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的是黃河邊上的故事,那里的人們把黃河稱為“老河”。這條從頭到腳看上去一身泥的河。如果你能虛懷若谷地站立在她身邊,或是像民間藝人們一樣生活于這里,她那種久遠的生命氣息會像咒語一樣喚醒你,或許使你也就那樣久遠地流淌開來……使你感到“天河”之水流經你的發際,幽幽地散發出她特有的靈光,人不再是自我封閉的個體,自然與人相融,生命接通了生命。
小時候我曾經對爺爺說︰“要是咱家的這些莊稼、樹林、窯洞也能像神話傳說中一樣,說變就變,那該多好!”爺爺告訴我說︰“其實神話到處都是,這土中就有法術,一顆種子埋進去,天上再下點雨水,那種子就開始變了。生根發芽,長出地面,長出枝椏,又長出那麼些綠葉葉,還會開花,又能結成那麼多好吃的果子。種子的每一次變化都是神話,夠神了吧?”
從那時起我便看那一切都是神話,那土地甚至就是一種法術。農民們種了一輩子的地,每年都要在土地上千萬次地實驗這種神話。那些剪紙、繡片、石獅子也是那生草長樹的大地的法術。
藝術是生活的一部分,但藝術的全部價值並不在于把生活中的花草蟲魚描摹得生動有趣,把生活中的門窗、院落裝點得五顏六色;它更是一種精神追求,是對吉祥幸福的期盼。它可以是對難以實現的夢境和神界的表達,也可以是被邪惡病魔附體的符圖。此刻,藝術不僅表達了客觀世界中的萬事萬物,並賦予客觀世界人的喜怒哀樂;同時藝術更是人的精神世界的表達、外化,有時更具有了一種宗教般的意義,成為人們精神的寄托。我們以往看那些剪紙、布人,老鄉家的門簾,更多地從它們是否悅目和其技藝是否精湛來評判它們的價值;而當我們認識到它們對于普通百姓的精神意義時,圖像中的色彩、線條、故事就不那麼重要了,感動我們的是融入其中的生的渴望和對自然的敬畏。
郭慶豐,藝術家、陝北綏德人,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現為西安美術學院教師。著有《陽歌陽圖》、《黃河的衣裳》、《紙人記》、《生靈我意》。
目錄
引子
大河上下
給黃河縫件五彩衣裳
行走,如同針線在布片的心背間穿梭
靈魂與身體的縫合線
行過民間
剪花娘子庫淑蘭
劉蘭英,在剪開的世界里尋找溫情
常振芳,漂泊在她的精神世界中
姬蘭英,追求色彩與明亮
她們,剪出心中的吉祥“咒語”
生活邊角的藝術
繡花鞋墊
立體的符圖
守護神石獅子
荒草土崖邊的石羊
石頭的舞蹈
長脖子面人人
它在說話
民間文化之源
誰在說話
詛咒與祈禱
一棵樹
聚氣成器
後記
編後記
大河上下
給黃河縫件五彩衣裳
行走,如同針線在布片的心背間穿梭
靈魂與身體的縫合線
行過民間
剪花娘子庫淑蘭
劉蘭英,在剪開的世界里尋找溫情
常振芳,漂泊在她的精神世界中
姬蘭英,追求色彩與明亮
她們,剪出心中的吉祥“咒語”
生活邊角的藝術
繡花鞋墊
立體的符圖
守護神石獅子
荒草土崖邊的石羊
石頭的舞蹈
長脖子面人人
它在說話
民間文化之源
誰在說話
詛咒與祈禱
一棵樹
聚氣成器
後記
編後記
序
在對生活和藝術做過許多努力後,我發現根本無法對自己的事情做出些許計劃和安排,不過已經有過的安排我一直是願意去踐行的。
我出生在那片黃土高原的深處,環顧左右,這里原本就人煙稀少,唯有去細讀藍天上的風雲變幻和黃土中的生死交替。我年少時不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也不知世界上有什麼大學問。一向身心寧靜地居住于黃土深處的父老鄉親,也時而木訥,時而聰明。我們不知什麼叫不可能,我們自信就是再大的天地大道理也可以畫成簡單的有意味的符號,然後拿來作我們的游戲圖。我們在這些圖形中跳躍著,出入著,在圖形的結構里成長著我們的結構,就如同被這無盡的山水再一次孕育。在我的童年,學校對我而言就是一座有著更多伙伴的游樂場,現在被許多家長十分看重的讀書、識字、畫畫,于我皆為有意味的游戲圖。因為那時它們功利目的我一直是模糊不清的。
直到我大學畢業來到這山外天外的大千世界里,我才知道那些文字是文字,它有著固定的含義;而圖畫更是具有圖畫所要表現的具體對象!然而在它們之間竟然真的一直存在著那種半是文字半是圖形的特殊符號,這使我獲得了如同《聖經》里言說的那樣的自豪。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再後來我又知道這些符號並非僅僅是我所鐘愛的游戲圖,它們還大量存在于窯洞木門窗的裝飾上,存在于彩色拼布的工藝中,存在于正月里鬧秧歌時的路線圖里;而且它還被做成磚雕、石雕、木雕等,制成木版畫,剪成剪紙,捏成面人;甚至照此圖形和圖形的意義去生活、勞作,去修窯造房。也是後來我才知道,在這些看似簡單的符號里,蘊涵著人們無限尊崇的天地、陰陽、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九宮這些神秘的因素。人們要以此來召喚大自然的力量,以此來與靈界溝通和對話,以此來祈禱吉祥和消災滅難。從這種意義上看,它們也不是簡單的符號,而是攜帶著咒語功效的符圖。而這種符圖在民間的存在就如同我們手心里的掌紋,這大概是一種生長著的血脈,因為無法準確地圖解這一切,于是一切也就變得十分神奇和難以琢磨。如果你真正在這里行走過,你會發現連同那些民間美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符號,你清楚它們越往上游就越顯得抽象。所有具象的表達都僅僅是這種文化的外延部分,或者說只有在這種文化的下游才會次第而現。抽象的、既非文字又非圖畫的符圖才是這種文化的樣式,才是民間文化的根本所在。所以民間一切文化的、藝術的問題,我們都應該重新面對,而絕不能按照已有的、或者是事先設計好的框架和教條來考證和談論它們。也就是說︰不要離開這條河而談論這條河,不要離開這片土地再去描述這片土地。
就是這樣的符圖以及符圖的理念,在我行走著的黃河兩岸民間生活中,成為十分重要的生活和信仰之根本。這種符圖之于我們,始終是枝葉相連、氣息相通的,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羽翼和毛發。我們正是在這符圖的空間中生長起來的,它們是民間精神和信仰有跡可循的指弓l,是寂寞遼闊的鄉村的黑暗里入神間對話的語言,是民間文化藝術的根本形態和形意曲譜,是人們的心象和身印,是人文藝術的樣式和通達未來的路徑。
黃河流域的民間剪紙是比篆刻更加豐富和深入地表達了陰陽互為成形的一種符圖文化形態。符圖的構成,一種見于形態,如十字的交叉就象征著陰陽的交媾;另一砷是通過形體和形體所依附、所對應的陰形所共同構成的陰陽結構,比如在陝北人的觀念里,黃土高原那些溝壑間就契合著與天空一體、與山相對應的陰形。這便是人們生存和創造的法則,因此才有那麼多生命中難以割舍的符圖,才有人們崇天敬地的信仰。
五行觀念中有相生相克之說,這也是符圖常見的構成法則。相生即為相通的狀態,相克即遇到了阻隔。生命在他們看來,遠不是短短的一生,一生僅為他們“天地十八層”這種大境界里的一個空間。所以,許多神秘的符圖揭示著那種復雜而立體的生命路徑,它不僅僅是現實的,不僅僅是此生的;而是許多生命在多維空間里的死往生還,周而復始。只有當人類美好的願望與天地相通時,才能顯現出這些符圖之陰的深遠與寧靜;只有在符圖寧靜的內心,才能顯現出符圖之陽升華了的生命,提煉過的形體。
符圖的真正顯現仍然是樸實的,人們為此付出的努力也是屢見不鮮的。體現在符圖與民間生活、符圖與民間文化、符圖與民間藝術家之間那種形與影的關系常常令我驚喜不已!盡管天人合一之大成在廟堂里往往難以如願,但在民間那些毫無防備和毫無妄念的人們中間,卻時有發生。在這里,這種結果不是自我的選擇,卻是命運的逼迫!它們緣于孤獨,緣于災難,緣于割舍,或者還緣于其所擁有的自然陰象。因此我在這條大河的兩岸繼續行走著,在這片山水的心背間穿行著,去尋訪那些僅存的跡象,並盡量準確和直觀地將隱匿于文字和圖畫之間、隱匿于黃河的心背之間、隱匿于身體和靈魂之間的面目顯形化色地呈給大家。
民間有一迷信的道法︰就是在具體的施行巫術或者是替人治病時,因為難將那虛無縹緲中的一縷魂魄拿起來示于人前,便用剪刀剪出一個麻紙小人,據說這樣就可以盛放那靈魂了,而那紙人在這時就是那個虛無中的靈魂,也是一件特別的容器;還有一種道法就是凌空畫符,即在天地的中空里畫一道符圖,使得那種虛無在瞬間便可以成為一種具體的事物。我注意到這種道法的實施過程里,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空間!關鍵是一切真實和虛幻的行為都是與這個空間有關的行為,死亡因此而重生,生命因此而消失和隱匿。從這種記憶開始,神所創造的諸水之間的空氣便成為我的無限疆域,我在諸水之側的行走至此也變得十分真實和有意義。我虔誠地記錄著,也親身驗證著,並以此做符圖記。
2009年6月
我出生在那片黃土高原的深處,環顧左右,這里原本就人煙稀少,唯有去細讀藍天上的風雲變幻和黃土中的生死交替。我年少時不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也不知世界上有什麼大學問。一向身心寧靜地居住于黃土深處的父老鄉親,也時而木訥,時而聰明。我們不知什麼叫不可能,我們自信就是再大的天地大道理也可以畫成簡單的有意味的符號,然後拿來作我們的游戲圖。我們在這些圖形中跳躍著,出入著,在圖形的結構里成長著我們的結構,就如同被這無盡的山水再一次孕育。在我的童年,學校對我而言就是一座有著更多伙伴的游樂場,現在被許多家長十分看重的讀書、識字、畫畫,于我皆為有意味的游戲圖。因為那時它們功利目的我一直是模糊不清的。
直到我大學畢業來到這山外天外的大千世界里,我才知道那些文字是文字,它有著固定的含義;而圖畫更是具有圖畫所要表現的具體對象!然而在它們之間竟然真的一直存在著那種半是文字半是圖形的特殊符號,這使我獲得了如同《聖經》里言說的那樣的自豪。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再後來我又知道這些符號並非僅僅是我所鐘愛的游戲圖,它們還大量存在于窯洞木門窗的裝飾上,存在于彩色拼布的工藝中,存在于正月里鬧秧歌時的路線圖里;而且它還被做成磚雕、石雕、木雕等,制成木版畫,剪成剪紙,捏成面人;甚至照此圖形和圖形的意義去生活、勞作,去修窯造房。也是後來我才知道,在這些看似簡單的符號里,蘊涵著人們無限尊崇的天地、陰陽、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九宮這些神秘的因素。人們要以此來召喚大自然的力量,以此來與靈界溝通和對話,以此來祈禱吉祥和消災滅難。從這種意義上看,它們也不是簡單的符號,而是攜帶著咒語功效的符圖。而這種符圖在民間的存在就如同我們手心里的掌紋,這大概是一種生長著的血脈,因為無法準確地圖解這一切,于是一切也就變得十分神奇和難以琢磨。如果你真正在這里行走過,你會發現連同那些民間美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符號,你清楚它們越往上游就越顯得抽象。所有具象的表達都僅僅是這種文化的外延部分,或者說只有在這種文化的下游才會次第而現。抽象的、既非文字又非圖畫的符圖才是這種文化的樣式,才是民間文化的根本所在。所以民間一切文化的、藝術的問題,我們都應該重新面對,而絕不能按照已有的、或者是事先設計好的框架和教條來考證和談論它們。也就是說︰不要離開這條河而談論這條河,不要離開這片土地再去描述這片土地。
就是這樣的符圖以及符圖的理念,在我行走著的黃河兩岸民間生活中,成為十分重要的生活和信仰之根本。這種符圖之于我們,始終是枝葉相連、氣息相通的,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羽翼和毛發。我們正是在這符圖的空間中生長起來的,它們是民間精神和信仰有跡可循的指弓l,是寂寞遼闊的鄉村的黑暗里入神間對話的語言,是民間文化藝術的根本形態和形意曲譜,是人們的心象和身印,是人文藝術的樣式和通達未來的路徑。
黃河流域的民間剪紙是比篆刻更加豐富和深入地表達了陰陽互為成形的一種符圖文化形態。符圖的構成,一種見于形態,如十字的交叉就象征著陰陽的交媾;另一砷是通過形體和形體所依附、所對應的陰形所共同構成的陰陽結構,比如在陝北人的觀念里,黃土高原那些溝壑間就契合著與天空一體、與山相對應的陰形。這便是人們生存和創造的法則,因此才有那麼多生命中難以割舍的符圖,才有人們崇天敬地的信仰。
五行觀念中有相生相克之說,這也是符圖常見的構成法則。相生即為相通的狀態,相克即遇到了阻隔。生命在他們看來,遠不是短短的一生,一生僅為他們“天地十八層”這種大境界里的一個空間。所以,許多神秘的符圖揭示著那種復雜而立體的生命路徑,它不僅僅是現實的,不僅僅是此生的;而是許多生命在多維空間里的死往生還,周而復始。只有當人類美好的願望與天地相通時,才能顯現出這些符圖之陰的深遠與寧靜;只有在符圖寧靜的內心,才能顯現出符圖之陽升華了的生命,提煉過的形體。
符圖的真正顯現仍然是樸實的,人們為此付出的努力也是屢見不鮮的。體現在符圖與民間生活、符圖與民間文化、符圖與民間藝術家之間那種形與影的關系常常令我驚喜不已!盡管天人合一之大成在廟堂里往往難以如願,但在民間那些毫無防備和毫無妄念的人們中間,卻時有發生。在這里,這種結果不是自我的選擇,卻是命運的逼迫!它們緣于孤獨,緣于災難,緣于割舍,或者還緣于其所擁有的自然陰象。因此我在這條大河的兩岸繼續行走著,在這片山水的心背間穿行著,去尋訪那些僅存的跡象,並盡量準確和直觀地將隱匿于文字和圖畫之間、隱匿于黃河的心背之間、隱匿于身體和靈魂之間的面目顯形化色地呈給大家。
民間有一迷信的道法︰就是在具體的施行巫術或者是替人治病時,因為難將那虛無縹緲中的一縷魂魄拿起來示于人前,便用剪刀剪出一個麻紙小人,據說這樣就可以盛放那靈魂了,而那紙人在這時就是那個虛無中的靈魂,也是一件特別的容器;還有一種道法就是凌空畫符,即在天地的中空里畫一道符圖,使得那種虛無在瞬間便可以成為一種具體的事物。我注意到這種道法的實施過程里,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空間!關鍵是一切真實和虛幻的行為都是與這個空間有關的行為,死亡因此而重生,生命因此而消失和隱匿。從這種記憶開始,神所創造的諸水之間的空氣便成為我的無限疆域,我在諸水之側的行走至此也變得十分真實和有意義。我虔誠地記錄著,也親身驗證著,並以此做符圖記。
2009年6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