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牆

柏林牆
定價:228
NT $ 198
 

內容簡介

《柏林牆》:我們曾經真實地受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威脅。

  這種威脅是如何形成的?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時.這種威脅為什麼又突然解除了?

  「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1961年8月12日深夜,一道帶刺鐵絲網屏障在柏林悄悄豎起,把整個柏林一分為二。后來,這道屏障不斷被加固、擴建,最終成為冷戰時期東西陣營全面對壘的最觸目驚心的標志——柏林牆。弗雷德里克·泰勒講述了冷戰時期許多鮮為人知的政治沖突,以及讓整個世界極度不安的軍事危機,甚至使全球處於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危險邊緣。直到1989年11月9日深夜,柏林牆被拆毀。這種危機才得以真正解除。

  《柏林牆》一書交織着歷史、原始檔案和個人的故事,講述了特定時期東西方主要政治領袖的精彩言行,以及這個分裂的城市和生活於其中的人民的故事。


弗雷德里克·泰勒,曾在艾爾斯伯里文法學校受教,在牛津大學研讀歷史和現代語言學。在蘇塞克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獲得大眾獎學金。做過出版商,創作過四部小說,編輯並翻譯了《戈培爾日記1939-1941》;暢銷書《德累斯頓:1954年2月13日,星期二》的作者。
 

目錄

致謝
譯者說明
再版序
初版序
第一章 沼澤之城
第二章 赤色分子
第三章 必須看起來民主,但我們必須掌控一切
第四章 封鎖
第五章 解散人民
第六章 王儲
第七章 以小制大
第八章 「玫瑰」行動
第九章 鐵絲網出現的第一天
第十章 囚犯
第十一章 柏林的私生子
第十二章 圍牆游戲
第十三章 弗里德里希大街的正午
第十四章 突圍
第十五章 我是一個柏林人
第十六章 超現實的籠子
第十七章 最終對決
第十八章 柏林牆倒塌
后記希望的幻滅
插圖列表
參考書目及其他
 

2009年11月9日,星期一,是柏林牆倒塌的20周年。20年前那個戲劇性的夜晚,象征着德國分裂及資本主義世界和社會主義世界分界線的柏林牆轟然倒塌,表明冷戰完全結束了。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20年的時間也就恍然一瞬。作為個體的人,在我們慶祝20歲生日的時候,我們會有太多的東西PJ供展望,或許我們會首次覺得自i±山有很多東西可以回顧。20年前,冷戰結束了,如同我們個體的人一樣,現在冷戰后的世界也進人了成年期。

1989年,以蘇聯為主導的蘇式社會主義制度崩塌,同時,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制度獲得了表面的勝利。我之所以說 「表面」的勝利,因為巧合的是,現在這種制度自身也面臨着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問題,盡管這種巧合)L人不快。20年前,這些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問題並沒有露出任何端倪。

現在,我們不僅要慶祝柏林牆倒塌20周年,還要繼續曾經的夢想。現在的生活依然讓人焦慮,而且有時依然讓人摸不着頭腦。對於那些曾經期望甚高的人來說,現在的生活並沒有帶給他們好的感覺。

或許我們真的會懷念冷戰的那些日子。當時,我們的確面對着核毀滅的持續威脅;然而,如果我們能忽略這種威脅(當時大多數人的確能忽略這種威脅),相對來說,當時的生活更安定,變數更少。而且東西方都一樣。

現在,統一的德國出現了一種所謂的「東德之痛」的現象。東德人還懷念着那種簡單而安定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生活:有保障的工作,國家分配的住房,快樂的青年營,官僚統治的社會,卻真的非常穩定。當那些出生於前東德時期的人抱怨他們失去了太多的時候,他們的西德同胞就會稱呼他們為「愛抱怨的東德佬」(Jammerossis ),當然,作為回應,東德人會輕蔑地稱呼他們為「無所不知的西德佬」(Besserwessis ),盡管東西德已經統-20年了,西德人依然會直白地訓斥前東德同胞不願努力工作,不願為自己的生活承擔責任,一味地依賴國家來照顧他們的一切。雙力都創造了一些陳詞濫調,然而,這些陳詞濫調卻反映了一些真實的東西,至少反映了雙方在世界觀方面的真實沖突。這種沖突植根於東西德分裂時期雙方不同的經歷。

東西德人經常會為這樣的沖突發生爭吵。為了紀念柏林牆倒塌20周年,最近在前東德所轄的地方開了一個文學會議。東德媒體的一位資深人士嘲諷地宣稱(當然,他的話並不是事實),他從來就沒有見過兩德人為前東德的重建出過一分錢。他的話立刻招來了一個西德人的謾罵。這個西德人也是媒體人士,而且更加有名,他駁斥了東德人對於西德人的錯誤看法。這是東西德國佬之間一場經典的口水戰,更有趣的足他們居然絲毫不顧及台下坐着的眾多聽眾。第二天,我遇到一個德國歷史學家,碰巧他也見識了這場口水戰。他苦笑着說:「作為一個關注東西德人的英國人,你當時一定感覺到自己是在調查兩個原始部落的爭端。」當時,我沒來得及告訴他一個事實。如果他看到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因英國政府分配政府稅收雨進行的爭論,他也一定會有同樣的感覺。

我想,不管怎樣,東西德人都無法否認一件事情:在1990年的競選中,即東西德統一后的第一次選舉中,科爾總理許諾要「振興」東德,可是他頂多實現了部分諾言。21世紀初的經濟低迷時期,1989年后才引人東德的新工業並沒有顯示出穩定的跡象。比如,在我非常熟悉的德累斯頓,這個通常被認為是前東德所謂的財富「地標」中心,人們期望甚高的微芯片工業也遇到了麻煩。2009年3月,一個主要的芯片生產商——奇夢達,已經落入破產企業管理人之手,而日,「重組」已經開始了。即使是在傳統的汽工業中心,比如埃森納赫和茨維考,雖然它們曾經成功轉產,從生產東德的特拉貝特牌汽車和瓦爾特堡牌汽車轉而生產大眾和歐寶,但依然存在一種危機意識,並且這種危機意識已經蔓延到了當地的汽車零配件工業。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20年來,德同重新統一后呈現出來的特點反映了整個世界的現狀。在很多方面,冷戰時期那個冰凍的世界是丑惡的;但在兩種體制對抗的邊緣,盡管存在堅冰,局勢卻非常穩定。當堅冰融化,洪水泛濫,我們才開始意識到這種融化的堅冰也可能為我們的社會帶來一些不好的現象,如極端伊斯蘭教和新納粹主義。穆斯林世界中的采地組織,歐洲的極端民族主義和納粹主義集團,俄羅斯的「愛國者」和德國的國家民主黨,這些都是整個社會中不和諧的因素。

讓人不安的是,和20多年前比起來,極端右派亞文化在前東德的地位更加穩固了。最近的一次研究表明,在極端右派團體中,15歲以下的男性成員比例正在逐漸增加,盡管他們對於20世紀90年代和冷戰都非常陌生。其中大約有1/40的成員承認自己加人了這樣的極端團體,還有1/7的人表達了他們對外國人的「極端」仇視。誠然,在統一后的德國,年輕人暴力行為的整體水平有所下降,而且年輕人的教育水平越高,這種偏執的態度就越少,但現狀依然讓人非常擔憂。

和其他國家相比,德國的國情不一樣。不管怎樣,德國不可能像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這些國家一樣會解體,相反,比利時和英國倒是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東德佬和西德佬之間的沖突不是植根於任何深人或長久的歷史分裂(事實上,還沒有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之間的裂痕大)。19世紀德國統一之前和之后,從傳統上來說,這種源遠流長的強烈沖突並不是基於東西沖突,而是基於南北沖突。17世紀的城鄉差別、天主教與新教的分裂以及「30年戰爭」加劇了德國的沖突。總的來說,出生在東德而現在已經成年的一代人認為,柏林牆只是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談論的一個話題;而且,他們有一種希望,正如已故的維利·勃蘭特在柏林牆倒塌之后的評價一樣:「我們屬於同一個國家,要共同發展。」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這種看法,而且,這和民主沒有任何關系。東西德人之間的分裂很可能會更多地反映在一些傳統的標志上,如階級、宗教,以及可自由選擇的政治信仰。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