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苦旅 巴金領餃翻譯全譯本終可重見天日
《往事與隨想》是獨家版權 首度自原文翻譯
百年苦難的精神記錄,影響中國自由知識分子成長
一部知識分子的百科全書
一本十九世紀的自由之書
一冊珍貴的歐洲思想寫真
文學與心理學天才的偉大紀念碑,赫爾岑賴以不朽的最大憑據。以回憶錄作家而論,他無可匹敵。——以賽亞‧伯林
赫爾岑是我的‘老師’,他的‘回憶’是我最愛讀的一部書。它是我學習寫作時的老師,我這次翻譯它也是為了學習。—— 巴金
在我國(十九世紀的俄國),沒有一個作家比他更敏銳、更聰穎;在描寫他所接觸過的人們的技巧方面,無人與赫爾岑匹敵。只有他一個人善于這樣寫作!——屠格涅夫
《往事與隨想》是一部包括日記、書信、隨筆,政論和雜感的長篇回憶錄,成書于作者流亡期間,赫爾岑稱其為“歷史在一個偶然走上它的道路的人身上的反映”。
全書共八卷,記述了從十二月黨人起義到巴黎公社前夕的半個世紀里俄國和西歐的社會生活及革命事件,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描寫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把重大社會事件同作家個人的生活道路、思想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部“十九世紀的百科全書”,展現了俄國和西歐幾代知識分子的生活史和精神史。
在這部書中作者把他個人的生活事項同具有社會歷史意義的一些現象有機地結合起來了。在前四卷中展開了十九世紀上半葉俄國政治、社會、文化生活的景象。
在這樣一幅寬廣的歷史畫面上活動著各式各樣的人物,從達官顯貴、各級官員、大小知識分子、各種藝術家到听差、僕婢、農奴。作者善于用寥寥幾筆勾出一個人物,更擅長用尖銳無情的諷刺揭露腐敗的官僚機構和現實生活中的怪人怪事,從各方面來反映以鎮壓十二月黨人起家的尼古拉一世統治的黑暗恐怖的時代。他以堅定的信心和革命的熱情說明沙皇君主制度和農奴制度是俄國人民的死敵,它們必然走向滅亡。
赫爾岑(1812—1870)俄國哲學家,作家,思想家。1812年生于莫斯科貴族家庭,卒于巴黎。1829年秋進莫斯科大學學習,和朋友一起組織政治小組宣傳空想主義和共和政體思想。1835年以“對社會有極大危險的自由思想者”罪名被流放。1842年回到莫斯科後,努力研究哲學、歷史和自然科學,成為俄國進步思想界領袖,列寧稱贊赫爾岑的哲學思想,“竟能達到最偉大的思想家的水平”。30年代末流放時開始文學創作。早期中篇小說《一個年輕人的札記》帶自傳性質。40年代發表《誰之罪?》《克魯波夫醫生》和《偷東西的喜鵲》等三部中長篇小說,是19世紀中葉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優秀代表。
1847年初,赫爾岑攜家到歐洲,成為政治流亡者。1848年歐洲革命的失敗,使赫爾岑思想上發生危機,對西歐的社會主義運動感到失望。1853年他在倫敦創辦《北極星》、《鐘聲》等革命刊物,刊物通過各種渠道傳入俄國,對俄國的革命運動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這期間,他還寫成回憶錄《往事與隨想》,這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1870年1月21日赫爾岑病逝于巴黎。不久,他的骨灰被運到尼斯,安葬在他妻子的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