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教育部最新制定的《高職高專教育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的《經濟數學(第二版)》的配套用書。主要內容包括:函數、極限與連續,導數與微分,中值定理與導數應用,不定積分,定積分,定積分的應用,多元函數微分學,多元函數積分學,無窮級數,常微分方程共10章內容。每章分為概念、例題、習題解答、自我測驗四部分。對大部分概念及習題給出了詳盡的提示和解答。
本書可作為《經濟數學(第二版)》的配套用書,也可作為高等專科學校、高等職業學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和民辦高校經濟類各專業學生的參考書,又可作為「專升本」及學歷文憑考試經濟類專業的參考書。
目錄
序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函數、極限與連續
1.1 內容提要
1.1.1 函數
1.1.2 極限
1.1.3 函數的連續性
1.2 精選例題
1.2.1 函數
1.2.2 極限
1.3 習題選解
1.3.1 習冠
1.3.2 習題
1.3.3 習題
1.3.4 習題
1.3.5 復習題
1.3.6 自測題
1.4 自我測驗
第2章 導數與微分
2.1 內容提要
2.1.1 導數
2.1.2 微分
2.2 精選例題
2.3 習題選解
2.3.1 習題2.1
2.3.2 習題2.2
2.3.3 習題2.3
2.3.4 復習廂2
2.3.5 自測題2
2.4 自我測驗
第3章 中值定理與導數應用
3.1 內容提要
3.1.1 中值定理
3.1.2 洛必達法則
3.1.3 函數性態討論
3.1.4 導數在經濟上的應用
3.2 精選題型
3.3 習題選解
3.3.1 習題3.1
3.3.2 習題3.2
3.3.3 習題3.3
3.3.4 習題3.4
3.3.5 習題3.5
3.3.6 復習題3
3.3.7 測試題3
3.4 自我測驗
第4章 不定積分
4.1 內容提要
4.1.1 內容提要
4.1.2 不定積分的性質
4.1.3 基本積分公式
4.1.4 基本積分方法
4.2 精選題型
4.3 習題選解
4.3.1 習題4.1
4.3.2 習題4.2
4.3.3 習題4.3
4.3.4 復習題4
4.3.5 自測題4
4.4 自我測驗
第5章 定積分
5.1 內容提要
5.1.1 基本概念解析
5.1.2 基本性質
5.1.3 定積分的計算方法
5.1.4 廣義積分
5.2 精選題型
5.3 習題選解
5.3.1 習題5.1
5.3.2 習題5.2
5.3.3 習題5.3
5.3.4 習題5.4
5.3.5 復習題5
5.3.6 自測題5
5.4 自我測驗
第6章 定積分的應用
第7章 多元函數微分學
第8章 多元函數積分學
第9章 常微分方程
第10章 無窮級數
自我測驗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函數、極限與連續
1.1 內容提要
1.1.1 函數
1.1.2 極限
1.1.3 函數的連續性
1.2 精選例題
1.2.1 函數
1.2.2 極限
1.3 習題選解
1.3.1 習冠
1.3.2 習題
1.3.3 習題
1.3.4 習題
1.3.5 復習題
1.3.6 自測題
1.4 自我測驗
第2章 導數與微分
2.1 內容提要
2.1.1 導數
2.1.2 微分
2.2 精選例題
2.3 習題選解
2.3.1 習題2.1
2.3.2 習題2.2
2.3.3 習題2.3
2.3.4 復習廂2
2.3.5 自測題2
2.4 自我測驗
第3章 中值定理與導數應用
3.1 內容提要
3.1.1 中值定理
3.1.2 洛必達法則
3.1.3 函數性態討論
3.1.4 導數在經濟上的應用
3.2 精選題型
3.3 習題選解
3.3.1 習題3.1
3.3.2 習題3.2
3.3.3 習題3.3
3.3.4 習題3.4
3.3.5 習題3.5
3.3.6 復習題3
3.3.7 測試題3
3.4 自我測驗
第4章 不定積分
4.1 內容提要
4.1.1 內容提要
4.1.2 不定積分的性質
4.1.3 基本積分公式
4.1.4 基本積分方法
4.2 精選題型
4.3 習題選解
4.3.1 習題4.1
4.3.2 習題4.2
4.3.3 習題4.3
4.3.4 復習題4
4.3.5 自測題4
4.4 自我測驗
第5章 定積分
5.1 內容提要
5.1.1 基本概念解析
5.1.2 基本性質
5.1.3 定積分的計算方法
5.1.4 廣義積分
5.2 精選題型
5.3 習題選解
5.3.1 習題5.1
5.3.2 習題5.2
5.3.3 習題5.3
5.3.4 習題5.4
5.3.5 復習題5
5.3.6 自測題5
5.4 自我測驗
第6章 定積分的應用
第7章 多元函數微分學
第8章 多元函數積分學
第9章 常微分方程
第10章 無窮級數
自我測驗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序
根據1999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高職高專教育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下簡稱《基本要求》)和《高職高專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以下簡稱《培養規格》)的精神,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北京萬水電子信息有限公司精心策划,聘請我國長期從事高職高專教學、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執筆,在充分汲取了高職高專和成人高等學校在探索培養技術應用性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和教學成果的基礎上,撰寫了此套《21世紀高職高專新概念教材》。
為了編寫本套教材,出版社進行了廣泛的調研,走訪了全國百余所具有代表性的高等專科學校、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成人教育高等院校以及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泛了解情況、探討課程設置、研究課程體系的基礎上,經過學校申報、征求意見、專家評選等方式,確定了本套書的主編,並成立了編委會。每本書的編委會聘請了多所學校主要學術帶頭人或主要從事該課程教學的骨干,教學大工業綱的確定以及教材風格的定位均經過編委會多次認真討論。
本套《21世紀高職高專新概念教材》有如下特點:
(1)面向21世紀人才培養的需求,結合高職高專學生的培養特點,具有鮮明的高職高專特色。本套教材的作者都是長期在第一線從事高職高專教育的骨干教師,對學生的基本情況、特點和認識規律等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可以說,每一本書都是教師們長期教學經驗的總結。
(2)以《基本要求》和《培養規格》為編寫依據,內容全面,結構合理,文字簡練,實用性強:芒鎘寫過程中,作者嚴格依據教育部提出的高職高專教育「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力求從實際應用的需要(實例)出發,盡量減少枯燥、實用性不強的理論概念,加強了應用性和實際操作性強的內容。
(3)采用「問題(任務)驅動」的編寫方式,引入案例教學和啟發式教學方法,便於激發學習興邈:本套書的編寫思路與傳統教材的編寫思路不同:先提出問題,然后介紹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嗉熄納總結出一般規律或概念。我們把這個新的編寫原則比喻成「—棵大樹、問題驅動」原則。即:一方面遵守先見(構建)「樹」(每本書就是一棵大樹),再見(構建)「棱」(書的每一章就是大樹的一個分枝),最后見(構建)「葉」(每章中的若干小節及知識點)鼬煽寫原則:另一方面采用問題驅動方式,每一章都盡量用實際中的典型實例開頭(提出問霪、明確目標),然后逐漸展開(分析解決問題),在講述實例的過程中將本章的知識點融入。這種精選實例,並將知識點融於實例中的編寫方式,可讀性、可操作性強,非常適合高職高專的學生鬩讀和使用。本書讀者通過學習構建本書中的「樹」,由「樹」找「枝」,順「枝」摸「葉」,最后達到構建自己所需要的Υ樹」的目的。
(4)部分教材配有實驗指導和實訓教程,便於學生練習提高。
(5)部分教材配有動感電子教案。為順應教育蕺提出的教材多元化、多媒體化發展的要求,大部分教材都配有電子教案,以滿足廣大教師進行多媒體教學的需要。電子教案用PowerPoint制作,教師可根據授課情況任意修改。相關教案的具體情況請到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網站www.waterpub.com.cn下載。
(6)提供相關教材中所有程序的源代碼,方便教師直播切換到系統環境中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本套教材凝聚了數百名高職高專一線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智慧,內容新穎,結構完整,概念清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可讀性、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強。
本套教材適用於高等職業學校、高等專科學校、成人及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和民辦高校。
新的世紀吹響了我國高職高專教育蓬勃發展的號角,新世紀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職教育占據了全面素質教育中所不可缺少的地位,在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發揮着日趨顯著的作用,是培養新世紀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力量。相信本套《21世紀高職高專新概念教材》的出版能為高職高專的教材建設和教學改革略盡綿薄之力,因為我們提供的不僅是一套教材,更是自始至終的教育支持,無論是學校、機構培養還是個人自學,都會從中得到極大的收獲。
當然,本套教材肯定會有不足之處,懇請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21世紀高職高專新概念教材編委會
2001年3月
為了編寫本套教材,出版社進行了廣泛的調研,走訪了全國百余所具有代表性的高等專科學校、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成人教育高等院校以及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泛了解情況、探討課程設置、研究課程體系的基礎上,經過學校申報、征求意見、專家評選等方式,確定了本套書的主編,並成立了編委會。每本書的編委會聘請了多所學校主要學術帶頭人或主要從事該課程教學的骨干,教學大工業綱的確定以及教材風格的定位均經過編委會多次認真討論。
本套《21世紀高職高專新概念教材》有如下特點:
(1)面向21世紀人才培養的需求,結合高職高專學生的培養特點,具有鮮明的高職高專特色。本套教材的作者都是長期在第一線從事高職高專教育的骨干教師,對學生的基本情況、特點和認識規律等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可以說,每一本書都是教師們長期教學經驗的總結。
(2)以《基本要求》和《培養規格》為編寫依據,內容全面,結構合理,文字簡練,實用性強:芒鎘寫過程中,作者嚴格依據教育部提出的高職高專教育「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力求從實際應用的需要(實例)出發,盡量減少枯燥、實用性不強的理論概念,加強了應用性和實際操作性強的內容。
(3)采用「問題(任務)驅動」的編寫方式,引入案例教學和啟發式教學方法,便於激發學習興邈:本套書的編寫思路與傳統教材的編寫思路不同:先提出問題,然后介紹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嗉熄納總結出一般規律或概念。我們把這個新的編寫原則比喻成「—棵大樹、問題驅動」原則。即:一方面遵守先見(構建)「樹」(每本書就是一棵大樹),再見(構建)「棱」(書的每一章就是大樹的一個分枝),最后見(構建)「葉」(每章中的若干小節及知識點)鼬煽寫原則:另一方面采用問題驅動方式,每一章都盡量用實際中的典型實例開頭(提出問霪、明確目標),然后逐漸展開(分析解決問題),在講述實例的過程中將本章的知識點融入。這種精選實例,並將知識點融於實例中的編寫方式,可讀性、可操作性強,非常適合高職高專的學生鬩讀和使用。本書讀者通過學習構建本書中的「樹」,由「樹」找「枝」,順「枝」摸「葉」,最后達到構建自己所需要的Υ樹」的目的。
(4)部分教材配有實驗指導和實訓教程,便於學生練習提高。
(5)部分教材配有動感電子教案。為順應教育蕺提出的教材多元化、多媒體化發展的要求,大部分教材都配有電子教案,以滿足廣大教師進行多媒體教學的需要。電子教案用PowerPoint制作,教師可根據授課情況任意修改。相關教案的具體情況請到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網站www.waterpub.com.cn下載。
(6)提供相關教材中所有程序的源代碼,方便教師直播切換到系統環境中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本套教材凝聚了數百名高職高專一線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智慧,內容新穎,結構完整,概念清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可讀性、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強。
本套教材適用於高等職業學校、高等專科學校、成人及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和民辦高校。
新的世紀吹響了我國高職高專教育蓬勃發展的號角,新世紀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職教育占據了全面素質教育中所不可缺少的地位,在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發揮着日趨顯著的作用,是培養新世紀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力量。相信本套《21世紀高職高專新概念教材》的出版能為高職高專的教材建設和教學改革略盡綿薄之力,因為我們提供的不僅是一套教材,更是自始至終的教育支持,無論是學校、機構培養還是個人自學,都會從中得到極大的收獲。
當然,本套教材肯定會有不足之處,懇請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21世紀高職高專新概念教材編委會
2001年3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