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1984》的不朽之作 出版後即被查禁
卡達萊將肖洛霍夫和卡夫卡緊靠在一起,讓薩特靠近布萊希特,沒讓海明威離開聶魯達太遠。——阿蘭‧博斯凱
《夢幻宮殿》發表于1981年,是卡達萊諷喻藝術的經典之作。評論界公認為此書可與卡夫卡的《城堡》、奧威爾的《1984》等傳世名著媲美,反映出卡達萊對于專制集權的強烈反抗精神,捍衛了人類高貴的自由。
卡達萊將小說的背景虛構在19世紀的阿爾巴尼亞,當時阿爾巴尼亞還處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主人公馬克-阿萊姆在夢幻宮殿(睡眠與夢境管理局)工作,夢幻宮殿每天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分類、分析成千上萬個夢境,以便了解人民的所思所想,幫助國家或君主免于災難。在他有權的叔叔的幫助下,馬克-阿萊姆在夢幻宮殿雲直上。但是,有一次在破解一個意義重大的政治性夢境時他出了差錯,結果給自己和國家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
一九九八年夏天的時候,自己與阿爾巴尼亞作家卡達萊在意大利的都靈相遇,自己坐在都靈的劇場餐廳里通過翻譯聊著,不通過翻譯吃著喝著。這時的卡達萊已經僑居法國,應該是阿爾巴尼亞裔法國作家了。他是阿爾巴尼亞當今最重要的作家,像其他流亡西方的東歐作家那樣,他曾經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國。我們見面的時候已經沒有這個問題了,只要他願意,任何時候都可以回去了。不過他告訴自己,他回去的次數並不多。原因是他每次回到阿爾巴尼亞都覺得很累,他說只要他一回去,他在地拉那的家就會像個酒吧一樣熱鬧,認識和不認識的人都會去訪問他,最少的時候也會有二十多人。——余華
伊斯梅爾‧卡達萊(1936-),阿爾巴尼亞當代最著名的作家和詩人,1936年出生于阿爾巴尼亞南部山城吉諾卡斯特,曾先後在地拉那大學和高爾基世界文學學院學習深造。1954年,他以詩集《青春的熱忱》初登文壇,隨後轉向小說的創作。評論家稱其小說“其詩意的散文和敘事的靈巧,堪稱爐火純青”。1992年曾獲齊諾‧德杜卡獎。2005年卡達萊擊敗了加西亞‧馬爾克斯、君特‧格拉斯、米蘭‧昆德拉、納吉布‧馬哈福茲、大江健三郎五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和世界級著名作家麥克尤恩、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等,加冕國際布克獎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