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本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優秀教學參考書,以往的理論手冊通常都按思想家和學派分人頭敘述,主要側重介紹,本書寫法和編排獨特。從不同的傳統切入分析,包括了學術傳統、國別傳統、知識傳統、主題和敘述、全球視角等五大部分。分別請各個領域的專家撰寫文章梳理社會理論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重要理念。其中國別傳統中尤其提到了社會理論中的意大利、西班牙、北歐、中東歐等地域的學術發展,意大利部分強調了社會理論與馬基雅維里等古典理論家的學術關聯,而中東歐社會理論的進展最近幾年逐漸收到學界的密切關注,許多中東歐國家的社會理論研究因其社會背景與中國的相似性,對中國學界更有借鑒價值。
 

目錄

序:今日歐洲社會理論
第一編 學科傳統
第一章 社會理論形成時期的創建者、經典與典范
第二章 社會理論與社會科學
第三章 社會理論與政治哲學
第四章 社會理論與神學
第二編 國族傳統
第五章 當代德國社會理論
第六章 尾隨者的時代:布迪厄之後的法國社會理論
第七章 英國的別具一格之處:聯合王國的社會理論
第八章 萬事流變中的一脈相承:當代意大利社會理論里的變遷、文化與認同
第九章 當代西班牙社會理論
第十章 北歐社會理論:在社會哲學與扎根理論之間
第十一章 當代中東歐社會理論
第十二章 當代俄國社會理論
第三編 思想傳統
第十三章 如何批判?社會批判理論諸路向的合與分
第十四章 辯證法之後:後現代性、後馬克思主義及其他站位與立場
第十五章 解釋學、現象學與哲學人類學
第十六章 當代歐洲認知社會理論
第十七章 文明分析、社會理論與比較歷史
第十八章 普世主義:一種社會科學研究規程
第四編 主題與敘事
第十九章 關於自由的歐洲主導敘事
第二十章 現代性與擺脫歐洲中心主義
第二十一章 歐洲的轉型
第二十二章 紀念政治學——大屠殺、記憶與創傷
第二十三章 文化認同
第二十四章 國族、歸屬與共同體
第二十五章 關於歐洲城市的理論闡述
第二十六章 理解公共領域
第二十七章 自然、身體呈現與社會理論
第五編 全球視角
第二十八章 從多元的歐洲到單一的美國——美國社會理論的學科化、解構與
第二十九章 歐洲社會理論與亞洲社會理論的遭遇
第三十章 社會理論、「拉丁」美洲與現代性
跋:歐洲社會學中的亞洲
中外人名對照
中外術語對照
外中術語對照
譯者後記
 

吉拉德·德朗蒂是英國利物浦大學社會學教授,在社會理論和普通社會學(general sociology)領域的眾多論題上均有著述,並擔任《歐洲社會理論雜志》(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編輯。他出版的著作有:《發明歐洲》(Inventing Europe,Macmillan 1995),《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1997;2005年新版)、《變遷世界中的社會理論》(Social Theory in a Changing world,Polity Press 1998),《現代性與后現代性》(Modernity and Post modernity,Sage 2000),《全球時代的公民權》(Citizenship in a Global Age,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挑戰知識:知識社會中的大學》(Challenging Knowledge:The University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1),與Patrick 0’’ahoney合著《國族主義與社會理論》(Nationalism and Social Theory,Sage 2002),《共同體》(Community,Routledge2003),主編《現代大師系列·阿多諾》(Adorno:Modern Masters,四卷本,Sage 2004),與Piet Stardom合編《社會科學哲學面面觀》(Philosophies of Social Science,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3),與Chris Rumford合編《歐洲新論:社會理論與歐洲化的蘊涵》(Rethinking Europe:Social Theory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Europeanization,Rout ledge 2005),與Krishnan Kumar合編《國族與國族主義研究指南》(Handbook of Nations and Nationalism,Sage 2006)。

這本指南旨在從總體上為讀者評述目前在歐洲流行的社會理論。書名中「歐洲」這個形容詞只限於這種意義。對歐洲社會理論加以評介之所以正當其時,原因有幾點。其一,共產主義的衰微對歐洲乃至世界都產生了政治上的新挑戰,歐洲這一身份認同顯然也隨之出現了新的界定。與之相關,一些后國族的發展趨勢,比如與歐盟的擴張和與日俱增的重要性有關的趨勢,以及更廣泛的全球化過程,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就意味着,今日歐洲的性質,已經和歐洲經典社會理論興起時的那個民族國家時代大為不同了(Delanty and Rumford 2005)。歐洲性質的這種變化,勢必會對社會理論產生影響。

其二,歐洲社會科學內部的一些后國族發展趨勢也越來越重要,使人們愈益自覺地意識到與各國族傳統相對而言的歐洲背景以及更廣泛的國際背景。目前,這種自覺意識主要表現在關注歐洲各種國族傳統的相互滋養。可能有的最寬泛薏義上來討論歐洲社會理論,不僅包括人們熟知的德囡、法囝和莢囡的國族傳統`還包括俄羅斯社會理論,中東歐、北歐、西班牙和意犬利等地的社會理論傳統。所有這些傳統含在一超,構成了豐富多樣的歐洲社會理論,必須從比傳統習慣上更為廣泛的角度來探討。不過這並不等子在主張,有一種叫做歐洲社會理論的東西,雖然的確有某些趨勢衰明了這種苗頭。

其三,在會科學內部出現了學科的轉型,對於經典涌現出新的詮釋,哲學漸漸不再作為對於在會科學的君臨一切的解釋,在這些背景下,對於社會理論的身份特性出現了更廣泛的質嶷(參看Turner 1996)。除了這些因素,在今日的歐洲,社會理論紛繁多樣,自然也是顯見的事實。盡管針對國族和國際層面的社會理論概述已經有了好幾部(參見Turner 2000;Ritzer and Smart 2001;Harrington2005),但針對當代歐洲社會理論的整個領域的考察肖有侍迸行。昆汀·斯金納(Quentin Skinner)在1985年看到的是宏大理論的興起(參見Skinner 1985),而當代社會理論的特性之一,卻正是研究思路的多樣化,是宏大理論的衰微。豉洲社會理論並不是由任何一股重要學派甚或任何一位重要理論家所統含一體的。因此,這本指南中的絕大多數撰稿人所遵循的思路,部不是集中考察關鍵性的理論家,而是強調各種國族傳統、思想傳統與恩想流派的紛繁多樣與相互滋養。在某些人看來,速會導致社會理論四分五裂,但也可以將當前的狀況視為本指南中幾位作者所主張的那種普世主義(參看德朗蒂、烏斯懷特、法伊恩和特納諸章)。當代歐洲社會理論固然不能擺脫經典社會理論的陰影,但與經典遺產之間還是有些顯著的差異。

社會理論的具體意涵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但這個詞本身屬於莢莫傳統,不太容易轉換咸歐洲各股傳統。有些傳統,比如德國傳統,有着別具一格的社會理論遺產,當然主要還是限亍社會學。除了這些傳統,常用的還是英國的用語。柱北美,一定程皮上可以說用的是另一個術語,指的是更加具體界定的社會學理論,不遺也和社會理論相互競爭。當然這不局限亍北莫F因為大體上杜會理論與社會學理論有一種特定的關聯'是一種特定的社會學理論闡述方式,關注的像是有關社會交遷的中層理論闡述.或是與宏觀社會過程有關的復雜團果模型。與社會學理論相對麗言的社會理論這個用語目前之所以受人歡迎,是因為它體現出一種跨學科的社會學冖甚或是一種后學科的社會學(參見Lemcrt 1998,Seidmanand Alexander 2001)。不過,一方是更具扎根性的社會學理論,與經驗研究和塞於證據的理論闡述相關;另一方是更具思辨性和文化取向的社會理論|一定程庋上源子人文學科,這兩者之間確有張力。

可以推想,莢美世界中出現的轉向社會理論的趨勢,是在反抗莫國社會學過於倚重經垂鞠性質,那里一般是從新實證主義的角度來理解理論,視之為假設檢驗,或者也可以是萑更冖泛葑曇面上關注宏觀理論闡述。囡此,可以將當代社會理論視為試圖建立社會科學與研究人持科學之間的新關聯。本·阿格爾(Ben Aggcr)在他所撰寫的那章中指出,北美的社會學一向抗拒任何類似宏大理論的東西,所以社會理論主要發生在社會學之外,比如比較文學、史學和文化研究。因此,批判理論相對被邊緣化,沒有整合到學科之中。事實上,北美對於批判理論的接受狀況,在文學和當代史學中可能比社會學中來得深厚。這和歐洲的情況截然不同,那里的社會理論整體而言更加融入社會學和其他社會科學。只需考察歐洲社會學對於福柯的接受狀況,就會發現與美國社會學的明顯判別呀,福柯在美國社會學里的重要性要小得多(盡管人文學科中可謂大舉接受了他的著述)。無獨有偶,美國的人文學科比社會科學更廣泛地接受了法蘭克福學派,馬丁·傑(Martlin Jay)等論家就是明證。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