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國發展對世界經濟、資源環境的影響以及中國軟實力的現狀三個角度,全面回顧與分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對世界的可能影響,對形形色色的“中國論”給予了評述。

基于精確計算與理性思辨,本書進一步探討了未來中國在經濟、資源環境、軟實力等領域繼續提升影響力,推動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和諧世界的途徑與策略。
 

目錄

導言
第一篇 經濟影響力
第一章 中國的經濟實力
第一節 經濟實力的評價方法
第二節 中國經濟實力的變化
第三節 對中國經濟實力變化的正確認識
第四節 經濟實力的可能變化
第二章 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
第一節 中國經濟發展改善了國際貿易與投資格局
第二節 中國經濟發展促進了世界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
第三節 中國經濟發展促進了世界經濟增長與穩定
第三章 國際經濟秩序中的中國角色
第一節 國際經濟秩序中的角色演進
第二節 國際經濟組織中的中國角色
第三節 國際經濟關系中的中國角色
第四節 中國對外援助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
第四章 中國經濟影響力的總體評價
第一節 經濟影響力的評價方法
第二節 世界對中國經濟影響力的反應與評價
第三節 國際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影響力
第二篇 資源環境影響力
第五章 “滿世界”下的中國資源環境利用
第一節 糧食的生產和消費
第二節 石油的生產和消費
第三節 關鍵礦產資源的生產和消費
第四節 生態承載力與生態足跡
第六章 國際資源環境交易中的中國角色
第一節 石油和鐵礦石國際貿易中的中國角色
第二節 大豆和木材國際貿易中的中國角色
第三節 資源環境利用中的中國角色
第七章 中國資源環境影響力的總體評價
第一節 資源環境影響力的評價方法
第二節 中國資源環境影響力的評價
第三節 中國資源環境影響力的展望
第三篇 軟實力
第八章 “中國經驗”對世界的影響
第一節 中國的改革歷程
第二節 中國的發展經驗
第三節 中國發展經驗的影響力
第九章 和諧文化的世界影響
第一節 中國外交理念的變遷
第二節 和諧外交理念的文化淵源與中國話語體系
第三節 中國和諧文化的影響力
第十章 中國軟實力的總體評價
第一節 軟實力的評價方法
第二節 中國的吸引力評估
第三節 中國的感召力評估
第四節 中國軟實力的綜合分析
總體判斷
參考文獻
後記
 

2009年10月1日,新中國將迎來60華誕。歷經60年的風雨滄桑,中華大地之變可謂天翻地覆。滿目瘡痍的戰爭場面早已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經濟與社會的突飛猛進,昭示著一個繁榮昌盛的中國正在成為現實。中國人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締造了一個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昔日雄霸世界的大清帝國轟然倒塌,中國自此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種屈辱長達百年,也直接導致社會經濟發展的全面停滯。據有關資料,1820年中國CDP佔世界CDP的32.9%,居世界首位;至1950年,中國CDP佔世界CDP的比重僅為4.6%。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里,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僅為0.22%,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7左右。
         
1949年新中囝戚立,國民經濟體系開始恢復重建,農業、工業生產迅速發展。至1957年,全國人均糧食產量達到300公斤,飽經戰亂的中國人民終于看到了豐衣足食的曙光。從1953年到1956年,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9.2%,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初步奠定。然而,隨之而來的“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中蘇關系惡化以及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再次遭受重創。多難興邦,這個國家似乎注定要走一條曲折的發展之路;而這個民族卻從來沒有放棄復興的希望。1978年,改革開放拉開序幕,中國以空前的經濟體制變草之勢與全方位對外開放之自信為主要支撐,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200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07萬億元,這一數字是1978年的82倍。從與國際比較來看,中國CDP由1978年的全球第10位上升到第3位;1978~2008年中國CDP年均增長率高達9.8%,是同期世界平均增長速度的3倍。據聯合國發布的《2009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200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22%,2009年有可能達到50%。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在世界經濟舞台上地位的日漸提升,使“中國因素”正在成為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諸多領域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國發展的影響問題開始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善意與偏見、客觀與臆斷面前,中國被賦予了形形色色的國際角色。客觀與善意者認為,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也為地區與世界和平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偏見與臆斷者認為,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威脅,諸如“中國是全球通縮的火車頭”、“中國導致了全球失業率增加”、“中國是國際能源的掠食者”、“中國將耗盡全世界的森林資源”等種種“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除此之外,近年來“中國責任論”也開始流行。

“中國發展”究竟給世界帶來了什麼?如何看待中國在當今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形形色色的“中國論”背後的用意何在?基于這些問題,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組織長期從事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研究的專家,歷經近一年的辛勤努力,形成了《發展的影響力——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角色》研究報告。

本研究報告共歸納、凝練出如下幾個基本判斷︰第一,中國反帝反封建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在全世界推動了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解放運動,在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新中國成立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結合本國國情、實事求是,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務實、靈活、創新的發展道路,為世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增加了發展方式選擇的多樣性。第二,從世界發展的歷史看,一個國家要在全球壅羼晝磊 奎嬖鬟晏孕基秉霉逸子晝秀吾巹藿 垂塋墾疊霧菡居異量巹罟基礎。但實踐表明,中國經濟影響力的提升步伐要滯後于經濟實力。目前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僅相當于美國的1/4,落後于接近美國1/3左右的經濟實力。在影響力當中,中國軟實力總體較弱,軟、硬實力之間沒有形成很好的協同效應。第三,新中國成立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國際社會產生了積極影響,為全球經濟繁榮發揮了“穩定器”的作用,讓全球分享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最近幾年尤其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經濟普遍衰退,而中國經濟則保持了相對穩定和持續增長,這引起了國際社會的空前關注並凸顯了中國的影響,再加上部分西方人士對中國影響力的選擇性夸大,由此產生了形形色色的“中國論”。第四,中國是在發達國家完成工業化並形成“滿世界”的背景下推進工業化進程的,工業化進程與資源環境問題均呈現明顯的“壓縮式”特征。在未來的一定時期內,中國對資源環境的大規模利用仍將延續,對現有的世界資源環境利用格局將繼續形成沖擊。事實上,與發達國家工業化發展的同期水平相比,中國的資源環境利用模式是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如果“世界工廠”的角色由其他國家承擔,這個世界將變得比現在更“滿”、更“熱”。

對于未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如何發揮影響力以及如何看待這種影響力的問題,我們認為,中國人自己應當正確認識中國的經濟實力,在目前國際的大趨勢與背景面前,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積極倡導和諧理念,為推動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和諧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對于中國之外的世人,我們真誠地希望,他們能夠從“觀念”中走出來,去客觀地認識“現實”的中國;我們期望,在不久的將來,“觀念的中國”與“現實的中國”能夠疊加出一個共識的“真實的中國”。在一個和諧的世界中,人們不再從“對立”面而是從“統一”面看到︰世界是中國的,中國也是世界的。

限于我們的知識水平,本報告定有不足和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多提寶貴意見,以便我們更進一步開展此類工作。

郭日生
2009年9月1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