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教你學理財

經濟危機教你學理財
定價:192
NT $ 167
  • 作者:@劉豐 @編/著
  • 出版社:山東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0738362
  • ISBN13:9787560738369
  • 裝訂:平裝 / 27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看透經濟危機,加強理財安全,鑒往而知今,超前眼光潮流,察時以謀勢,危機中抓機遇。

本書全面講解了150多年來所發生的11次經濟危機,綜合論術了這些危機出現的原因和過程,所造成的影響、各國的對策,被其改變的各國政治經濟格局以及對危機的反思等。可謂是一部視角獨特、語言通俗的世界經濟發展史,旨在讓讀者朋友全面了解和深入認識經濟危機,以在投資理財和日常工作中作出正確的對策。
 

目錄

◎1857~1858年——魔王的全球首演
最有前途的發明——鐵路
新一輪繁榮的深度發展
自由貿易思潮的興起
囂張的世界經濟
誰招來了“世界魔王”
瘟疫的全球性蔓延
貨幣危機始現
美國南北戰爭的引爆
奴隸制的廢除
《宅地法》的實施
對金融投機的反思
危機告訴人們什麼
◎1873年——世界重工業的噩夢
電氣時代的重工業大發展
飛速延伸的鐵路帶來了什麼
德國的興起
引信在維也納交易所點燃
美國破產浪潮的沖擊
世界經濟的痙攣
貿易保護主義的興起
壟斷組織的大發展
美國危機噩夢的結束
危機之下,適者生存
◎1900~1903年——日俄的第一次重感冒
鋼鐵拉動的繁榮
俄羅斯的振興
日本的崛起
俄羅斯拉開了危機序幕
危機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
日本的第一次經濟危機
無情的資本市場
自欺欺人的英國自由貿易
日俄戰爭的爆發
危機教訓與人的求財欲望
◎1929~1933年——全球經濟大崩潰
一戰後的不平衡繁榮
經濟大國英國的沒落
法國的經濟振興
“道威斯計劃”下的德國
波折中掙扎的日本
大蕭條的到來
“美國往地獄里沖”
主要受害者德國
相對緩和的英國
危機中的掙扎的法國
對日本的打擊
危機的源頭
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把美國拉回人間的“羅斯福新政”
對危機的反思
◎1957~1958年——二戰後的首次經濟潰退
◎1973~1975年——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崩潰
◎1980~1982年——奔跑後的歇息
◎1987~1991年經濟危機——跳躍後的盤整
◎1997年——東南亞之災
◎2000年——新千年的首次夢魘
◎2008年全方位的世界經濟大敗局
◎參考文獻
◎後記
 

經濟危機可謂是近二百年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治之癥”。要“對付”它,就要了解它是如何產生、如何發展的,它會產生什麼樣的作用和影響。下面先就這些問題試論證之。

所謂“經濟危機”,就是說經濟方面產生了破壞性的情況。它的基礎是經濟,其表現形式是買賣關系或借貸關系遭到了損害。買賣是貨物與貨物、貨物與貨幣或貨幣與貨幣之間的交易,這幾方面一旦出現反常情況,就會出現經濟危機。

下面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梳理一下經濟危機的形成和發展。在人類還處于部落時代的時候,買賣行為就開始了,主要是以物品交換的形式進行的。部落漸漸發展成村莊和城市,買賣行為就頻繁起來,這時物品交換對進行大宗貨物交易就顯得不方便了,于是人們開始以某一種較為稀有的東西作為通用替代品,如貝殼、金、銀、銅等,于是形式上的貨幣出現了。由于人們對這些東西所能代表的貨物數量往往不能達成一致,至國家形成以後,又對這些物品規定了明確的價值標準,于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誕生了。貝殼由于量大和易碎,最先退出貨幣市場;黃金由于太稀有,所以一直是價值最高的錢幣;青銅和白銀曾經在歷史上大行其道,佔據了迄今為止經濟歷史發展的大部分時間,其中青銅貨幣比白銀在時間上更早和更長。

再從從事商業活動的人方面來分析。原始社會大多是個人、家庭或部落之間的貨物交易活動,還沒有形成專門從事商業活動的人。至奴隸社會時期這一職業開始出現,但也大多是以個人或家庭為主,或同一行業的人組成一個大商幫,如絲綢之路上穿越在大漠中的駝隊。直至封建社會中後期,上下級等多級關系的商業組織才得到了大發展,有些組織的規模甚至橫跨上千里甚至上萬里,這樣其現金流再用金屬貨幣來運轉已非常不便,于是紙制的票據和鈔票出現了,並且一直興盛到現在。而科技的進步和信息交流的便利,更催生了賬戶匯兌、信用卡、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等支付方式。

經濟危機並非出現于19世紀時,只是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出現是在這個時期。最早的經濟危機隨著買賣行為的出現便開始出現了。只是開始是小範圍的某些行業或方面的危機,隨著全球化的出現,它才轉化成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在人類還處于部落時代時,部落中或部落間各種商品量多與少的變化,都可能引起經濟危機。比如一些天災、戰爭等,如旱災、澇災、蝗災會造成糧食歉收,致使糧價飛漲,那麼以糧食為中心的經濟危機便出現了;而動物瘟疫、寒冷天氣,會造成游牧部落的牲畜大量死亡,這也會給他們造成經濟危機;戰爭的巨大破壞力帶來的危機則是全方位的。因那時的生活條件差,這些危機往往會給他們帶來死亡威脅。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為造成的經濟危機開始多了起來,如個人對某些貨物進行投資、壟斷、囤積居奇等,這些人的目的無非是大量積累某種商品,造成市場短缺,物價升高,自己則趁高價出手,以賺取更多的財富。他們這樣做,便對市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他們自己積累了貨物的同時,剝奪了一些人得到該貨物的權利;他們賺取更多金錢的同時,別人的金錢正在流向他們手中,這勢必會對大多數人造成貨物短缺、金錢減少的情況,所以經濟危機也就出現了。這時的危機還是相互作用式的,一般只會影響貨物壟斷者和貨物需求者,其危機一般只會影響某些行業,對整個經濟體系產生的影響則不是太大。

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類社會的發展,世界已越來越像一個村莊,政治、經濟、文化都越來越全球化。隨著工業革命的出現,經濟有了大規模的發展,國家銀行、跨國公司、世界性的金融組織、證券交易所、投資家、金融寡頭等大量涌現,大家都只為追求金錢利益而來,于是便會想各種各樣的法子,有些人和組織更憑空虛擬了很多的財富,這就造成了所謂的“泡沫經濟”,泡沫一旦破裂,經濟危機便隨之而來。

社會發展到現階段,在人們多種方式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情況下,經濟泡沫往往會很大,而隨著信息交流的便利,一個經濟行為往往會在瞬間在人群中產生較大影響,股市市值的變動也顯示了財富的虛擬性和不確定性。可以說,正是人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私欲行為造成了經濟危機。所以,只要是有數量夠多、實力夠大的人們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私欲,那麼經濟危機就不會消失。

經濟危機會造成經濟低迷,人們收入下降,失業人數增加,大量公司、企業、銀行等經濟單位破產或倒閉。那麼,它是魔鬼嗎?很多人都視其為魔鬼,其實不然,它只是一種經濟規律,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的必然結果。如果不經過它的洗禮,那反倒是不正常的。而經過危機的洗禮,經濟形勢也猶如經歷了鳳凰涅�一般,在浴火後重生。

2008年的經濟危機至今讓人們深陷其中,更有不少人積累多年的財富因投資不慎而一夜之間大量蒸發。少受經濟危機影響的中國這次未能幸免,因此國人急需補上經濟危機這一課,認識經濟危機的規律和一些經濟行為的因果關系等,以指導自己的理財計劃和生活方式。

本書記錄並評述了自1857年爆發第一次經濟危機以來的11次世界性經濟危機,講解了它們的起因、發展、影響,危機中各國和國際經濟組織的對策,以及對危機的反思等,意在讓讀者朋友全面了解和深入認識經濟危機,在理財和投資方面對我們有所裨益。

最後,特別感謝蔣志霞、榮書霞、劉愛姣、劉敬軍、董一靜、劉杰等人在成書過程中提供資料和信息等幫助,同時也感謝讀者朋友們對此書的關注,並寄望讀者朋友能對本書給予指導意見,我的電子信箱是︰[email protected]

劉豐
2009年8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