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與國家之間的發展政策︰公民社會組織的可能性與界限

市場與國家之間的發展政策︰公民社會組織的可能性與界限
定價:299
NT $ 260
 

內容簡介

作者在“發展政策”語境下界定了“公民社會”、“公民社會參與者”兩個核心概念,詳細分析了“發展”和“創新”兩個主導概念,特別是對公民社會參與者的功能和作用進行了頗有見地的闡述。第1章~第5章是基本理論,第6章~第9章是個案分析,第10章是本書的總結。本書關于非洲、拉丁美洲、特別是南亞國家的個案研究非常詳細,資料豐富。其中很多內容是國內的研究者所沒有涉獵過的。


康保銳(Berthold Kuhn),1965年生于德國海德堡,1997年獲萊比錫大學哲學博士。2004年獲得柏林自由大學教授資格。2005年至2007年在清華大學做訪問教授。他目前的研究領域是公民社會比較研究、非政府組織研究等。
 

目錄

第1章 導論︰公民社會參與者具有怎樣的理論能力.
1.1 理論要求
1.2 研究狀況
1.3 關于個案研究的方法和選擇
第2章 主導概念︰“創新”與“發展”
2.1 引論
2.2 關于“創新”概念
2.3 發展、發展政策和發展合作
2.4 理論定位︰以創新為導向的和以成員為中心的發展政策觀點
第3章 發展政策參與者和參與者類型
3.1 引言
3.2 發展政策的參與者性質和工具性質
3.3 國家領域、私人經濟領域、公民社會領域︰本質特征和組織原則
3.4 參與者的合法性基礎和責任義務
第4章 公民社會︰概念、理論觀點、參與者類型和爭論
4.1 概念
4.2 理論觀點
4.3 參與者類型
第5章 發展政策實踐中的公民社會參與者
5.1 公民社會參與者的振興
5.2 發展政策中公民社會組織的利益代表空間和活動範圍
5.3 公民社會參與者的創新績效
5.4 公民社會參與者和發展政策的合作伙伴
第6章 個案研究I︰孟加拉國及剛果共和國的公民社會行為主體
6.1 引論
6.2 國別案例研究︰孟加拉國
6.3 國別案例研究︰剛果共和國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個案研究Ⅱ︰職務扶助領域和社會標準領域的公民社會行為主體
7.1 引論
7.2 加納的職務扶助
7.3 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紡織業社會標準的改善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個案研究Ⅲ︰公民社會行為主體“透明國際”及撒古盧水利和發展基金會
8.1 引論
8.2 “透明國際”
8.3 撒古盧水利和發展基金會
8.4 本章小結
第9章 個案研究IV︰公民社會成員大規模參與的管理模型
9.1 引論︰對發展計劃實行政治一實踐的管理
9.2 配套撥款模型︰FOURMI項目的案例,喀麥隆
9.3 南亞地毯工業中針對童工的標記動議︰“地毯標志”
9.4 社會加盟模型︰免費保健醫療專案計劃,菲律賓
9.5 核心伙伴方案和可交易的有價票證模型,加納
9.6 本章小結
第10章 結論
10.1 就發展政策而言,公民社會概念的可操作性
10.2 公民社會參與者的創新潛能
10.3 公民社會參與者的比較優勢
10.4 公民社會參與者的功能邏輯
10.5 公民社會參與者的行為邏輯和兩難導向
術語表
附錄︰縮略語
參考文獻
相關網頁
 

三年前,當我通過德國CIM項目榮幸地邀請到康保銳教授前來清華大學擔任高級訪問學者的時候,就希望能用中文讀到他的大作。在那之前,我們邀請他的一個重要理由是他具有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在非洲、南亞地區的十多個國家從事非政府組織(NGO)調研的深厚的實踐功力,以及對發展中國家NGO研究的獨到見解和突出貢獻。而這方面正是我們清華大學NGO研究團隊所缺少的,也是國內NGO研究中比較薄弱的地方。如今繹過不懈的努力,這本書的中文版付梓在即,我很感謝作者、譯者和出版社對此作出的貢獻,相信本書對于國內關心和研究NGO問題的讀者來說是有價值的,能在一定意義上填補空白。

康保銳教授是清華大學NGO研究中心(所)自1998年10月成立以來邀請的第一位國外高訪學者。兩年來,他先後為我們的博士生、碩士生開設了“公民社會與治理”和“公民社會法治前沿”兩門課程,參與了研究所的許多科研項目、學術活動和學生指導等工作,並先後主持開展和順利完成了兩個國際合作項目。他的到來,不僅增強了我們研究團隊在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力量、加強了國際交流與合作,而且他偏重實踐、強調實證的治學風格與我們注重調研、行勝于言的清華學風融于一體,他已然成為清華大學NGO研究團隊的一員。兩年來,在他的中文表達能力日漸提高的同時,我發現他對中國NGO的認識和研究也在逐步深人。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社會轉型涌現出大量的NGO,它們活躍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對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政治文明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中國的NGO一出現就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關注。從20世紀90年代初始就有學者著手對中國NGO進行調研,相關成果也陸續發表。近十年來,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從多重視角、運用多種方法關注和研究中國的NGO,發表了許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清華大學自1998年成立NGO研究中心(所)以來,致力于對中國NGO的實證研究,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多次大規模的調研活動,獲得了許多第一手的資料,並陸續發表了一些有影響的調研報告。一直以來,我們的研究比較缺乏對照外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驗進行的比較研究,不但缺乏數據,更重要的是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康保銳教授的加盟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種難得的機會。他的熱情、經驗、功力、治學方法以及他的視角和觀點,都為我們展示了一種新的境界。兩年來,我們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只靠我們自己難以學到的東西,我們的團隊因他而進步。因此我們為能邀請到他而感到慶幸和自豪。

2007年11月,康保銳教授的任期屆滿,他離開清華大學回德國任教。相信他會一如既往地關注中國NGO,並進一步開展他的研究。我很感謝他在清華大學兩年期間所作的許多工作,感謝他與我們分享他的觀點和成果,包括這本書。我更希望能夠在不久的將來,讀到他從一個德國學者視角展開的關于中國NGO研究的大作。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