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2007年十大好書之一
榮獲安東尼‧盧卡斯非虛構類圖書獎、美國律師協會“銀法槌獎”
《九人》不僅生動敘述了最高法院的新近歷史,同時也為讀者們提供了近距離觀察大法官群體的視角,它向人們展示了大法官們的個性、司法理念、人際關系,將對那些震動全國的重大判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總之,《九人》內容豐富、引人入勝,是一本富有洞見的佳作。——《紐約時報》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內部運作向來鮮為人知,專欄作家杰弗里‧圖賓通過采訪大法官們與70多位法官助理,客觀敘述了1990年至2007年間,聯邦最高法院內部在墮胎、言論自由、種族平權、同性戀、政教關系等議程上觀點交鋒與立場變化的歷史,以及大法官任命與美國政局變遷之關系。
全書以法官的個性、理念與成長經歷,生動闡釋了大法官們的個人偏好、政治立場與判決意見間的關聯,幾乎涉及最高法院近17年來所有重要判決的內幕。
杰弗里‧圖賓,1986年畢業于哈佛法學院,擔任過紐約市布魯克林區聯邦助理檢察官。現為《紐約客》雜志職業撰稿人,CNN資深法律評論員,是美閏最出色的法律記者之一,著有一系列法律題材暢銷書。
目錄
序者序
序篇
第一部
第1章 聯邦黨人的思想戰
第2章 善惡之爭
第3章 待決問題
第4章 三駕馬車
第5章 博大胸懷
第6章 流亡者歸來?
第7章 福音派反擊戰
第8章 格格不入
第9章 向左走,向右走
第10章 保守主義節節敗退的一年
第二部
第11章 危機邊緣
第12章 緊鑼密鼓
第13章 最終輸家
第三部
第14章 開放年代
第15章 法律文化
第16章 演講之前,說點什麼
第17章 綠皮意見書
第18章 “我們行政分支不會這麼做”
第19章 轉折時代
第四部
第20章 出自上帝的“一”
第21章 羅伯茨法院
第22章 “我了解她的想法”
第23章 山雨欲來
第24章 “我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是……”
第25章 司法最低限度主義?
尾聲
致謝
注釋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
索引
序篇
第一部
第1章 聯邦黨人的思想戰
第2章 善惡之爭
第3章 待決問題
第4章 三駕馬車
第5章 博大胸懷
第6章 流亡者歸來?
第7章 福音派反擊戰
第8章 格格不入
第9章 向左走,向右走
第10章 保守主義節節敗退的一年
第二部
第11章 危機邊緣
第12章 緊鑼密鼓
第13章 最終輸家
第三部
第14章 開放年代
第15章 法律文化
第16章 演講之前,說點什麼
第17章 綠皮意見書
第18章 “我們行政分支不會這麼做”
第19章 轉折時代
第四部
第20章 出自上帝的“一”
第21章 羅伯茨法院
第22章 “我了解她的想法”
第23章 山雨欲來
第24章 “我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是……”
第25章 司法最低限度主義?
尾聲
致謝
注釋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
索引
序
2008年11月4日,美國人民創造了歷史,奧巴馬成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法律界的自由派人士們終于松了一口氣,紛紛感嘆︰“聯邦最高法院得救了!”
1950至1970年代,沒人覺得最高法院會有被保守派把持的危險。那是一個群星璀璨的年代,坐在審判席上的大法官,是厄爾‧沃倫、小威廉‧布倫南、瑟古德‧馬歇爾、威廉‧道格拉斯與哈里‧布萊克門。從布朗訴教育委員會案到紐約時報訴蘇利文案,從米蘭達訴亞利桑那州案到格里斯沃爾德訴康涅狄格州案,自由派大法官們將司法能動主義發揮到極致,在打破種族隔離、倡導言論自由、保障罪犯權益、維護婦女選擇權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即便在厄爾‧沃倫退休,保守派人士沃倫‧伯格出任首席大法官後,由于自由派大法官仍居多數,最高法院一樣作出過像羅伊訴韋德案這樣的偉大判決,甚至短暫中止過全美國的死刑執行。
盡管自由派在司法領域一路凱歌高進,但保守派勢力也並非無所作為。從1970年代開始,自由派的“精英治國論”與“大政府主義”越來越不得人心,許多選民逐漸右傾,右翼思潮暗流洶涌,保守主義運動也隨之蓬勃展開。
19F3O年,羅納德‧里根在總統大選中戰勝吉米‧卡特,發起了“保守主義革命”。在里根率領下,共和黨逐步從傾向大企業利益的貴族黨,慢慢變成覆蓋草根階層的平民黨,保守派勢力也隨之成為共和黨的主導力量。嚴格意義上講,里根的保守主義,是西部個人自由主義者與南部基督教保守主義的聯盟,前者支持“小政府、低稅收”,與主張政府積極干預經濟的自由派在羅斯福“新政”時期就是死敵;後者更側重社會文化層面的改良,要求政府大力推行基督教保守主義意識形態,全面介人公民個人道德、生活領域,禁|L墮胎、同性戀,反對政教分立。不過,從本質上講,里根其實只是一名個人自由主義者,認為“政府不是問題的解決,而是問題本身”,他倡導大幅減稅,著力削減聯邦政府權力,至于社會文化領域的論爭,他卻不太上心。事實上,他在擔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時,甚至簽署過容許墮胎的法案。
在司法領域,里根先是將威廉‧倫奎斯特送上首席大法官位置,又先後提名桑德拉‧戴‧奧康納、安東寧‧斯卡利亞、安東尼‧肯尼迪進入最高法院。老布什繼任總統之位後,提名戴維‧蘇特、克拉倫斯‧托馬斯出任大法官,終于形成由共和黨大法官佔據多數的倫奎斯特法院。在倫奎斯特率領下,上述大法官發起“聯邦主義革命”,在美國訴洛佩茲案等一系列案件中宣布國會立法違憲,有效制約了聯邦政府對州權的干預。不過,無論里根還是老布什,兩人都不太重視墮胎、同性戀等社會文化議題,上述特點也反映在大法官的提名人選上。陸續上任的7名共和黨大法官中,奧康納、肯尼迪、蘇特3人都對墮胎持克制態度,不贊成推翻羅伊訴韋德案。
1992年,克林頓上任後,意識到里根的減稅政策已深入人心,民主黨自新政以來形成的“大政府理念”也不再吃香,便迅速調整政策、放松管制、限制福利增長,使民主黨逐步變成重視貿易自由、與企業界親近的中間黨。再加上克林頓管理經濟確有一套,一些原本主張“小政府、低稅收”的個人自由主義者轉而支持民主黨一方。如此一來,共和黨要想奪回政權,就只能向南方基督教保守派勢力求助了。與傳統保守主義者相比,這股勢力更狂熱、更激進、更右傾,但也最忠誠可靠,而且,由于一直處于被冷落的地位,一旦機會來臨,他們的反撲將勢不可擋。
2000年,小布什幾經周折,終于坐上總統大位。盡管他支持減稅,但在其執政期間,聯邦政府權力急遽擴張,完全背離了傳統共和黨的“小政府理念”。另一方面,小布什本人受宗教影響甚深,十分看重基督教福音派勢力,有時甚至以“救世主”自居,這一點在“9‧11”事件之後,體現得更為明顯。他時刻擺出一副替天行道的架勢,試圖用基督教信仰治國理政,甚至指導反恐戰爭,幾乎架空了政教分立的立國原則。2004年大選中,布什干脆不再把爭取中間派選民作為重心,而是直接發動文化戰爭,在宗教、墮胎、同性戀、槍支等議題上全面兜售自己的極端保守主義理念,全力爭取南部基督教保守派選民的支持,終于戰勝民主黨候選人約翰‧克里,成功獲得連任。此時的美國,已開始向一個“右翼帝國”演變。
……
1950至1970年代,沒人覺得最高法院會有被保守派把持的危險。那是一個群星璀璨的年代,坐在審判席上的大法官,是厄爾‧沃倫、小威廉‧布倫南、瑟古德‧馬歇爾、威廉‧道格拉斯與哈里‧布萊克門。從布朗訴教育委員會案到紐約時報訴蘇利文案,從米蘭達訴亞利桑那州案到格里斯沃爾德訴康涅狄格州案,自由派大法官們將司法能動主義發揮到極致,在打破種族隔離、倡導言論自由、保障罪犯權益、維護婦女選擇權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即便在厄爾‧沃倫退休,保守派人士沃倫‧伯格出任首席大法官後,由于自由派大法官仍居多數,最高法院一樣作出過像羅伊訴韋德案這樣的偉大判決,甚至短暫中止過全美國的死刑執行。
盡管自由派在司法領域一路凱歌高進,但保守派勢力也並非無所作為。從1970年代開始,自由派的“精英治國論”與“大政府主義”越來越不得人心,許多選民逐漸右傾,右翼思潮暗流洶涌,保守主義運動也隨之蓬勃展開。
19F3O年,羅納德‧里根在總統大選中戰勝吉米‧卡特,發起了“保守主義革命”。在里根率領下,共和黨逐步從傾向大企業利益的貴族黨,慢慢變成覆蓋草根階層的平民黨,保守派勢力也隨之成為共和黨的主導力量。嚴格意義上講,里根的保守主義,是西部個人自由主義者與南部基督教保守主義的聯盟,前者支持“小政府、低稅收”,與主張政府積極干預經濟的自由派在羅斯福“新政”時期就是死敵;後者更側重社會文化層面的改良,要求政府大力推行基督教保守主義意識形態,全面介人公民個人道德、生活領域,禁|L墮胎、同性戀,反對政教分立。不過,從本質上講,里根其實只是一名個人自由主義者,認為“政府不是問題的解決,而是問題本身”,他倡導大幅減稅,著力削減聯邦政府權力,至于社會文化領域的論爭,他卻不太上心。事實上,他在擔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時,甚至簽署過容許墮胎的法案。
在司法領域,里根先是將威廉‧倫奎斯特送上首席大法官位置,又先後提名桑德拉‧戴‧奧康納、安東寧‧斯卡利亞、安東尼‧肯尼迪進入最高法院。老布什繼任總統之位後,提名戴維‧蘇特、克拉倫斯‧托馬斯出任大法官,終于形成由共和黨大法官佔據多數的倫奎斯特法院。在倫奎斯特率領下,上述大法官發起“聯邦主義革命”,在美國訴洛佩茲案等一系列案件中宣布國會立法違憲,有效制約了聯邦政府對州權的干預。不過,無論里根還是老布什,兩人都不太重視墮胎、同性戀等社會文化議題,上述特點也反映在大法官的提名人選上。陸續上任的7名共和黨大法官中,奧康納、肯尼迪、蘇特3人都對墮胎持克制態度,不贊成推翻羅伊訴韋德案。
1992年,克林頓上任後,意識到里根的減稅政策已深入人心,民主黨自新政以來形成的“大政府理念”也不再吃香,便迅速調整政策、放松管制、限制福利增長,使民主黨逐步變成重視貿易自由、與企業界親近的中間黨。再加上克林頓管理經濟確有一套,一些原本主張“小政府、低稅收”的個人自由主義者轉而支持民主黨一方。如此一來,共和黨要想奪回政權,就只能向南方基督教保守派勢力求助了。與傳統保守主義者相比,這股勢力更狂熱、更激進、更右傾,但也最忠誠可靠,而且,由于一直處于被冷落的地位,一旦機會來臨,他們的反撲將勢不可擋。
2000年,小布什幾經周折,終于坐上總統大位。盡管他支持減稅,但在其執政期間,聯邦政府權力急遽擴張,完全背離了傳統共和黨的“小政府理念”。另一方面,小布什本人受宗教影響甚深,十分看重基督教福音派勢力,有時甚至以“救世主”自居,這一點在“9‧11”事件之後,體現得更為明顯。他時刻擺出一副替天行道的架勢,試圖用基督教信仰治國理政,甚至指導反恐戰爭,幾乎架空了政教分立的立國原則。2004年大選中,布什干脆不再把爭取中間派選民作為重心,而是直接發動文化戰爭,在宗教、墮胎、同性戀、槍支等議題上全面兜售自己的極端保守主義理念,全力爭取南部基督教保守派選民的支持,終于戰勝民主黨候選人約翰‧克里,成功獲得連任。此時的美國,已開始向一個“右翼帝國”演變。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