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與科學讀本

性別與科學讀本
定價:234
NT $ 204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了國內外學者關於「性別與科學」研究方面的32篇學術文獻,內容廣泛,涉及到一般女性主義理論的基本概念、學術流派、歷史沿革,以及女性主義科學哲學、女性主義科學技術史、女性主義社會學、女性主義技術理論、性別與醫療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並且還反映了「性別與科學」研究新面臨的爭議、情況等。

全書共五編,每編之前均配有編者導讀,用以說明文獻選編的標准及閱讀指導意見;每編之後,列有相關延伸讀物目錄。該書可供科學哲學、科學技術史、科學社會學和婦女學等領域的學者以及其他對「性別與科學」研究感興趣的讀者參考。


章梅芳 女,1979年生,安徽安慶人。2000年畢業於安徽大學檔案學系,獲管理學學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獲理學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科技大學科學技術與文明研究中心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科學技術史、科學技術與社會。出版專著1部(與劉兵教授合作),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其他書評類文章10余篇。
 

目錄

總序
導言
第一編 女性主義理論入門
導讀
1.1 李銀河:女性主義運動
1.2 羅斯瑪麗.帕特南.童:女性主義思想的多樣性
1.3 朱曉敏:由「feminism」的中譯引發的思考
1.4 王政:「女性意識」、「社會性別意識」弊異
延伸讀物
第二編 女性主義科學哲學
導讀
2.1 邱仁宗:女性主義哲學述介
2.2 凱瑟琳·奧克魯利克:科學的女性主義解釋
2.3 伊夫琳·福克斯·凱勒:「性別與科學」的起源、歷史與政治——出自第一人稱的表述
2.4 胡滌菲:西方女性主義認識論與科學批判
2.5 桑德拉·哈丁:邊緣認識論
2.6 王宏維:論哈丁及其「強客觀性」研究——後殖民女性主義認識論語境分析
2.7 洪曉楠 郭麗麗:後現代女性主義科學哲學析評
延伸讀物
第三編 女性:主義科學技術史
導讀
3.1 瓊·W·斯科特:女性主義與歷史
3.2 劉兵 曹南燕:女性主義與科學史
3.3 章梅芳 劉兵:後殖民主義、女性主義與中國科學史研究——科學編史學意義上的理論可能性
3.4 費俠莉:黃帝的身體
3.5 白馥蘭:編成密碼的父權制:對女性的壓制
3.6 章梅芳 劉兵:女性主義醫學史研究的意義——對兩個相關科學史研究案例的比較研究
3.7 伊夫琳·福克斯·凱勒:情有獨鍾
延伸讀物
第四編 女性主義與STS
導讀
4.1 瑪麗·弗蘭克·福克斯:女性與科學職業
4.2 J·R·狄斯查丁:生態女權主義
4.3 卡洛琳.麥茜特:對自然的支配
4.4 劉兵:對於全球化背景下之「發展」的深刻反思
4.5 謝鵬 郭晶晶:生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述評
4.6 傅大為:近代台灣的「性別/醫療」大轉換
4.7 希拉里·索爾克等:婦女與醫療保健中的政治
4.8 朱蒂·維基克曼:女權主義技術理論
延伸讀物
第五編 直面爭議
導讀
5.1 艾倫·索伯:保衛培根
5.2 保羅·格羅斯:害羞的卵子、勇猛的精子和托林潘蒂
5.3 邢冬梅:女性主義、客觀性與科學大戰
5.4 張小簡:關於女性主義科學哲學的爭論
5.5 董美珍:百年諾貝爾科學獎的遺憾——她們為什麽沒有獲獎
5.6 郭兆紅:性別是女科學家未獲獎的主要原因嗎?——與董美珍博士的《百年諾貝爾的遺憾》一文商榷
延伸讀物
附錄 學術資源簡介
「性別與科學」學術資源簡介
 

讀本也就是文選,中國人對此並不陌生,但各種學術讀本的編纂,只是近年才開始在國內流行。

讀本在西方發達國家原是早就習見的。各個學科、各個專業領域都有自己對立的讀本,同一學科同時有許多可供選擇的讀本。多種讀本之間,視角不同,側重點不同,相競爭也互補。

讀本可作教科書使用,歐美許多大學的課程就以讀本為教材。當教材用的讀本,有些是正式出版的,有些是由任課老師編制的、裝訂在一起的復印材料包(稱Pack,定價不菲,因為這種教材也要向原作者支付文獻使用費)。讀本不同於少數幾個人撰寫的普通教科書,有些讀本並不以傳授該領域的基礎知識為己任,而是針對已經學習過基礎課程的學生,為他們提供本領域中更為全面和深入的文獻。

每種讀本,都有自己的訴求,至少理論上是如此。

這套「科學文化系列」讀本的訴求,通俗言之,就是「提高科學素養」;以學術話語言之,則旨在於加強「Science Studies」(可譯作科學元勘、科學元究、科學論等)的學科建設,提供新的平台,完成科學觀的「版本升級」。

何謂Science Studied?這是對自然科學的一種多角度的元層次研究。如果科學家的對象性研究是一階的研究的話,這種研究則是二階的研究。

我們可以問:「科學本身可不可以被研究?」答案是:當然可以,而且要深入研究、仔細研究。

說到科學素養,很多人是有誤解的。我們以前總以,所謂「科學素養」,就是(或者主要是)對科學知識的記憶,比如知道芝球繞太陽妄一置的時間是一年、光傳播的速度是每秒30萬公里之類。現在我們當然知道,這樣理解科學素養,那是太落伍、太過時、太不和國際接軌了。

真正的「科學素養」,還要包括很多內容。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科學與其他事物之間的關系。

這種關系在以往的宣傳中,長期以來有許多誤解,比如許多人習慣於將宗教想象成科學的敵人,將偽科學、民間信仰、地方性知識想象成科學的敵人,甚至將幻想想象成科學的敵人。而實際情況則並非如此。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