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其頓宮廷長大的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其父曾任亞歷山大大帝祖父的御醫)17歲赴雅典留學(公元前367年),師從柏拉圖凡二十年,直到先師去逝;公元前343年,亞里士多德回馬其頓任亞歷山大傅保。亞歷山大登基后,亞里士多德重返雅典開辦呂凱昂學園(公元前335年),講授諸學,流傳下來的講稿奠定了西方學問的基本形態,史稱西方學問的第一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的好些哲學術語,如今也已成為我國學述的常用詞。
在我國的西學研究中,古希臘學術研究一向寂寞,唯亞里士多德例外,從未遭受冷落:吳壽彭先生自知天命之年發奮翻譯亞里士多德,歷時三十年,垂譯后學,其懼滋甚;苗立田先生主持翻譯亞里士多德全集,嘉惠學林,模范昭明。
「知典型之在望,亦可以感發而興起。」觀當今西方學界亞里士多德研究進展,始知我國研究之差距不可謂不大。我輩后學理當追前輩德范,自勵身心,再圖精進。「亞里士多德注疏集」旨在從兩方面推進我國的亞里士多德研究:從箋釋人手完善亞里士多德漢譯全集,采西人各家經詁緯織亞里士多德詮解——漢語學術欲究西學根柢,非如此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