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謝
前言
引論
同性戀史:嶄新而有爭議的歷史
同性戀研究:方法論問題
上編 短暫的輝煌:20年代,同性戀解放的年代——介于風流浮華和積極斗爭之間的同性戀者
第一章 一個神話的誕生:張揚的時代
同性戀記憶:1869—1919
同性戀的生活場景:顛覆的語言
魔幻的城市,神話的城市:約會地點的地理學
第二章 解放征程:同性戀運動的黃金時代
德國模式:群體性和斗爭性
受到影響的運動:德國模式的教導
法國道路:個人主義走向末路
第三章 價值的翻覆:同性戀崇拜
被誘惑的少年:公學中的同性戀
兩代同性戀知識分子
中編 內心的恐懼和欲望:矛盾的言論和典型的形象——同性戀者,兩次大戰之間的類型化
第四章 意識的覺醒:同性戀身份認同的艱難建構
醫學模式的傳播:由外界強加的身份
成為同性戀者:身份認同的要求
怎樣界定女同性戀者?一種正在建構中的認同
一個同性戀社群的誕生?
第五章 打破的沉默:公眾輿論中的同性戀者
偏見的負擔
同性戀,時尚現象
第六章 同性戀者,政治的籌碼
積極介入:政治角逐中的同性戀者
誤解或者叛賣:清教思想與機會主義之間的左派
罪行的族譜:同性戀,一種“法西斯變態”?
下編 假意的寬容:30年代的鎮壓和回潮——同性戀者,罪犯和犧牲者
第七章 法律面前的罪人
英國的反對(1919—1939)
魏瑪時期的德國,縱容與鎮壓之間(1919—1933)
在自由中被監控的法國同性戀者(1919—1939)
第八章 幻夢的終結:德國模式的破滅
1933—1935:德國模式的破滅
1935—1939:反同性戀恐怖的組織
30年代末:風暴中的法國和英國同性戀者
後記 走向同性戀解放
結論 進步抑或鎮壓的加強?
民族的互動、趨同和特殊性
探究:兩次大戰之間同性戀的含義和性質
附錄
表格
德國女同性戀之歌《淡紫色的歌》
德國關于同性戀的法案
卡爾‧維爾納博士在布痕瓦爾德集中營的實驗(1944)
縮略語表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