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政治
在我國的政治體制下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大體由各級文化官員和學術研究者組成
這兩部分人理應取長補短,逐漸整合起來
我很希望處身於政府體制外的民間文藝理論家們
帶頭沖破「文化=政治」的意識形態堅冰
這個堅冰不破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很難在真正的科學意義和文化意義上扎扎實實地前進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是中華傳統文化千秋萬代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的民族偉業
《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與實踐》匯集了著名民間文化學者劉錫誠先生多年來在「非遺」的保護、考察、咨詢和理論探索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作者應邀在 一些省市的「非遺」保護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等專業機構的授課、講演稿,所遴選的文章均具有應「非遺」保護工作的需要而撰的特點。對「非遺」的保護、普查、建檔、數據庫建設、傳承人認定、干部培訓、項目論證、評審申報等工作
均有實質性的指導作用。
目錄
全球化與文化研究
社會經濟發展與民間文化的保護
原點:多樣性與多樣化
文化圈與文化「飛地」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族文化精神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性質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以西部為例)
搶救性保護和生態性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民間信仰和神秘思維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判斷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古村落
傳承與傳承人論
轉變理念正當時
對幾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問題的思考
20世紀80年代的民間文學普查
新世紀民間文學普查與保護
民間文學田野調查的理念與方法
原始藝術及其觀念在民間文化中的遺留與影響
整體研究要義
「活態」保護的一種模式
留住我們的文化根脈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四大關鍵
基於實踐的學理探索
政府主導與專家參與
保持中華文化的生命活力
守護精神家園傳承民族文脈
春節:慎終追遠生生不息
清明節的天候和物候
黃石與《端午禮俗史》
民間傳說及其保護問題
牛郎織女傳說的時代命運
「梁祝」的嬗變與文化的傳播
關於「梁祝義(宜)興說」
略談白蛇傳傳說
湮沒的文化有待出發
湘西:什麽最重要?
民族民間藝術的瑰寶
藍夾纈與昆曲的葛藤
大地震後的文化擔當
社會經濟發展與民間文化的保護
原點:多樣性與多樣化
文化圈與文化「飛地」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族文化精神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性質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以西部為例)
搶救性保護和生態性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民間信仰和神秘思維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判斷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古村落
傳承與傳承人論
轉變理念正當時
對幾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問題的思考
20世紀80年代的民間文學普查
新世紀民間文學普查與保護
民間文學田野調查的理念與方法
原始藝術及其觀念在民間文化中的遺留與影響
整體研究要義
「活態」保護的一種模式
留住我們的文化根脈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四大關鍵
基於實踐的學理探索
政府主導與專家參與
保持中華文化的生命活力
守護精神家園傳承民族文脈
春節:慎終追遠生生不息
清明節的天候和物候
黃石與《端午禮俗史》
民間傳說及其保護問題
牛郎織女傳說的時代命運
「梁祝」的嬗變與文化的傳播
關於「梁祝義(宜)興說」
略談白蛇傳傳說
湮沒的文化有待出發
湘西:什麽最重要?
民族民間藝術的瑰寶
藍夾纈與昆曲的葛藤
大地震後的文化擔當
序
自從1973年玻利維亞政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尋求解決保護民間創作的建議並得到了該組織和各會員國的響應並持續給予高度重視以來,保護民間創作日益成為一個國際性的文化潮流和各國政府的責任。在1989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十五屆大會上制定的《保護民間創作建議案草案》的基礎上,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十二屆大會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從此,作為締約國之一,中國的民間文化保護工作,匯人到國際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洪流中。隨著政府保護工作的穩步有序地開展和社會認同程度的提高,保護民間文化運動,業已成為中國文化復興運動的一個重要標志。如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件中把「民間創作」易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為便於國際交流和對話,我國政府文件中也不再使用「民間文化」這個婦孺皆知、耳熟能詳的本土習慣用語,而接受了國際文件中使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新的術語及其所包含的理念。理念變遷的影響是深遠的,意義是重大的。
我國民間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和保護運動的興起,把我這個「躲進小樓成一統」的文化人也卷了進來。盡管我已退休多年,但自2002年起,我暫時中斷了文學批評與散文隨筆的寫作和專門課題的研究,重新揀拾起多年前所從事過的民間文化(主要是民間文學)的行當,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非遺」的保護、考察、咨詢和理論探索上。在這一時期,有時是參與討論制定某個文件、評審申報項目及名錄、評審認定傳承人、論證某個項目;有時是應邀在一些省市的「非遺」保護中心舉辦的培訓班或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等專業機構的學員班授課;有時是為地方的「非遺」項目的申報與保護提供咨詢幫助、考察督導。更多的,則是根據自己的知識積累、親身感受和專業經驗,從事「非遺」的理論研究,撰寫文章,借以宣傳「非遺」在民族和文化上的價值以及開展保護工作的意義,希望能為提高公眾的「文化自覺」、改進「非遺」理論的滯後局面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在我國的政治體制下,「非遺」保護工作者的隊伍,是由兩部分人員組成的:一部分(主力軍)是各級文化官員和干部;一部分是民間社團、高校、社科、文藝、中醫藥等研究機構里的民俗文藝和學術研究者。這兩部分人員各有長短,理應取長補短,逐漸整合起來。我很希望處身於政府體制外的民間文藝理論家們,帶頭沖破多年來形成的把文化等同於政治的意識形態的堅冰。這個堅冰不破,「非遺」的保護工作就難於在真正科學的意義和真正文化的意義上扎扎實實地向前推進,就難於做好這項關乎到中華傳統文化千秋萬代地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的民族偉業。(當然,現代社會條件下,路障不僅是意識形態上的這一端,工業化和商業化思潮和行為的無孔不人,也許對「非遺」是更大的威脅。)於是,從2003年起,我就在一些能夠參加的會議上和公開發表的文章中,一再斗腿地重復這樣一個觀點:我國的文化研究和「非遺∵保護是在理論准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上馬的,質疑長期以來把文化等同於政治的傾向,建議把我們的「非遺」保護工作置於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文化論的指導之下。新華網2006年1月24日就拙文《文化發展和研究需要成熟的理論體系》發表社評說:「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第321期刊登文章《文化發展和研究需要成熟的理論體系》。文章指出,在全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方面,理論准備嚴重不足,長期以來存在著把文化等同於政治、非好即壞的二元對立理念,如何正確認識文化的發展和嬗變規律十分必要,最基本的一條是在繼承中發展,文化研究要迎頭趕上,要在開展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發展和深化文化研究,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理論體系。」《學習時報》的編輯以及新華網的社評,給我的理論探索的肯定和支持,激發了我這個過著閑雲野鶴生活的「邊緣人」繼續參與現實、進行理論探索的勇氣。
幾年下來,我陸續寫作了幾十篇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章和講演稿♂這些文章或講演稿,都在各類報刊上發表過,有些還被文化界和學術界關注過。這些文章的特點,是應「非遺」保護工作的需要而撰,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坐而論道」的學院式的風格,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這部《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與實踐》里的文稿,就是從我的這類文章中遴選出來的。這本書的出版,也許會對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的「非遺」保護、普查、建檔、數據庫建設、傳承人認定、干部培訓,以及似乎還未被提上議事日程的「非遺」的學科建設,多少有些參考作用。
學苑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我們曾經合作編輯出版了《中華民俗文叢》和《三足烏文叢》兩套叢書。該社建社以來,一向為「非遺」保護工作和學科建設推波助瀾,為我國民俗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世所矚目。感謝學苑出版社,把我這個選題列入了出版計划,並為之付出了大量的辛勞。
2009年2月4日立春之日
我國民間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和保護運動的興起,把我這個「躲進小樓成一統」的文化人也卷了進來。盡管我已退休多年,但自2002年起,我暫時中斷了文學批評與散文隨筆的寫作和專門課題的研究,重新揀拾起多年前所從事過的民間文化(主要是民間文學)的行當,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非遺」的保護、考察、咨詢和理論探索上。在這一時期,有時是參與討論制定某個文件、評審申報項目及名錄、評審認定傳承人、論證某個項目;有時是應邀在一些省市的「非遺」保護中心舉辦的培訓班或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等專業機構的學員班授課;有時是為地方的「非遺」項目的申報與保護提供咨詢幫助、考察督導。更多的,則是根據自己的知識積累、親身感受和專業經驗,從事「非遺」的理論研究,撰寫文章,借以宣傳「非遺」在民族和文化上的價值以及開展保護工作的意義,希望能為提高公眾的「文化自覺」、改進「非遺」理論的滯後局面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在我國的政治體制下,「非遺」保護工作者的隊伍,是由兩部分人員組成的:一部分(主力軍)是各級文化官員和干部;一部分是民間社團、高校、社科、文藝、中醫藥等研究機構里的民俗文藝和學術研究者。這兩部分人員各有長短,理應取長補短,逐漸整合起來。我很希望處身於政府體制外的民間文藝理論家們,帶頭沖破多年來形成的把文化等同於政治的意識形態的堅冰。這個堅冰不破,「非遺」的保護工作就難於在真正科學的意義和真正文化的意義上扎扎實實地向前推進,就難於做好這項關乎到中華傳統文化千秋萬代地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的民族偉業。(當然,現代社會條件下,路障不僅是意識形態上的這一端,工業化和商業化思潮和行為的無孔不人,也許對「非遺」是更大的威脅。)於是,從2003年起,我就在一些能夠參加的會議上和公開發表的文章中,一再斗腿地重復這樣一個觀點:我國的文化研究和「非遺∵保護是在理論准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上馬的,質疑長期以來把文化等同於政治的傾向,建議把我們的「非遺」保護工作置於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文化論的指導之下。新華網2006年1月24日就拙文《文化發展和研究需要成熟的理論體系》發表社評說:「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第321期刊登文章《文化發展和研究需要成熟的理論體系》。文章指出,在全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方面,理論准備嚴重不足,長期以來存在著把文化等同於政治、非好即壞的二元對立理念,如何正確認識文化的發展和嬗變規律十分必要,最基本的一條是在繼承中發展,文化研究要迎頭趕上,要在開展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發展和深化文化研究,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理論體系。」《學習時報》的編輯以及新華網的社評,給我的理論探索的肯定和支持,激發了我這個過著閑雲野鶴生活的「邊緣人」繼續參與現實、進行理論探索的勇氣。
幾年下來,我陸續寫作了幾十篇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章和講演稿♂這些文章或講演稿,都在各類報刊上發表過,有些還被文化界和學術界關注過。這些文章的特點,是應「非遺」保護工作的需要而撰,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坐而論道」的學院式的風格,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這部《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與實踐》里的文稿,就是從我的這類文章中遴選出來的。這本書的出版,也許會對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的「非遺」保護、普查、建檔、數據庫建設、傳承人認定、干部培訓,以及似乎還未被提上議事日程的「非遺」的學科建設,多少有些參考作用。
學苑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我們曾經合作編輯出版了《中華民俗文叢》和《三足烏文叢》兩套叢書。該社建社以來,一向為「非遺」保護工作和學科建設推波助瀾,為我國民俗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世所矚目。感謝學苑出版社,把我這個選題列入了出版計划,並為之付出了大量的辛勞。
2009年2月4日立春之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