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作家中很少有人生前像克萊斯特那樣,懷着一顆焦躁的心棲棲惶惶,馬不停蹄,行進在尋找真理、尋找歸宿的道路上,最后竟然飲彈以終;很少有人像他那樣在短短的十年間寫出足以警示世人,傳諸后世的八個劇本、八篇小說、為數眾多的軼事和美學理論著作;也很少有人像他那樣在世時受到百般誤解,死后一百多年才重被發現,聲譽日隆,可在第三帝國時代又被「加冕」為「民族社會主義(納粹)的經典作家」。時至今13,對其定位還是分歧嚴重:浪漫派作家乎?現實主義作家乎?還是超現實主義作家?各個說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有人將其定位於具有現代性的經典作家似乎有更多的道理。
海因里希·馮·克萊斯特(Heinrich yon
Kleist,1777-1811)出生於奧德河畔的法蘭克福,來自古老的波莫爾的貴族之家,先人是斯拉夫人,到他這一代,其家族出了十六位將軍,兩名陸軍元帥,可說是為數不多的普魯士軍人世家之一。這個家庭還出現了兩名不無名聲的文人。他父親約阿希姆·弗里德利希·馮·克萊斯特曾就讀於奧德河畔的法蘭克福大學,二十二歲時中斷學業,加入了普魯士軍隊,是七年戰爭(1756—1763)自始至終的參加者,1788年去世時軍銜為少校。父親有兩次婚姻,海因里希是第二次婚姻的孩子,母親出身下勞齊茨的貴族家庭。
年輕的神學家克里斯蒂安·恩斯特·馬爾蒂尼是克萊斯特的第一任家庭教師,他認定學生是個「才華橫溢、朝氣蓬勃的少年,遇事容易激動」。十一歲時父親病故,克萊斯特便來到柏林,接受胡格諾式,亦即新教的教育,住在薩摩爾·卡特爾牧師家中。卡特爾是法國移民,喜愛文學,在自己創作的同時還把拉丁文和法文的文學作品譯成德文,后來他又為報紙撰寫劇評,如此環境的熏陶對他最終走向文學創作的道路不無影響。
1792年,克萊斯特尚未年滿十五歲,便秉承家族傳統從軍,進入精銳部隊波茨坦近衛軍團。次年母親去世,他請假回到奧德河畔法蘭克福家鄉參加葬禮,稍事停留,便前往其部隊的新駐地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此時普奧聯軍武裝干涉革命的法蘭西,戰陣中的克萊斯特所顯示出的是對和平的向往,在給其同父異母姐姐烏爾利克的信中寫道:「但願上蒼降下和平,我們現在進行無恥的殺戮,讓時間以人性關懷的行動加以彌補吧!」1795年隨着《巴塞爾和約》的簽訂,他的近衛軍團也回防至波茨坦。
作為未來的軍官,克萊斯特整日勤務兵相隨,戎裝筆挺,滿口法語,繁文縟節多不勝數;他對這種刻板的生活厭煩透了,決心擺脫它。他曾向他的啟蒙老師馬爾蒂尼披露心跡:「軍人生活不適合我的氣質」,「軍官是訓練師,士兵是奴隸」,他覺得整個軍團活脫脫一座「暴政的大型紀念碑」;「軍官的責任無法和人的責任統一起來」。1799年他終於獲准離開軍營,一身輕松自不消說。然而普魯士國王舴特烈·威廉三世對其貴族臣下退出軍隊一直耿耿於懷,無法寬容。1800年秋,克菜斯特在波茨坦與威廉三世不期而遇,后者所表現出來的傲慢冷酷使得前者得出這樣的結論:「他不需要我,我更不需要他;對我來說找到另外一個國王並非難事;對他來說找到另外的臣仆也是輕麗易舉。」此后連續五年,無論是在其私人通信中還是在公文書寫中都不使用其貴族頭銜,表現出他對普魯士王朝的決絕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