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語用數”範疇初探

現代漢語“語用數”範疇初探
定價:144
NT $ 125
  • 作者:劉承峰
  •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309180
  • ISBN13:9787807309185
  • 裝訂:平裝 / 24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從範疇角度進行研究已經成為現代漢語語法研究中的一個熱點,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提出一個新的範疇︰“語用數”,並在專題研究中運用“語用數”這一概念,對以往沒有觸及或者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進行考察,以求做出新的解釋,並作為對“語用數”理論解釋力的一種反證。

在綜合考察句法格式、名詞性成分語用數值和否定詞的基礎上,我們提出12種推理模式,並形成了一個表達全量否定傾向性的連續統。


劉承峰,山東東營人,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現代漢語語法和對外漢語教學。先後在《中國語文》、《語言科學》、《世界漢語教學》、《漢語學習》、《語言文字應用》、《辭書研究》、《修辭學習》及其他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對象與研究意義
1.2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1.3 語料來源
2 “數”研究綜述
2.1 “數”研究簡述
2.1.1 “數詞”類別歸屬——語法事實描寫階段
2.1.2 “數詞”用法的歸納和“數”系統的構建
2.1.3 多語言對比研究——類型學、範疇化角度
2.1.4 “數”的文化意義研究
2.2 以往研究中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
2.2.1 有關“數”的語言事實和數系統構建的成熟
2.2.2 “數、量”作為兩個範疇沒有明確區分
2.2.3 現有“數”理論的缺陷
3 “事件”及單一事件的語言學解讀
3.1 引言
3.2 “事件”相關研究
3.2.1 題元研究中的“事件”
3.2.1.1 戴維森主義(Davidsonian)
3.2.1.2 新戴維森主義(Neodavidsonian)
3.2.1.3 題元角色(thematic role)
3.2.2 Jackendoff概念結構理論中的“事件”
3.2.3 事、事類、事例研究中的“事件”
3.2.4 情狀類型研究中的“事件”
3.2.5 本書的“事件”概念
3.3 兩個個體構建單一事件
3.3.1 名詞“加合”現象
3.3.2 交互動詞
3.4 “事件”角度解釋
3.5 小結
4 “語用數”
4.1 “語用數”定義
4.2 “語用數”考察的起點︰事件
4.2.1 謂詞性成分
4.2.2 名詞性成分
4.2.3 事件結構
4.3 確定“語用數”的參照點︰臨界量
4.3.1 “數”、“量”辯證
4.3.2 參照點類型
4.3.3 “語用數”的參照點︰臨界量
4.4 “語用數”和“語義數”的對比
4.4.1 語義數和語用數等值
4.4.2 語義數和語用數不等值
4.4.2.1 語義分數‧語用復數
4.4.2.2 語義單數‧語用復數
4.4.2.3 語義復數‧語用單數
4.5 小結
5 語用數的種類
5.1 不同層面的語用數分類
5.1.1 不同的“臨界量”區分角度︰必要數和充分數
5.1.2 參與事件、凸顯實體側面的角度
5.1.2.1 空間分割
5.1.2.2 時間分割
5.1.2.2.1 只涉及實體存在時間
5.1.2.2.2 同時涉及實體存在的時間和該實體被關注的時間
5.1.2.3 功能分割
5.1.2.4 特征分割
5.2 語用數的類別判定
5.3 不同語用數之間的關系
5.4 小結
6 現代漢語總括副詞“都”研究
6.1 研究綜述
6.1.1 “都”的歷時、共時對比研究
6.1.2 句法方面對“都”的研究
6.1.3 語義方面對“都”的研究
6.1.3.1 “都”的“總括”義
6.1.3.2 “都”的不同語義
6.1.3.3 “都”的語義指向
6.1.4 本章研究目標
6.2 “都”的限定對象及其語義指向
6.2.1 “都”的限定對象
6.2.2 “都”的“語義指向”方向
6.2.3 “都”語義下位分類
6.2.3.1 “都”的語義︰總括
6.2.3.2 “都”的語義︰列舉
6.3 疑問代詞的不同解讀
6.4 “都”多種語義之間的關系
6.5 小結
7 動詞重疊式“VV”研究
7.1 引言
7.2 研究綜述
7.2.1 動詞重疊式形式對比研究
7.2.2 動詞重疊式語義研究
7.2.3 動詞重疊式範圍的界定
7.2.4 動詞重疊式語法功能的考察
7.2.5 動詞重疊式的性質歸屬、定位
7.2.5.1 動詞重疊式屬于詞法範疇
7.2.5.2 動詞重疊式屬于句法範疇
7.3 動詞重疊式VV的語義屬性
7.3.1 考察範圍
7.3.2 基于動詞情狀類型的語義分析
7.3.3 基于動詞重疊參與者的語義分析
7.3.3.1 VV情狀類型分析——認知角度
7.3.3.2 象似性(Iconicity)——心理動因
7.3.3.3 從“語用數”的角度——語言理據
7.4 動詞重疊式的性質
7.5 其他語義
7.5.1 量上
7.5.2 情狀上
7.5.2.1 動態性
7.5.2.2 嘗試
7.5.3 語境義上
7.6 句法功能解釋
7.6.1 動詞重疊式和數量修飾語的不對稱共現
7.6.1.1 動詞重疊式不能和動量補語共現
7.6.1.2 動詞重疊式對部分帶有數量修飾語 賓語的排斥
7.6.2 動詞重疊式不能和體標記共現
7.7 小結
附錄一
附錄二
8 現代漢語“全量否定”研究
8.1 引言
8.2 從否定的層次角度,確定“最小量”
8.2.1 多值否定
8.2.1.1 一般的向大確定
8.2.1.2 全量否定
8.2.1.3 強調的向大確定
8.2.1.4 不同多值否定類型之間的關系
8.2.2 單值否定
8.3 句法形式
8.4 否定詞的作用
8.5 語用推理機制
8.5.1 不同維度的作用強度
8.5.2 語用推理模式
8.6 小結
9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近些年來,現代漢語語法學界重視語義與句法的相互制約現象,出版了一批以句法語義範疇作為研究對象的學術著作,如時體範疇、數量範疇、方位範疇、能願範疇、否定範疇、比較範疇、被動範疇等,都有專著進行了深入探討。劉承峰的《現代漢語“語用數”範疇研究》反映了句法語義範疇研究方面的一項新成果,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關于現代漢語中的“數”的語義表達學術界已有不少討論。作者在深入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系統觀點。書中認為,“數”範疇是基于人類對世界日趨精細認識的驅動而發展的認知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數概念在不同的語言中具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學術界目前對“數”範疇的討論大致可概括為“詞法數”、“句法數”、“語義數”三個層面。詞法數主要體現在詞語的形態變化上,存在于形態變化較為復雜的語言中。句法數體現在詞語的組合關系中,如現代漢語。語義數是詞法數和句法數的深層基礎,指體詞性成分所表現的事物或概念的數量特征。

書中具有較大創新意義的觀點是提出了“語用數”這個新概念,並選擇了現代漢語中的“都”、VV重疊、“不是……就……”、全量否定四類句法現象,運用“語用數”的概念進行具體的個案分析和理論解釋。這一學術嘗試是大膽的,也是有益的,書中的實例分析和理論探索豐富了現代漢語句法語義範疇研究的內容,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全書在結構上由“語用數”理論構建和四類個案分析組成,做到了語言理論與語言材料的有機結合,有很好的說服力。作者理論思辯能力較強,對事件、語用數、語用等幾個基本術語作了一些獨到的闡說。

關于事件。“語用數”研究中的一個關鍵概念是“事件”。書中梳理了自Jackendoff的理論至事件語義學中“事件”的含義,對“事件”的定義作了新的表述,認為“事件”是一個經過說話者主觀加工的由表征動作的謂詞性成分及其名詞性參與者共同表現的概念結構,對應于句中的名詞性和謂詞性成分共同表達的一個行為狀況。

關于語用數。書中認為,“語用數”指的是在一個句子的局部語境中,經過對句子所表事件的離散,以臨界量為參照點而確定的句中名詞性成分的數值,即句中名詞性成分所指對象參與句子所表事件的具體次數。如果句中名詞性成分的量大于臨界量,為語用復數;如果等于臨界量,為語用單數;如果小于臨界量,則事件不成立,句子不合法。

關于語用的含義。書中的“語用”側重于語言表達者對語言符號所指對象在概念結構上的使用狀況,體詞性單位本身只是一個基礎,關鍵是看說話者如何使用這一體詞性單位,即將它運用于何種事件中,以及在事件構建中的使用次數。“語用數”的值( value)不是由語言符號本身帶來的,而是必須綜合多個符號的信息,並采用句子以外的語用推理規則進行推理才能得到,這也是一種“語用”信息。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