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福建華僑華人捐資辦學史》下冊,主要記述福建華僑華人捐資辦學杰出人物、著名僑辦學校(含僑建助)和獎教學基金會三個部分。

  在《福建華僑華人捐資辦學史》一書中,要把這眾多的杰出人物都載入史冊,顯然有困難,也不現實。所以我們對人物入史提出了幾點基本要求,符合要求的,所送的資料比較豐富的,特別是捐資辦學事跡感人的,我們都將他們收錄入史。我們原則上以因捐資辦學而獲得省政府立碑(累計捐資1000萬元以上,其中捐資辦學達600萬元以上)表彰的福建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同為主,和雖捐資未達1000萬元但事跡特別感人、影響大的海外鄉親。《福建華僑華人捐資辦學史》下冊,共記載80人,有的海外鄉親,雖然事跡符合入史要求,但沒有報送材料,只能深表遺憾。
 

目錄

前言
人物篇(按人物姓名拼音順序排列)
 1.蔡輝煌
 2.蔡清潔
 3.蔡世亮
 4.蔡天真
 5.蔡文春
 6.蔡友玉
 7.陳嘉庚
 8.陳建緒
 9.陳江和
 10.陳進強
 11.陳霖
 12.陳媽祝
 13.陳榮助
 14.陳松基
 15.陳子興
 16.陳祖昌
 17.戴明瑞
 18.郭文梯
 19.郭毓秀
 20.郭贊良
 21.洪天紫
 22.洪祖杭
 23.侯昌財
 24.黃克立
 25.黃如論
 26.黃奕聰
 27.黃種波
 28.黃仲咸
 29.江兆文
 30.李成義、李成智、李成偉三昆仲
 31.李光前
 32.李陸大
 33.李群華
 34.李尚大
 35.李王十二妹、李文光母子
 36.李溫成
 37.李文濤
 38.李文正
 39.李引桐
 40.梁良斗
 41.梁披雲
 42.梁清輝
 43.林其根
 44.林瑞華
 45.林尚德
 46.林紹良
 47.林同春
 48.林文鏡
 49.林梧桐
 50.林學善
 ……
學校篇
基金會篇
附︰泉州市各級各類教育基金會情況表(僑資)
 

在這世紀更迭,千年轉換的歷史性時刻,我們奉獻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

《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是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中國家級重點項目。本項研究是由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牽頭,在中央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大力支持下進行的。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采用統一規劃,按行政區劃組織力量開展的大規模的、系統的關于地方教育史的研究。這一研究的開展,是中國教育史研究進人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的重要標志之一。

在過去的一百年里,中國教育史作為一門學科,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初創到發展、興盛的歷程。進人20世紀80年代之後,在清除極左思潮干擾,端正學科研究方向,系統搜集整理積累資料,拓寬研究領域,深人開展專題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有力地推動了教育史學科的建設,使中國教育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科學體系,成為教育科學領域里相刈來說比較成熟的一門學科。

從以往中國教育史研究的成果來看,關于古代教育史的描述,多為漢族聚居的文化發達的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歷代居于政治中心地帶的教育狀況。近現代教育史研究則較為注重京、滬、寧與東南一帶新教育產生的地區。這種側重,自然有其合理的因素,因為這些地區一般來說代表了當時全國教育發展的水平與主流。但是,過去對中國教育史的研究忽視了其他地區,特別是邊遠地區、民族地區教育發展以及各民族教育交流融合的歷史,因此還不能在更大的範圍內如實地反映整個中國教育史的全貌。開展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試圖彌補這一不足。

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是對中國教育史研究的延伸與加強,而不是對中國教育史研究的簡單詮釋或地區性縮微,應有新的發掘,新的創造。研究地方教育史,需對中國教育史的總體發展脈絡有宏觀上的把握。在此基礎上盡可能充分地展現出各地區教育發展的歷史全過程和歷史特點、地域特色。其研究的對象、範疇與方法,與中國教育史研究相比,既有相同之處,又有相異之處。它既要反映中國教育發展的一般規律與共性,更要揭示地方教育發展的特殊性與個性。在這個意義上講,地方特色是地方教育史的生命。緊緊抓住“地方”二字是這一研究的關鍵。

地方教育史是研究教育現象的空間與時間組合的學問。從廣義上講,它應歸屬于“地域文化”的研究範疇,是介于教育學與地理學、歷史學之間的交叉學科。

研究地方教育史,自然會涉及到各地教育發生、發展與本地區自然環境、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自然環境、生態環境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狀態,進而對人們教育的模式、程度、內容與方法等。對民俗、民風,對人的氣質、性格、品味、情趣的形成以及人才的數量與分布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也即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關于這些,我國的古籍中早有所記載。自然環境同時也影響著一方的文化藝術、宗教信仰、民居建築,這些又都是教育的外部條件,間接地影響著地方教育的發展。至于人文環境、社會結構對教育的影響,應當說更為直接,更為廣泛。諸如區域歷史文化變遷中經濟的升沉消長,政治的爭斗沿革,文化的滋生變異,民族的紛爭融合,人口的增減流動,戰爭的起伏動蕩,等等,可以成為教育發展的外部環境與制約條件,影響著教育的方針、內容與方法。同時,學派與學術思想的地域性分布,更是直接作用于教育。如北宋、南宋時期的關學、洛學、濂學、閩學、婺學、陸學、湖湘學等都呈現出鮮明的地域性特點。這些學派的相對集中與士人設學授徒傳播教化,直接影響著當地的教育走向及其特點。

地方教育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認為,地域文化的區域劃分,可分為“機能文化區”與“形式文化區”。前者以行政區劃中心的主導與協調功能為標志,後者以“具有某種文化特征或某種特殊人群的地域分布”,以歷史文化功能為標志。從歷史的視角看,以上兩種空間的組合各成體系。對于一些地區來說,兩種文化區的劃分、歸屬互不對應,而在另一些地區,則又呈現為長期穩定的重合。

根據對各省區發現的7000多處新石器文化遺址以及其後種種歷史資料的考察,可以證明在公元前6000至前2000年間的文明曙光時期,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在分散聚居的各個地區,已分別創造了各具特色的多元性區域文化。如以渭、汾、洛中原地區為中心的黃河中游文化區;以泰山為中心的黃河下游文化區;以太湖平原為中心的長江下游文化區;以江漢平原為中心的長江中游文化區;以及遼東、遼西、燕山地區的燕遼文化區;鄱陽湖——珠江三角洲的華南文化區;黃河上游的甘青文化區、北方游牧與漁獵文化區等等。而且這些不同區域文化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或遷播擴大,或分化重組,又演變成新的文化區域。如後來的三秦文化區、齊魯文化區、中州文化區、荊楚文化區、三晉文化區、燕趙文化區、關東文化區、吳越文化區、徽州文化區、巴蜀文化區、滇雲文化區、黔貴文化區、八桂文化區、八閩文化區、嶺南文化區、隴右文化區、草原文化區等等。不同區域不同民族問文化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不斷地相互摩擦、交流、滲透、吸收、融合,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總格局。這種種演變又直接影響到相互間的交通、人口遷徙,逐漸形成了長期相對穩定的行政區劃。我們現在討論的地方教育史,是以現行的行政區劃為範圍的。今禾的行政區劃是由歷史上的行政區劃與相對穩定的文化系統演變而成,雖不完全對應于古代的歷史文化區域,但文化的承襲與曾經所屬的歷史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是我們追尋地方教育的歷史軌跡所不能忽視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