文化保存功能
第三節 樂官之傳播功能
第四節 西來樂部與樂部東傳——樂官傳播功能補述
第五節樂官之政治功能
第六節 師出以律補解——兼論樂官之軍事功能
第八章太樂與鼓吹考述
第一節 秦漢至宋金太樂職能演變考——兼論若干戲劇樂舞問題
第二節 鼓吹樂起源簡議
第三節 漢唐鼓吹制度沿革考
第九章 樂府總章等樂官考述
第一節 樂府起源新考
第二節 協律官源流考
第三節 總章官署源流考
第四節 清商官署沿革考
第五節 樂部尚書考略——北魏宮廷樂官制度的重新審察
第十章 教坊宣徽院等樂官考述
第一節 唐五代兩宋教坊制度演變考
第二節 遼金元教坊制度源流考
第三節 雲韶部與北宋教坊關系再探
第四節 宣徽院與宮廷樂舞關系初探
結語
附錄
附錄一 唐宋教坊梨園問題雜述
附錄二 先秦至兩宋樂官制度大事編年
征引文獻
後記
上篇 先秦至兩宋樂官制度發展史
第一章 樂官制度之起源與形成
第一節 樂官制度形成于商代後期考
第二節 論樂官源出于巫官
第三節 傳說時代樂官簡說
第二章 兩周及春秋戰國樂官制度
第一節 樂官制度之繁榮
第二節 春秋各國樂官制度
第三節 戰國諸雄樂官制度
第三章 秦漢樂官制度
第一節 奉常與秦代樂官制度
第二節 西漢樂官制度之再興
第三節 東漢樂官制度之演進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樂官制度
第一節 三國樂官制度
第二節 兩晉樂官制度
第三節 十六國樂官制度鉤沉
第四節 南朝四代樂官制度之新變
第五節 北朝樂官制度
第五章 隋唐五代樂官制度
第一節 隋朝樂官制度之成熟
第二節 唐代樂官制度
第三節 五代十國樂官制度
第六章 兩宋遼金西夏樂官制度
第一節 兩宋樂官制度
第二節 遼金西夏樂官制度
下篇 先秦至兩宋樂官制度重要問題述論
第七章 古代樂官的功能及其他
第一節 樂官之正樂功能
第二節 樂官之文化保存功能
第三節 樂官之傳播功能
第四節 西來樂部與樂部東傳——樂官傳播功能補述
第五節樂官之政治功能
第六節 師出以律補解——兼論樂官之軍事功能
第八章太樂與鼓吹考述
第一節 秦漢至宋金太樂職能演變考——兼論若干戲劇樂舞問題
第二節 鼓吹樂起源簡議
第三節 漢唐鼓吹制度沿革考
第九章 樂府總章等樂官考述
第一節 樂府起源新考
第二節 協律官源流考
第三節 總章官署源流考
第四節 清商官署沿革考
第五節 樂部尚書考略——北魏宮廷樂官制度的重新審察
第十章 教坊宣徽院等樂官考述
第一節 唐五代兩宋教坊制度演變考
第二節 遼金元教坊制度源流考
第三節 雲韶部與北宋教坊關系再探
第四節 宣徽院與宮廷樂舞關系初探
結語
附錄
附錄一 唐宋教坊梨園問題雜述
附錄二 先秦至兩宋樂官制度大事編年
征引文獻
後記
序
黎國韜博士《先秦至兩宋樂官制度研究》即將付梓刊行,黎君囑余作序,余自知譾陋,且向來疏懶,撰序誠非良選,然不得獲辭,故惴惴而言之。
黎君從事古代樂官制度研究,歷有年矣。本世紀初,在中山大學中文系戲劇史專業攻讀博士學位期間,黎君從古代戲劇起源和發展的層面,思考探索中國古代從上古到近代的樂官制度及其作用影響,其博士學位論文,後以《古代樂官與古代戲劇》為題,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于專業緣故,這部著作的重點是在與戲曲史有關的諸多問題,還不能說是專門研究古代樂官之作,但黎君也因此在古代樂官制度上獲得了知識、材料與問題的豐厚積累。為了對古代樂官制度問題作更深入探索,2003—2005年,黎君進入中大歷史系博士後流動站繼續從事研究工作,其間有意識地加強史學方面的訓練,以期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學術功力。在站兩年,黎君知難而進,勤奮讀書,運用史學研究方法,結合古代音樂戲劇理論知識,完成了30余萬字研究報告初稿,並在出站答辯時,得到歷史系諸多教授首肯,被評為優等。這部內容翔實、卓有創見的《先秦至兩宋樂官制度研究》,正是在其博士後出站報告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完善而成。
回顧中國音樂學術史,在傳統音樂研究中,學者較多關注所謂“律、譜、器、調”等專門領域,而涉及古代社會、制度、文化、學術史較多的古代樂官制度研究,相對偏弱。現代學術源遠末分,學科高度分化,導致一般治史者未必具各有關音樂方面的專業背景知識和學術修養,難‧以深入了解傳統音樂理論文化,從事音樂史研究亦難中肯綮;而專治古代音樂者,則往往因缺乏系統正規的史學專業學術訓練、難以運用所謂“歷史之眼光”,通過對浩如煙海、艱奧難讀的史料的清理分析,考源流、求通變,從深邃的歷史層面把握音樂思想觀念制度功能變遷的深層因素,並將古代音樂及其相應的文化,置于真實的歷史情境之下加以定位把握。至于樂官制度,因涉及古代龐雜的職官制度體系,尤為樂史研究之難點,歷來涉之者甚少。大約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才有學者對中國古代樂官制度加以關注並有所論述。八十年代以後,隨對古代音樂史研究的深入,這方面的研究逐漸增加,成果頗可喜,但不足亦明顯。最主要的問題,或許仍在對歷代音樂職官的繁復變遷及其相應的歷史文化背景之間動態關系的解讀把握上。
黎君這部新著,除專論先秦至兩宋歷代樂官制度的沿革變遷外,對與樂官制度之功能作用影響密切相關的音樂、戲曲史諸多專門問題亦有相當深入的探析。其研究跨越史學和音樂學科,涉及古代歷史之思想文化、典章制度、文學藝術、文物考古、宗教民俗諸多領域,同樣面臨上述學術難點之挑戰。然而黎君憑借得天獨厚的學養背景,秉承中山大學人文基礎學科歷來的實證傳統,研精覃思,在此方面明顯表現出優長之處。所著從詳贍切實的材料史實出發,樂史結合,縱橫兼顧,思路開闊,勝義豐融,許多方面都有創新。簡而言之,其優點大致有三︰其一,闡述系統,對古代樂官制度機構從上古先秦到宋代之沿革變化及功能作用頗具通解。其二,考訂細致,義據通深,揭示了不同歷史時期樂官制度機構演變中的若干重要事實,對樂府、鼓吹、太樂、樂部、教坊、宣徽院等問題,均有創獲。所得出的觀點結論,多發前人之所未言︰其三,結合作者業所專精,關注音樂與戲劇、樂舞的聯系,並深刻闡釋其意義。如黎君所自言︰“樂官制度研究決不是一個單純的歷史學的問題,它牽涉到其他許多的學科,特別是與古代戲劇史、古代樂舞史以及古代文學史研究之關系非常密切。樂官制度的研究,可以從多方面為戲劇史、樂舞史及文學史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視角及新的研究材料”。
無疑,對于從上古先秦到宋代樂官制度的系統研究考釋來說,此書可謂篳路藍縷之作。棟宇初構,開拓艱難,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方家通人,當有的評。而個人的一點愚見則是︰非史學專業背景的學者治專門之史,在運用史學理論與方法,闡明有關的歷史事實時,或許更應該充分關注相關領域研究的最新進展,隨時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自覺祛除一些似是而非的陳舊知識觀念。不僅注意宏觀長時段,也要注意微觀與短時段以及某些具體個案,進而深入把握音樂職官制度在特定社會條件下的微妙變化。
……
黎君從事古代樂官制度研究,歷有年矣。本世紀初,在中山大學中文系戲劇史專業攻讀博士學位期間,黎君從古代戲劇起源和發展的層面,思考探索中國古代從上古到近代的樂官制度及其作用影響,其博士學位論文,後以《古代樂官與古代戲劇》為題,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于專業緣故,這部著作的重點是在與戲曲史有關的諸多問題,還不能說是專門研究古代樂官之作,但黎君也因此在古代樂官制度上獲得了知識、材料與問題的豐厚積累。為了對古代樂官制度問題作更深入探索,2003—2005年,黎君進入中大歷史系博士後流動站繼續從事研究工作,其間有意識地加強史學方面的訓練,以期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學術功力。在站兩年,黎君知難而進,勤奮讀書,運用史學研究方法,結合古代音樂戲劇理論知識,完成了30余萬字研究報告初稿,並在出站答辯時,得到歷史系諸多教授首肯,被評為優等。這部內容翔實、卓有創見的《先秦至兩宋樂官制度研究》,正是在其博士後出站報告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完善而成。
回顧中國音樂學術史,在傳統音樂研究中,學者較多關注所謂“律、譜、器、調”等專門領域,而涉及古代社會、制度、文化、學術史較多的古代樂官制度研究,相對偏弱。現代學術源遠末分,學科高度分化,導致一般治史者未必具各有關音樂方面的專業背景知識和學術修養,難‧以深入了解傳統音樂理論文化,從事音樂史研究亦難中肯綮;而專治古代音樂者,則往往因缺乏系統正規的史學專業學術訓練、難以運用所謂“歷史之眼光”,通過對浩如煙海、艱奧難讀的史料的清理分析,考源流、求通變,從深邃的歷史層面把握音樂思想觀念制度功能變遷的深層因素,並將古代音樂及其相應的文化,置于真實的歷史情境之下加以定位把握。至于樂官制度,因涉及古代龐雜的職官制度體系,尤為樂史研究之難點,歷來涉之者甚少。大約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才有學者對中國古代樂官制度加以關注並有所論述。八十年代以後,隨對古代音樂史研究的深入,這方面的研究逐漸增加,成果頗可喜,但不足亦明顯。最主要的問題,或許仍在對歷代音樂職官的繁復變遷及其相應的歷史文化背景之間動態關系的解讀把握上。
黎君這部新著,除專論先秦至兩宋歷代樂官制度的沿革變遷外,對與樂官制度之功能作用影響密切相關的音樂、戲曲史諸多專門問題亦有相當深入的探析。其研究跨越史學和音樂學科,涉及古代歷史之思想文化、典章制度、文學藝術、文物考古、宗教民俗諸多領域,同樣面臨上述學術難點之挑戰。然而黎君憑借得天獨厚的學養背景,秉承中山大學人文基礎學科歷來的實證傳統,研精覃思,在此方面明顯表現出優長之處。所著從詳贍切實的材料史實出發,樂史結合,縱橫兼顧,思路開闊,勝義豐融,許多方面都有創新。簡而言之,其優點大致有三︰其一,闡述系統,對古代樂官制度機構從上古先秦到宋代之沿革變化及功能作用頗具通解。其二,考訂細致,義據通深,揭示了不同歷史時期樂官制度機構演變中的若干重要事實,對樂府、鼓吹、太樂、樂部、教坊、宣徽院等問題,均有創獲。所得出的觀點結論,多發前人之所未言︰其三,結合作者業所專精,關注音樂與戲劇、樂舞的聯系,並深刻闡釋其意義。如黎君所自言︰“樂官制度研究決不是一個單純的歷史學的問題,它牽涉到其他許多的學科,特別是與古代戲劇史、古代樂舞史以及古代文學史研究之關系非常密切。樂官制度的研究,可以從多方面為戲劇史、樂舞史及文學史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視角及新的研究材料”。
無疑,對于從上古先秦到宋代樂官制度的系統研究考釋來說,此書可謂篳路藍縷之作。棟宇初構,開拓艱難,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方家通人,當有的評。而個人的一點愚見則是︰非史學專業背景的學者治專門之史,在運用史學理論與方法,闡明有關的歷史事實時,或許更應該充分關注相關領域研究的最新進展,隨時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自覺祛除一些似是而非的陳舊知識觀念。不僅注意宏觀長時段,也要注意微觀與短時段以及某些具體個案,進而深入把握音樂職官制度在特定社會條件下的微妙變化。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