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貨幣存量為主線,研究了美國1867—1960年近一個世紀的貨幣發展歷程,及其對美國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的影響。作者通過對貨幣供應變化和通脹水平的因果關系的細致描繪,證明了貨幣政策對于一國經濟運行的深遠影響,尤其是貨幣在穩定經濟周期中的重要地位。全書將繁雜詳盡的歷史統計材料與具有敏銳洞察力的經濟分析完美地融于一體。書中許多視角獨特的分析以及具有開創性的研究結論,例如作者關于1929—1933年大蕭條的分析和解釋,轉變了人們的觀念,深化了全球金融界對金融市場的理解。

本書被公認為是弗里德曼的影響最為深遠和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是20世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不僅是經濟學者不可或缺的研究參考文獻,而且對于各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特別是理解全球金融動蕩及其政策走向也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作者: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貨幣主義理論創立者, 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Anna Jacobson Schwartz,1915—),美國經濟史學家,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高級研究員。 譯者:巴曙松 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還擔任中國證監會基金評議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銀監會考試委員會專家、招商銀行博士後流動站指導專家。先後擔任中國銀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長、中銀香港助理總經理、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展戰略委員會主任等職務。在中國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擔任兼職教授並指導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先後獲“中國基金業10年特別貢獻獎”(2008年3月)、“地方金融貢獻獎”(2008年8月),被評為《南方人物周刊》魅力五十人——睿智之魅。2007年4月起,擔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
 

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2章 綠鈔時期
2.1 1867年貨幣存量的構成
2.2 貨幣、收入、價格和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化
2.3 恢復鑄幣的政治斗爭
2.4 影響貨幣存量變化的因素
2.5 與綠鈔時期相聯系的幾個特殊問題
2.6 總結
第3章 銀元政治和價格長期下降(1879—1897)
3.1 貨幣、收入、價格和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動
3.2 銀元政治
3.3 導致貨幣存量改變的因素
第4章 黃金通脹和銀行改革(1897—1914)
4.1 經濟復蘇時期(1897—1902)
4.2 相對穩定增長時期(1903—1907)
4.3 1907年的銀行業危機
4.4 支付限制解除後的銀行改革
4.5 後危機時代(1908—1914)
4.6 貨幣存量數學意義上的變動
4.7 回顧比較
第5章 聯邦儲備體系的初期(1914—1921)
5.1 貨幣和銀行結構的改變
5.2 戰時和戰後的通貨膨脹
5.3 1920—1921年的衰退
第6章 聯邦儲備體系的發展期(1921—1929)
6.1 貨幣、收入、價格及貨幣流通速度的發展歷程
6.2 商業銀行運營的變化
6.3 貨幣政策的發展
6.4 影響貨幣存量的因素
6.5 總結
第7章 大蕭條時期(1929—1933)
7.1 貨幣、收入、價格、速度和利率的發展歷程
7.2 引起貨幣存量變動的因素
7.3 銀行倒閉
7.4 大蕭條的國際特征
7.5 貨幣政策的發展
7.6 其他可選政策
7.7 為何貨幣政策如此無能
第8章 新政時期銀行結構和貨幣本位的變化
8.1 銀行結構的變化
8.2 貨幣本位制度的變化
第9章 周期性變動(1933—1941)
9.1 貨幣、收入、價格和流通速度的變化
9.2 引起貨幣存量變化的因素
9.3 基礎貨幣的變動
9.4 聯邦儲備政策
9.5 存款—準備金比率的變動
9.6 1937年緊縮及隨後復蘇過程中貨幣性因素的角色
第10章 二戰時期的通貨膨脹
10.1 美國中立時期(1939年9月—1941年11月)
10.2 二戰赤字時代(1941年12月—1946年1月)
10.3 戰爭結束到價格高峰(1945年8月—1948年8月)
10.4 收支余額
第11章 貨幣政策的復蘇(1948—1960)
11.1 貨幣、收入、價格和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動
11.2 導致貨幣存量變化的因素
11.3 貨幣政策的發展
11.4 為什麼貨幣存量保持穩定增長
第12章 戰後貨幣流通速度上升
12.1 替代資產收益率的變化
12.2 貨幣替代物的發展
12.3 以上考慮因素的綜合效果
12.4 穩定性預期
第13章 總論
13.1 貨幣存量與其他經濟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
13.2 貨幣關系的穩定性
13.3 貨幣方面變動的獨立性
13.4 表象的欺騙性
附錄A 基本表格
附錄B 名義貨幣存量的主要決定因素
理事評論
主題詞索引
 

本書的由來,起源于十多年前我們中的一員與已故的沃爾特‧斯圖爾特的一次談話。談話的內容是如何對商業周期中的貨幣因素進行統計研究(這是當時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所作的關于經濟周期研究項目的一部分)。斯圖爾特強調最好將美國內戰之後的貨幣發展情況加以“分析性描述”(analytical narrative),以作為統計研究的背景,同時也指出有關“描述”的資料在當時並不容易獲得,但是這種“分析性描述”會在數據之外為分析增加更為需要的視角。

他的建議使我們在原計劃的專題報告中,增加了一章來描述貨幣存量的歷史背景。這一章是在我們已經完成其余章節的第一稿之後才開始著手撰寫的,但是它的確顯示出了自己的生命力。由開始的一章變為兩章,然後成為獨立的一部分,現在已獨立成書。雖然本書與統計分析各自單獨成書,但是本書並不是完全獨立的。本書所使用的一些統計數據在即將出版的姊妹篇《美國貨幣存量的趨勢和周期,1867—1960》中有全面的解釋(後者成稿在前,但是付印在後)。當我們修訂《美國貨幣存量的趨勢和周期,1867—1960》一書時,斯圖爾特具有先見性的建議一次又一次為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遵囑所增加的對貨幣史的描述對我們所做的統計分析工作產生了重大影響。

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對貨幣因素的周期性的興趣,起源于它對商業周期的研究。與當前研究直接相關的最早研究成果是1947年出版的關于貨幣和庫存現金的技術論文第4號(1947)。該書所作的估算,雖然目前已經被取代,但是它是貨幣序列研究的第一步,這些內容構成了本書以及Phillip Cagan即將出版的《美國貨幣存量變化的決定因素和影響,1875—1955》一書中有關統計的主體部分。一些早期的成果發表在兩篇關于貨幣需求的不定期出版物上,以及一篇關于插值計算方法可能存在的問題的技術性論文中。

盡管本書的篇幅已變得很長,我們還是痛苦地意識到它的覆蓋面有限。在市場經濟中,貨幣已經觸及經濟生活的每一方面,因此它不可能不對政治產生影響。在記錄美國貨幣在過去一個世紀中所扮演的全部角色時,本應對經濟和政治歷史也進行全面的描述。當然,我們沒有那麼雄心勃勃。相反,我們緊緊固守著最初的目標,即︰為有關美國經濟中貨幣的長期性和周期性表現所做的統計研究提供開場白和背景介紹,至于與此目的無關的材料,則被排除在外。

在本書創作的若干年中,我們獲得了大量的幫助。幾年前,我們就將本書的一份較早版本的手稿發送給了一些學者,他們對書稿的評論和建議使我們受益良多。我們特別要向Clark Warburton致以深深謝意。他對本書數稿所作的評論,都詳盡而寶貴,對最終定稿產生了重要影響。我們不止一次地發現,當我們覺得似乎是得出一些原創和新奇的結論時,其實他早已經想到了。在此,我們還非常感謝其他許多人的寶貴意見,包括︰Moses Abramovitz,Gary S.Becker,Arthur F.Bums,Phitlip Cagan,Lester V.Cbandler,C.A.E.Goodhart,Gottfried Haberler,Earl J.Hamilton,Bray Hammond,AlbeRt J.Hettinger,Jr.,James K.Kindahl,Darid Meiselman,Lloyd Mints,Geoffrey H.Moore,George R.Morrison,1ay Morrison,Edward S.Shaw,Matthew Simon和George J.Stigler。

美國聯邦儲備體系自建立之日起,就一直在美國的貨幣史中發揮著核心作用,因此我們必須非常細致地研究它的運轉。因為很多原始資料並不公開,我們不得不經常依賴二手資料。為此,本書的倒數第二稿曾被送到聯邦儲備管理委員會以及很多前任和現任美聯儲官員處征求意見。在此,我們要衷心地感謝三位為本書稿提供寶貴意見的人,他們是︰現費城聯邦儲備銀行經濟顧問Clay Anderson;1930—1938年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副總裁和副主席的倫道夫‧伯吉斯;1940—1954年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主席的Allan Sproul。正是他們的意見使本書的最終版有所變化。另外,Sproul先生使我們注意到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所藏George Leslie Harrison關于聯邦儲備體系的若干報告,我們在終稿中大量使用了這些報告。Harrison的報告與Charles S.Hamlin(1914—1936年間任聯邦儲備委員會成員)的日記,是我們在研究聯邦儲備體系歷史中一些關鍵時期時所主要依靠的信息來源。

很多學者非常慷慨地為本書提供了一些尚未出版的資料,比如︰Phyllis Deane提供了英國價格指數;Raymond W.Goldsmith提供了1900—1919年間美國淨國際資本流動數據(1919年以後的數據就可以從商務部獲得了);Simon Kuznets提供了年度國民生產淨值數據。

在此,我們特別感謝擁有Charles S.Hamlin日記全部版權的國會圖書館手稿部主任David C.Mearns,允許我們引用該日記。我們還要感謝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特別藏品部主任Roland Baughman,他授權我們可引用前面提到的Harrison報告中的著述。當然還有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他們爽快地授權我們引用。Harrison報告中的其他部分。我們還要向E.A.Goldenweiser夫人表示感謝,她允許我們引用國會圖書館手稿部所存的Goldenweiser報告中她已故丈夫尚未發表的著述。

本書需要極其大量的統計計算。其中大量的工作,主要由國民經濟研究局的MarkIJ_Wehle完成,他也為本書的手稿提供了寶貴意見。另外,我們在研究的不同階段還接受過其他很多人的幫助,他們是Edith Hanover,Juanita Johnson,Phyllis A.wallace;此外,還包括Nadeschda Bohsack,John Helbok,Martha S.Jones,David Laidler,Esther D.Reichner,Sophie Sakowitz,Hanna Stern,Judie Tomkins和Tom Teng-pin Yu。Harry Eisenpress和Millard Hastay為解決計算難題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幫助。另外,感謝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在本書的起草期間米爾頓‧弗里德曼曾一度在此任研究員)、貨幣與銀行研討會和芝加哥大學經濟研究中心提供了統計方面的幫助。我們感謝上述機構,感謝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已故的Mary Girschik和她的助手們,感謝芝加哥大學的Lilly Monheit和她的助手們。最後還要提到的是,Janet Friedman犧牲了很多個夏天愉快地為她的父親操作計算機。

除了計算方面的幫助之外,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為本書的寫作提供了很多便利。在一些研討會上與其他研究員的討論,以及一些非正式的討論都非常有價值。在芝加哥貨幣與銀行研討會上本書草稿也被討論過,會上所提出的建議在最終書稿中都有跡可循。

感謝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貝克圖書館、達特茅斯學院塔克分校圖書館以及紐約公共圖書館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便利。這些地方的圖書管理員一直很合作,提供了大量幫助。

還有Inring Forman在繪圖方面表現突出。Margaret T.Edgar提供了編輯上的建議,我們和讀者都要感謝她。

最後,我們要感謝國民經濟研究局和研究部先後兩位主任Arthur F.Burns和Solonon Fabricant,正是在兩位主任的管理下,本研究才得以完成。本著專心致志、追求真理的原則,他們一直鼓勵和幫助我們沿著既定的方向前進,即使這意味著最終成果的再三延期,意味著最終成果實際上大大有別于我們剛開始的計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