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趙史論稿:匈奴屠各建國的政治史考察》主要講述了中國社會史和政治史,是中國歷史發展演變的主流,研究中國社會和政治史應該是研究中國史的主流。中國歷史分期問題,迄今尚無定論,這是壞現象,也是好現象。這正好促使中國歷史研究者,特別是中國社會和政治史研究者,對中國社會歷史作更深入的研究。
陳勇,1956年出生于山東青島。歷史學者。先後就讀于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東京大學,現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要致力于秦漢魏晉南北朝政治史與民族史研究。
目錄
緒論 五胡入主中原的短暫序幕——漢趙國歷史與政治的特征
一、匈奴的歷史記憶與五部的政治重組
二、屠各稱謂衍變與入塞匈奴的地域化
三、胡漢官制並存與軍國體制的確立
四、胡漢分治背景下匈奴與六夷的聯盟
《史記》所見胡與匈奴稱謂考
一、《史記》所見戰國時代的匈奴稱謂
二、秦漢之際胡與匈奴稱謂的混淆
屠各稱謂衍變與部落遷移——入塞匈奴的地域化問題
一、屠各稱謂衍變的兩種假說
二、屠各稱謂衍變與部落遷移
匈奴、屠各並舉與屠各的豪貴地位
一、諸史匈奴、屠各並舉置疑
二、並州屠各“豪貴”地位的形成
三、並州屠各與南匈奴的合流
去卑監國的敗局與劉豹世系的造偽
一、南匈奴分裂後於扶羅部的動向
二、去卑監國與南匈奴諸部的衰落
三、並州屠各崛起與劉豹統一五部
四、劉豹世系的造偽與劉猛起兵
劉淵的質任身份與五部的政治重組
一、曹操劃分五部與劉氏專任部帥
二、屠各主導五部與劉淵留質洛陽
三、五部重新整合與劉淵將兵在鄴
漢趙國胡與屠各異同考——兼說漢趙國的胡漢分治
一、並州屠各非漢趙國六夷之胡
二、漢趙國屠各與六夷的分治
漢國匈奴、氐人聯盟的解體——以劉義案為中心
一、劉義身世之謎與匈奴、氐人聯盟的建立
二、氐人的政治動向與劉聰讓位的隱情
三、劉義案發生與匈奴、氐人聯盟的解體
後趙羯胡為流寓河北之並州雜胡說
一、後趙建國前後羯胡人口變化探微
二、河北羯胡的來源與石勒的“並州之思”
三、國人體制的確立與羯胡陣容的擴展
附錄一 《資治通鑒》漢趙國事跡考證
附錄二 漢趙國官制拾零
附錄三 兩漢魏晉南北朝屠各稱謂表
附錄四 漢趙國諸王表
附錄五 漢趙國職官表
參考文獻
後記
一、匈奴的歷史記憶與五部的政治重組
二、屠各稱謂衍變與入塞匈奴的地域化
三、胡漢官制並存與軍國體制的確立
四、胡漢分治背景下匈奴與六夷的聯盟
《史記》所見胡與匈奴稱謂考
一、《史記》所見戰國時代的匈奴稱謂
二、秦漢之際胡與匈奴稱謂的混淆
屠各稱謂衍變與部落遷移——入塞匈奴的地域化問題
一、屠各稱謂衍變的兩種假說
二、屠各稱謂衍變與部落遷移
匈奴、屠各並舉與屠各的豪貴地位
一、諸史匈奴、屠各並舉置疑
二、並州屠各“豪貴”地位的形成
三、並州屠各與南匈奴的合流
去卑監國的敗局與劉豹世系的造偽
一、南匈奴分裂後於扶羅部的動向
二、去卑監國與南匈奴諸部的衰落
三、並州屠各崛起與劉豹統一五部
四、劉豹世系的造偽與劉猛起兵
劉淵的質任身份與五部的政治重組
一、曹操劃分五部與劉氏專任部帥
二、屠各主導五部與劉淵留質洛陽
三、五部重新整合與劉淵將兵在鄴
漢趙國胡與屠各異同考——兼說漢趙國的胡漢分治
一、並州屠各非漢趙國六夷之胡
二、漢趙國屠各與六夷的分治
漢國匈奴、氐人聯盟的解體——以劉義案為中心
一、劉義身世之謎與匈奴、氐人聯盟的建立
二、氐人的政治動向與劉聰讓位的隱情
三、劉義案發生與匈奴、氐人聯盟的解體
後趙羯胡為流寓河北之並州雜胡說
一、後趙建國前後羯胡人口變化探微
二、河北羯胡的來源與石勒的“並州之思”
三、國人體制的確立與羯胡陣容的擴展
附錄一 《資治通鑒》漢趙國事跡考證
附錄二 漢趙國官制拾零
附錄三 兩漢魏晉南北朝屠各稱謂表
附錄四 漢趙國諸王表
附錄五 漢趙國職官表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為了進一步推動中國古代史學科建設與發展,我們策劃組織了《中國中古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並把它作為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學科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
中國社會史和政治史,是中國歷史發展演變的主流,研究中國社會和政治史應該是研究中國史的主流。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有重視中國社會與政治史研究的傳統。解放初期,侯外廬同志任歷史系主任,為重視社會與政治史研究奠定了基礎。以後多年在白壽彝教授的主持下,這一傳統一直得到了保持並有所發展。
中國歷史分期問題,迄今尚無定論,這是壞現象,也是好現象。這正好促使中國歷史研究者,特別是中國社會和政治史研究者,對中國社會歷史作更深入的研究。
我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即開始發表了多篇關于中國社會和政治史的論文。我在這些文章里提出了一些與別人不同的見解。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出版了《中國古代社會》(原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作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文庫”之一再版),2003年晁福林教授出版了《先秦社會形態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這兩部書,在中國史學界都起到了推動中國社會和政治史研究的作用。
我指導的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很多學有所成,大部分成為高等學校和研究部門的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他們出版了不少有關中國社會和政治史的專著和論文。他們也是這套叢書的主要作者。
通觀中外學術思想的歷史,無論哪一門學科,往往走著一時重思想一時重材料,一時重整體一時重局部的發展路程。孔子所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篇》),可以引申來說就是偏頗的為害。孔子高明!
中國社會史研究雖然時間尚短,但大體上說,也不免有走這種偏頗道路的情況。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社會史研究一出生就是以社會史論戰的面貌出現的,偏重理論;不久就出現《食貨》派,被認為重材料。解放後中國社會史的研究,自然是重理論的,其結果則是被目為走向教條主義。上世紀80年代後的社會史研究又出現重材料,重局部,重個別社會問題的研究的動向。
歷史經驗是值得重視的。任何一門學科都應當理論、材料並重,宏觀、微觀並重,不能偏重哪一方面。
理論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理論是研究深入中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認識客觀的能力。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對客觀的認識才一步步地深入。
因此,理論和材料的關系是相互為用。要兩條腿走路,缺一條腿就成為瘸子。
自古就有這樣一句話,說是“坐井觀天日天小。非天小也,所見者小也”。坐在井里看天,只能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說天小。不是天小,是你所看見的小。做學問,要宏觀、微觀結合。要能真實的看到整個社會,才能認識你看到那一部分社會和問題。研究任何一點一面的社會,必須有全面的觀點,認識了社會的全面,才能真正認識你所見的部分。
……
中國社會史和政治史,是中國歷史發展演變的主流,研究中國社會和政治史應該是研究中國史的主流。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有重視中國社會與政治史研究的傳統。解放初期,侯外廬同志任歷史系主任,為重視社會與政治史研究奠定了基礎。以後多年在白壽彝教授的主持下,這一傳統一直得到了保持並有所發展。
中國歷史分期問題,迄今尚無定論,這是壞現象,也是好現象。這正好促使中國歷史研究者,特別是中國社會和政治史研究者,對中國社會歷史作更深入的研究。
我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即開始發表了多篇關于中國社會和政治史的論文。我在這些文章里提出了一些與別人不同的見解。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出版了《中國古代社會》(原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作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文庫”之一再版),2003年晁福林教授出版了《先秦社會形態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這兩部書,在中國史學界都起到了推動中國社會和政治史研究的作用。
我指導的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很多學有所成,大部分成為高等學校和研究部門的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他們出版了不少有關中國社會和政治史的專著和論文。他們也是這套叢書的主要作者。
通觀中外學術思想的歷史,無論哪一門學科,往往走著一時重思想一時重材料,一時重整體一時重局部的發展路程。孔子所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篇》),可以引申來說就是偏頗的為害。孔子高明!
中國社會史研究雖然時間尚短,但大體上說,也不免有走這種偏頗道路的情況。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社會史研究一出生就是以社會史論戰的面貌出現的,偏重理論;不久就出現《食貨》派,被認為重材料。解放後中國社會史的研究,自然是重理論的,其結果則是被目為走向教條主義。上世紀80年代後的社會史研究又出現重材料,重局部,重個別社會問題的研究的動向。
歷史經驗是值得重視的。任何一門學科都應當理論、材料並重,宏觀、微觀並重,不能偏重哪一方面。
理論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理論是研究深入中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認識客觀的能力。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對客觀的認識才一步步地深入。
因此,理論和材料的關系是相互為用。要兩條腿走路,缺一條腿就成為瘸子。
自古就有這樣一句話,說是“坐井觀天日天小。非天小也,所見者小也”。坐在井里看天,只能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說天小。不是天小,是你所看見的小。做學問,要宏觀、微觀結合。要能真實的看到整個社會,才能認識你看到那一部分社會和問題。研究任何一點一面的社會,必須有全面的觀點,認識了社會的全面,才能真正認識你所見的部分。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