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個創意很好,美國管理學巨匠和日本企業界大亨開始了對話。由此誕生的這本書更好……對于所有的未來企業家,理想的高度就是理論反思和身體力行的完美結合。——《管理者》

德魯克的深邃思想、國際主義視野及其現實主義態度實現了完美的結合,這使得他對現在的分析和對未來的預測都那麼引人入勝。——《經濟學人》

本書包括《充滿挑戰的時代》和《重塑的時代》兩個部分,是管理學巨匠彼得‧德魯克和企業界大亨中內功先生深度對話的成果。他們的對話探討了經濟世界的變化與挑戰,特別是︰這些變化對中國與日本來說意味著什麼?這些變化對社會、公司和經理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本書內容第一部分主要關注經濟、社會和商業方面的發展;第二部分著重于社會轉型期當中我們所面臨的具體挑戰︰作為個人。我們怎樣去改變自己、更新自己?作為商業機構、作為政府。又該如何?但在這兩部分,德魯克和中內功先生都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理論告訴我們該做什麼,實踐告訴我們怎麼去做。通過這個對話,中內功先生和德魯克都努力做到既提供知識又提供行動指導。

彼得‧F‧德魯克,社會思想家,集作家、顧問、教授于一身。1909年11月19日生于奧地利維也納,1937年移居美國。一生著有41部巨作。1939年出版《經濟人的末日》,受到丘吉爾高度贊賞。1954年的《管理的實踐》則奠定其大師級的不朽地位。之後的一系列著作構建了現代管理學的根基,因而他被尊稱為“管理學教父”。但其本人則堅持以“社會生態學家”自居,通過管理的哲學思想貫徹落實“自由而有功能的社會” 願景。 2002年獲美國總統布什頒發的“總統自由勛章”,這是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2005年11月11日辭世。享年95歲。
 

目錄

序言
導讀 德魯克給中國把脈
一、中國與“知識社會”的挑戰
二、德魯克談自我再造
三、企業、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再造
第一部分 充滿挑戰的時代
第一章 中國帶來的挑戰
中國巨大市場的未來會怎樣
中國這個市場比其他市場更有風險,但機會太大了,不容忽視
只有無形基礎設施的發展能給中國帶來繁榮,我們對這種發展責無旁貸
只有分銷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才能營造中國最需要的人力資源
第二章 無國界世界帶來的挑戰
您怎麼看待日本產業“中空化”和日本在無國界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全球性經濟集團理想化的管理模式是什麼
沒必要對日本經濟悲觀。對“中空化”的擔心並無依據
發展中國家不需要政府和政府之間的資助,但需要跟發達國家中的私營企業進行合作
管理要學會在全球、區域和本地三個維度上保持平衡
知識在改善產業結構方面擔當了重要角色
第三章 “知識社會”帶來的挑戰
現在的教育體系不能為“知識社會”締造人才
日本教育體系自身沒有詬病。在創造力和創意方面日本有自己獨特的形式
在知識社會,不斷學習是很重要的。智慧一直是受教育的真正含義
現在我對能創新的年輕人抱有希望
信息技術將給社會、經濟和私營企業帶來什麼變化
便利店代表了未來以信息為基礎的一種組織模式
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把每個員工都變成執行官
第四章 企業家精神和創新所面臨的挑戰
企業家在社會中的角色是帶來創新
我非常確信日本將會發生第三次“經濟奇跡”
“客戶開發”將成為永遠的挑戰
第五章 第一部分的附錄
關于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的通信
第二部分 重塑的時代
第六章 重塑個人——掌握知識新工具
日本急迫需要重振民眾,讓他們更加有效
有知識的人必須對自己的發展和定位負責
執行官能夠影響人們的生活
第七章 重塑公司——超越持續成功的障礙
怎樣設計能重振公司的組織結構
沒有一個有效的企業使命說明,就沒有好的績效
企業存在的理由就是立即把學到的東西變成行動,然後奉獻給社會
第八章 重塑社會——以非營利組織重建社區
把各種組織轉變成造福社會的機構,可以防止社會倒退
社會各界有必要重建社區
通過在社會領域進行志願者工作,可以重獲公民身份
我們每個人都要基于自我奉獻、自律和自我負責的原則努力去影響和改變我們的社會
第九章 重塑政府——建立小而強的政府
您怎樣看待自由經濟下的政府規章制度和政府角色?您對重塑政府有何高見
自由經濟的巨大優點是它能把威脅和錯誤最小化
我們要避免制定和使用無法實施、喪失用途和懲罰經濟活動的規章制度
驅動力來自政府,政策必須是跨國的過去的政治理論土崩瓦解。政府必須進行重新思考以轉變成“高效政府”
政府必須采取措施制定針對私營企業的經濟政策
 

我寫這個序言的時間是1995年3月11日,距離戈爾巴喬夫當選為蘇聯共產黨中央總書記整整10年。在這10年里,政治世界歷經滄桑巨變。經濟世界的變化雖然不那麼惹眼,其發展變化也一樣的重要、深刻和難以抗拒。然而,遺憾的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這10年中經濟方面的變化。

首先,尤其重要的是,在多數國家里,政府成為眾矢之的,因為政府對突發的、無法預測的經濟和社會變革來說,更多的是威脅,而這些變革都是“凱恩斯福利國家”40年來失敗運營的產物。在1985年前,“凱恩斯福利國家”的理論和政策主宰了西方世界。政府構成的這些威脅,尤其是導致的突發性恐慌和經濟崩潰,能把多年以來在經濟發展和繁榮方面付出的辛勞和獲得的穩定毀于一旦,就像一個月前發生在墨西哥的情景那樣。更要命的是,這樣的惡果並不僅僅發生在墨西哥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瑞典和意大利,兩個純粹的歐洲發達國家,罹于政府過度的財政借貸和支出,也變得一樣的不穩定,甚至希臘表面上的穩定也值得懷疑。美國在盡最大努力減少政府赤字。而日本——_與所有其他主要的發達國家不同——沒有陷入無節制的政府支出擴張和低儲蓄,但是其政府和政策也處于危機當中。40年的穩定宣告結束。 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財政和貨幣政策像日本那樣遭受巨大的衰退——例如,圓高(主張日元升值和高企的貨幣政策)就是日本人所采取的不得以而為之的策略,這樣的政策運用在中國經濟和中國貨幣政策方面,就可能在面臨通貨膨脹時導致中國經濟崩潰。

其次,世界經濟的結構和發展機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過去1O年里,世界上的經濟增長沒有出現在日本、荑國或者西歐,而是出現在亞洲大陸——在這里中國最為明顯——和一些拉丁美洲國家,速些國家經過了多年劇烈的通貨膨脹和地方保護主義之後,又回到財政廉潔和自由市場的軌道上來。現在,它們的增長極其迅速(雖然也非常危險)。在世界經濟中,再也沒有一枝獨秀的情形,而是群雄逐鹿。同時,也再沒有經濟上的超級大國了。日本領跑亞洲大陸經濟,但是,在真正能促成經濟增長的高科技產業,例如生物化學、基因遺傳、信息技術、軟伴和新金融等方面,日本還差得很遠。美國很好地給自己的制造業進行了布局,但是在競爭力方面,大部分的美國制造業跟其他國家相差無幾,甚至別國的汽車制造業超過了美國。荑國在新的增長型產業方面有無人匹敵的優勢,尤其是高科技產業,但是其跛府財政和儲蓄率方面卻表現欠佳。

西歐沒有利用好經濟聯盟的諸多絕佳機會,在所有高科技頌域的制造效率和管理方面都大大落伍了。

第三,組織結構和業務戰略在不斷變動。信息是影響兩者的關鍵因素,使得傳統的業務組織形式落伍了。傳統概念的“用人單位”,也就是人們為之工作的公司,其內涵也不是�成不變的。越未越多的人做臨時工,外包現象田益常見。在外包時,人們與一家公司合作,例如進行資料處理,但卻並不是為這個公司工作,也不是這個公司的雇員。在西方國家——雖然在日本這個現象還不明顯,越來越多的最高級和責任最重大的雇員,例如高級研究員,極少來公司坐班工作,而是在家辦公或在家附迓租閬辦公室處理享務。

第四,勞動力也在迅速發展變化。在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工廠里,藍領產業工人以前是勞動力的核心力量。今天,藍領產業工人的人數日益減少,同時,他們的作用減小得更甚。就是在以前藍頜們工作的工廠里,現在的工人也跟以往不一樣了。他們成了擁有相當多理論知識的“技工”,而不再是以前那樣雙手出苦力或照看機器的工人。在每一個發達國家,其勞動力的核心部分是口益增長的知識工人,他們賺錢不是靠力氣,而是靠在大學里學剄的知識。跟以前的工人相比,這些人對未來有著完全不同的憧憬,他們期待有好工作,期待有好的管理方式,期待有升遷機會和更高的薪水。以前能使得藍領工人提高生產力的方式,現在對他們來說不適用了。他們對生產力形成了不同的,但也是不小的挑戰。

第五,在這一切變化的背後是向知識的轉變,也就是知識成為生產力資源的核心。

前10年發生的重要事情是,自由市場和自由企業並沒有獲得很大成功。這更清楚地表明,自由市場和自由企業現在所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