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厚美學概論

李澤厚美學概論
定價:174
NT $ 151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1990年、2006年的兩次講座基礎上進行學術性提升後的結果,概說了李澤厚美學富有原創性與體系性的品格,更說明了這是擁有哲學—歷史縱深度的追溯根源的“男人美學”,而非尼采所嘲諷的局限于藝術鑒賞的“女人美學”。

書中還揭示了李澤厚美學的雙向架構︰向外打通馬克思與康德而創造了人類學主體實踐美學;向內打通儒、道、屈、禪而創造了中國美學研究的雙璧《美的歷程》與《華夏美學》。尤其是《美的歷程》一書,更是全然首創的中國審美趣味變遷史(而非藝術史)。作者對李氏著述和思想爛熟于心,在本書中,李澤厚所有的美學理論硬核均被作者用以輕雙重的感受性語言所化解和闡釋。

在這些基本論述之外,本書還收入作者與李澤厚的系列對話以及李澤厚本人從未發表過的自問自答錄,從而使全書更為豐富。它適合于大學哲學系、文學系、藝術系的研究生、大學生閱讀參考,也適合于向往美、希望進入美學之門的讀者一覽。

劉再復,1941年生,福建南安人,1963年畢業于廈門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1989年旅居美國。現為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客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名譽教授等。主要從事文學研究。著述甚豐,詳見本書附錄。
 

目錄

自序︰中國現代美學的第一小提琴手
主篇
李澤厚美學概論(2006—2009)
第一節 引論︰真正的原創性美學
第二節 李澤厚美學體系圖式
第三節 具有哲學、歷史縱深度的美學表述
第四節 馬克思與康德互補的歷史本體論
第五節 美感心理數學方程式的猜想
第六節 近似曹雪芹的大觀美學與通觀美學
第七節 中國古代美學的現代闡釋與“情感真理”的發現
第八節 具有普世意義的中國現代話語譜系
李澤厚與中國現代美的歷程(1991)
第一節 創立獨特的現代美學命題
第二節 李澤厚對康德的重新闡釋及主體實踐美學的提出
第三節 李澤厚的中國美學觀和劉小楓的挑戰
副篇
與李澤厚的美學對談錄(2008)
一、人是歷史的存在
二、“有人美學”與“無人美學”
三、審美判斷與文學鑒賞
相關的哲學、歷史、藝術思考——與李澤厚對談選編
一、走出語言學世紀(2006)
二、關于存在的“最後家園”(2006)
三、老莊哲學與海德格爾的根本區別(2006)
四、對溝口雄三亞洲表述的質疑(2006)
五、反“反二分法”與“後現代主義”(2006)
六、世紀之交的哲學展望(1996)
七、理念與情愛的沖突(1996)
八、中國現代諸作家評論(1996)
九、哲學智慧和藝術感覺(1996)
十、個人主義在中國的浮沉(1994)
十一、歷史行程的二律背反(1992)
附錄
李澤厚︰關于“美育代宗教”的雜談答問(2008)
一、語言是存在之家?
二、天地境界
三、感傷中的神意
李澤厚︰漫談美學——在香港國際創價學會上的演講(2002)
李澤厚著作年青
劉再復著作出版情況
後記
 

中國現代美學的第一小提琴手

2006年上半年,我接受台灣東海大學程海東校長和該校中文系主任王建生教授的邀請,到東海大學擔任講座教授。除了給中文系的研究生講授“我的六經”、“中國的貴族文學”、“中國的放逐文學”、“中國的挽歌文學”、“紅樓夢的哲學內涵”、“雙典批判”(對《水滸傳》與《三國演義》的文化批判)之外,還應美術系的邀請,給他們做了一次名為“李澤厚美學概論”的講座。這個題目是美術系的老師與同學出的,盡管我很樂于講述,但事前沒有淮備,只好臨時抱佛腳,幸而得到系里的柳毅新同學幫忙。他為我栽來三民書局出版的《李澤厚論著集》中有關美學的幾本書,我便立即進入備課過程。靠著原來的底子(即對李澤厚的論著早已爛熟于心),加一課堂的逼迫,我干脆寫出一篇論文似的講稿。此次講座,藝術系的師生和中文系的研究生全部參加,座無虛席,好些沒有座位的同學還站在教室的後面倚鱉記錄。講完反響熱烈,好幾位老師同學告訴我,想不到李澤厚先生的美學學說如此新鮮、如此富有原創性與體系性。他們還說,除了明了李澤厚美學本身的豐富內涵之外,還有兩點讓他們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一是李澤厚既通西方哲學,又通中國哲學,因此,他的美學體系,真的是打通中西文化血脈,一切論述均是融會貫通後的表述。二是李澤厚先生的學術方法,不是尋找孤本秘籍的小證方法,而是點石成金的大證方法,即在墓本事實中發現真理的方法。這一點對台灣學人特別有啟發。听到老師同學們的反應,我很高興,大約受到他們的鼓舞,回到美國後我便整理成章。今年年初,我因剛完成了《紅樓四書》,便把這一講稿翻出來,進行一些補充與提升,並和就在身邊(我們兩家的居所只有三分鐘的距離)的李澤厚進行上些新的對話,再收入原來所寫的《李澤厚與中國現代美的歷健》,便構成此書。

寫好此書後,我請澤厚兄讀一遍我的《概論》。但他謝絕,說要等出版後再拜讀,出版前不讀。我很了解他,因此也沒有勉強。我知道他是當代中國的一個獨立不移的理性主義者,尊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但不參與他人對自已的評價。我也深知,盡管李澤厚對我來說,亦友亦師,格外素近。但對他的評價,則是面對真理的講述,只能對歷史負責,對文化負責,重要的是學術的嚴肅性,該說的就說,既不必在乎他人的評說,也不必在乎論述對象的意見。我的《概論》他不讀,但對話不能不讀。他是一個極其認真的人,每篇對話都認真校鬩。有的對話稿已經打印好了,他在打印稿上又改動了幾個字,雖是幾個字,意思卻大不相同。在閱讀他的修改稿過程中,我真的受益很深。中國與人類的龐大文化事業,就是這樣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作、改動而累積起來的。光會攻擊貶抑他人,不知建構,這不是文化。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人性中都有一個弱點,就是“貴遠賤近”、“貴耳賤目”,總覺得遠在古代(蚶間之遠)和遠在天邊(空間之遠)才寶貴,而身邊與當下的人物卻不值得珍懵與敬重。劉勰對子“知音難求”的解釋就講了這卞人性弱點(參見《文心雕龍‧知音》)。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里批評“僕役眼里無英雄”,也是在說明“貴遠賤近”是入類普遍的弱點。我可以引為驕傲的是自已沒有染上這種病癥。我明白“資源就在附近”(美國散文家 羅之語),高山就在眼前。我身邊的好幾位摯友,都是當代中國與人類世界的天縱之才。李澤厚是其中的一個,無論他是在哲學所(文學所附近)還是在美國落基山下(我家附近),我都深知他精神創造的價值,都在口里叫他“澤厚兄”時心里敬他為自己的老師,“兄長”與“師長”融合為—。1996年,我在《回望三÷世紀中國》中如此稱呼他並鄭重評價他為“中國大陸人文科學領域中的第一小提琴手”,沒想到,我的評價和我的稱呼竟遭到許多攻擊,說我未免太貶低了自已。對此,我寫了《我的驕傲》一文予以回答。其中一段如是說︰

我把李澤厚當做“師長”,不是我的謙虛,而是我的驕傲,不是我的自我貶抑,而是我的自我肯定♂不用說李澤厚這樣杰出的思想家,即使是一些普通的作家詩人,只要我能從他們的文字中得益,我也把他們視為老師。不恥相師,在少年時代我就懂得這一道理。我記得出生于智村駒大詩人聶魯達說過一句話,他說︰“我把所有的詩人都稱作我的老師,這不是我的謙虛,恰恰是我的驕傲,因為要不是我熟讀了在我們國土上以及在詩歌的所有領域寫下的這一切佳作,哪里會有我今天的一切。”這是他就任智利大學哲學教育系學術委員時在演講中說的話,這句話在我心中共鳴了很久,而且使我知道他為件麼會成為偉大的詩人。知遭一個偉大的詩人在知識面前總有一種永恆的謙卑,並且把這種謙卑視為驕傲(參見《西尋故鄉》第239頁,香港天地圖書公司1996年版)。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