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東方︰紀實主義︰從伊朗新電影到中國新生代

鏡像東方︰紀實主義︰從伊朗新電影到中國新生代
定價:126
NT $ 110
  • 作者:高力 任曉楠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出版日期:2009-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524731
  • ISBN13:9787807524731
  • 裝訂:精裝 / 26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論及的“鏡像”並非涉及當代法國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拉康在1936年顛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中所主張的心理發生和人格歷史建構邏輯思想時所提出的“鏡像理論”,而是意指被稱為第七藝術的電影最直接的語言表達方式——鏡頭影像。

確切地說,在這部被命名為《鏡像東方——紀實主義︰從伊朗新電影到中國新生代》的著作里,我們要論述的是紀實主義電影在當下世界東方的兩大文明古國伊朗和中國的生存狀態和現實發展。而澎湃在中伊新生代導演群落里的紀實主義電影潮流卻是我們要研討的主旨所在。

高力,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教授。系中國作家協會、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影視論文60余篇;創作影視劇本150余部(集)均發表、拍攝、播出。十余次獲得全國及省級社科成果、文藝評論及影視作品獎一、二、三等獎。出版著作5部。

任曉楠,四川音樂學院戲劇影視文學系講師。2005年畢業于四川師範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07年作為訪問學者赴北京電影學院從事伊朗新電影的研究工作。現從事電影歷史與理論、影視劇作理論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伊朗新電影概觀
第一節 伊朗電影發展歷史
第二節 伊朗新電影代表人物——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一、生平與創作
二、拍攝方法
三、題材與主題
四、風格特征
第三節 伊朗電影的奇跡家族︰穆森和“馬克馬爾巴夫電影之家”
一、“馬克馬爾巴夫電影之家”的創作
二、紀錄“生存”的苦難
三、本土化和開放性
第四節 馬基德‧馬基迪和他的兒童電影
一、生平與創作
二、題材選擇
三、“溫暖與詩意”的風格
四、情節性的敘事
第五節 巴赫曼‧戈巴蒂——庫德族人的影像志
一、生平與創作
二、風格特征
第二章 中國新生代電影概觀
第一節 中國新生代的創作概況
一、新生代的創作軌跡
二、電影觀念及創作原則
三、題材選擇︰現代城市中的邊緣人
四、反傳統的敘事
五、音樂情緒與紀實尋求︰新生代導演的兩個向度
第二節 體制外制片的第一人——張元
一、體制外創作的探索
二、現代藝術中的先鋒情結
三、“尋找”的主題意象
第三節 賈樟柯“個人化”的時代影像
一、賈樟柯的創作概況
二、“時間”和“空間”里的個人體驗與時代紀錄
三、紀實的鏡語
第四節 王超的符號化影像世界
一、冷靜的鏡頭語言
二、邊緣化的人物符號
三、宿命的主題
第五節 李揚“隱性”與“顯性”的紀實空間
一、人性黑暗的影像表達
二、影像構成︰展示紀實的力量
第三章 跨文化的共同選擇——紀實主義
第一節 邊緣與主流︰東方民族的歷史鏡像
第二節 潮流的潛蘊︰紀實美學的當代表述
第三節 紀實的選擇︰主流之外的風景
第四章 底層關注與視角選擇
第一節 人性的力量︰平民視角與底層關注
第二節 視點的差異︰“兒童”與“邊緣”
一、伊朗新電影中的兒童片
二、中國新生代的邊緣視角
第三節 生命的圓圈︰伊朗新電影中的女性
第四節 邊緣的視域︰中國新生代電影中的女性
第五章 日常生活敘事代替虛構故事
第一節 紀實與虛構
第二節 生活場景的真實描摹
第三節 伊朗新電影的單線敘事與“戲中戲”結構
一、簡約的單線敘事
二、“戲中戲”結構
第四節 中國新生代電影的碎片式拼接敘事
第六章 風格與個性
第一節 紀實與風格
一、偏愛長鏡頭
二、采用中遠景
三、啟用非職業演員
第二節 伊朗電影︰明快的影調,生活的詩意
一、考究構圖層次與畫面比例
二、營造溫暖的光影與色調
三、注重自然音效與簡單配樂
第三節 新生代電影︰灰暗的色調、生活的冷峻
一、灰色晦澀的畫面與強烈的明暗對比
二、快速剪輯與凌亂的時空結構
三、同期錄音與選取質樸自然的音樂音響
結語︰全球化視野中的民族鏡像
一、亞洲民族電影的堅守與突圍
二、伊朗新電影與中國新生代電影的困境與抉擇
三、全球化語境下中國紀實電影的未來空間
參考文獻
後記
 

東西方文明的差異自古而然,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踫撞也由來已久。然而自西方工業革命興起以來,由于西方社會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水平超過了世界其它地區,以致于在相當長的時期,不少東西方學人都把西方的科學技術、社會制度乃至生活方式視為衡量文明發展水平的標尺,把社會進步的理想目標定位于以西方發展模式為藍本的現代化,或以西方價值觀為基礎的普世文明.所謂西風東漸,西學東移,相當一批東方學人和政客也把工業化、信息化等現代科技進步看做西方文明的必然產物,為此他們不遣余力地向西方尋求真理,甚至將揚棄本民族的傳統,從器物、制度到生活方式上全面模仿西方作為實現現代性改造的唯一模式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歸宿。東西方文明的交流遂呈現為單向的態勢——以先進的西方文明征服、影響和改造其它“落後”或“野蠻”的文化似乎成為人類走向現代化生活的必然趨向。

自20世紀80年代以降,由于交通、信息交流的日趨便捷,發達國家產業的轉移和國際市場的開拓,不同地域和文明之間的經濟依存度和文化聯系不斷增強,人員、商品、信息乃至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的流動和相互溝通日益增長,逐漸使整個世界變成一個各種復雜關系滲透交織的網絡,全球化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然而,今天的全球化並不意味看將出現一種全球同質的“世界文化”或“地球文化”,相反,隨看西方式工業文明內在矛盾的凸顯、西方知識界的白省和一大批民族國家的重新崛起,本土化、地方化也成為全球化語境下許多後發區域維護民族文化傳承、保持自身文化特質的策略°全球化背景下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已不再是簡單地演繹強勢的西方文明對東方文明及其它弱勢文明的征服或同化的模式,相反長期處在邊緣的第三世界地區的文化傅統山開女台發出白己的聲音,參與對現代性的詮釋,確立自己的文化身份,並尋求走向現代化的多元模式與道路。

盡管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矛盾乃至對�仍難以避免,不同文化在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土的差異與沖突依然存在,但和平發展、和言皆相處畢竟已經成為我們時代的主旋律。因此,對話正在成為不同文明之間交往的基本立場和方式。

何謂對話?對話的實質應是不同主體問雙向互動的交流。哈貝馬斯把對話作為不同社會階層交往的主要形式,認為通過對話達到人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一致正是交往行為的目的。而巴赫金則將對話關系看做無所不在的現象,他認為整個人類的語言、人類生活的一切闕系和一切表現形式、乃至一切蘊含看意義的事物之間都浸透看對話關系°毋庸置疑,對話的精神是交流、溝通與互動。這里有相互的凝視、好奇與欣賞,有積極的理解、借鑒與汲取,有主動的自省、調整與改造。總之,它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學與互滲過程,文化學所總結的關于文化交往過程中的互化與涵化現象都可以說是對話的成果。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文明間對話的基礎應是平街,相互尊重,而不是仰望或歧視,更不是恃強凌弱的輪出與同化。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