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鄉土民俗

閩南鄉土民俗
定價:150
NT $ 131
 

內容簡介

民俗可以說是某一族群特定的行為方式及其相關的一些物質東西,它們都是在歷史的過程中,不斷地在自我的社會生活的歷時延續中積淀、傳承下來的習慣與器物。在民間有着「十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的俗諺,其意涵是:在中國的每一個地方,都有着自己特定的地方風俗。換言之,這句俗語強調的是各地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即便是同一民族如漢族的不同地方族群,雖然在文化的深層結構或大傳統上有着共性,但其地方的特殊性或小傳統也經常會在表層結構,即在民俗方面顯現出來,而這些特殊性是同該族群或該地方的歷史進程中的某些事件或對地方環境的適應等諸多的偶發事件相關。不過,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這些特殊性都是建立在共性基礎上的。

以上述的觀念來看閩南人的鄉土民俗,有兩個問題必須首先解釋一下。其一是閩南文化的概念問題,其二是本書所要表述的民俗內容的問題。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歲時節日習俗
第一節 春節 
第二節 鬧元宵
第三節 清明節 
第四節 端午節 
第五節 普度與中元節 
第六節 七夕
第七節 中秋節 
第八節 重陽節 
第九節 冬節 
第二章 生產與生活習俗
 第一節 農林業生產
 第二節 漁業
 第三節 手工業
 第四節 飲食
 第五節 服飾
第三章 婚嫁與生養之俗
 第一節 婚嫁習俗
 第二節 長住娘家婚俗
 第三節 其他婚俗
 第四節 生養習俗
第四章 喪葬禮俗
 第一節 臨終之習俗
 第二節 初終之習俗
 第三節 入殮前諸俗
 第四節 大殮諸俗
 第五節 殮后雜俗
 第六節 守靈諸俗
 第七節 發引
 第八節 安葬與安主
 第九節 葬后祭典
 第十節 撿骨葬
第五章 民間藝陣
第一節 龍陣
第二節 獅陣
第三節 宋江陣
第四節 蜈蚣陣
第五節 藝閣
第六節 大鼓涼傘
 ……
后記
參考文獻
 

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閩南文化叢書》終於與讀者見面了。我們之所以組織撰寫這套叢書,主要基於以下的三點學術思考。

一、閩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個極具鮮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閩南文化的形成及其發展,是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演變與文化磨合,以及東南沿海地帶獨特的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逐漸造就的。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培育了閩南文化,而深具地域特色的閩南文化又使得中華文化的整體性顯得更加豐富多彩。當今,區域文化研究已經成為世界性的一個學術熱點,從中華文化整體性的角競來考察區域文化,閩南文化的研究理應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重視。

二、閩南文化是一種二元結構的文化結合體。這種二元文化結合體既向往追尋中華的孩心主流文化,又在某種程度上頑固地保持邊陲文化的變異體態;既依歸中華民族大一統政治文化體制並積極為之作出貢獻,又不時地超越傳統與現實的規范與約束;既有步人之後的自卑心理,又有強烈的自我表現和自我欣賞的意識;既力圖在邊陲區域傳承和固守中華文化早期的核心價值觀念,卻又在潛移默化之中造就了諸如鄉族組織、幫派仁義式的社會結構。這種二元結構的文化結合體,可以把許多看似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人文因素,有機地磨合和交錯在一起。也許正是這種二元文化結合體,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閩南區域文化及其社會經濟的持續生命力,從而使得閩南社會及其文化影響區域能夠在堅守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的同時,有所發揚,有所開拓。我們通過對於閩南二元結構文化結合體的研究,應該有助於對於中華文化演化史的宏觀審視。

三、閩南文化是一種輻射型的區域文化。從地理概念上說,所謂閩南區域,指的是現在福建南部包括泉州、廈門、漳州所屬的各個縣市。然而從文化的角度說,閩南文化的概念遠遠超出了以上的區域。由於面臨大海的自然特征與文化特征,使得閩南文化在長期的傳承演變歷程中,不斷地向東南的海洋地帶傳播。不用說祖國大陸的浙江溫州沿海、廣凍南部沿海、海南沿海,以及祖國的寶島台灣,深深受到閩南文化的影響,形成了帶有變異型的閩南方言社會與鄉族社會,即使是在東南亞地區以及海外的許多地區,閩南文化的影響所及,都是不可忽視的社會現實。因此,閩南文化既是地域性的,同時又是帶有一定的世界性的。在當今世界一體化的趨勢之下,研究閩南文化尤其顯得深具意義。

閩南文化的內涵是極為豐富深刻的,其表現形式是多姿多彩的。為了把閩南文化的整體概貌比較完整地呈現給讀者,我們把這套叢書分成十四個專題,獨立成書。這十四本書,既是閩南文化不同組成部分的深入剖析,同時又相互聯系、有機地成為宏觀的整體。我們希望通過這套叢書的出版,一方面對於系統深入地研究閩南文化有所推進,另一方面則更希望人們對於閩南文化乃至中華文化有著更為全面的了解和眷念,讓我們的家園文化之情,心心相印。

最後,我們要再次對於眾多關心和支持本套叢書的寫作和出版的社會各界人士,深致衷心的謝意!

陳支平 徐泓
2007年10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