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860年英法聯軍入京,火燒圓明園,並逼迫清廷簽訂條約,除賠款、開放通商口岸等等之外,還要求在京設立使館。本書作者是英國人,中文名芮尼,1860年隨英軍進北京,1861年北京英國公使館建立,任使館醫師。他在這本日記體書里記述了英國北京使館第一年內值得記述的事件和自己對事物的觀察。這是中外交往史上第一次有外國使團常駐北京。他們怎樣看中巨人,北京人又怎樣看這些外國人,讀來頗有趣味。他以非常同情的眼光看待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甚至有點偏愛,有自省能力的中國人都未必同意,但值得我們反省。日為時一年,就在這一年里中國政局發生了—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即棋祥政變,從此慈禧垂簾听政,專權中國達40年之久。政變前的蛛絲馬跡在書中也有反映。
序
外國人來華,大致始于兩漢,繼之于唐,盛之于元,明清之際出現了大舉涌入的先兆,到晚清時期才形成一般巨大潮流。國外發展至今的一門古老而又新興的學科——海外漢學,其發祥時代的第一階段,便是“游記漢學”,亦可稱之為“記實漢學”(游記、航海記、出使報告、經商報告、日記、札記、書簡、考古報告);其後發展為“宏觀漢學”,即譯注中文基本經典和全面籠統地介紹中國;最後才發展成經院式的漢學研究,將漢學納入到了全人類整體的學術研究範圍中。中國人很早就曾出西域、東渡日本或下南洋。外國人也不斷來華,與中國社會各界接觸。這就是中國人走向世界和了解世界之肇始,同時也是外國人了解中國並與中國人民交往之源緣。不過,兩漢時期的外國人入華,主要還是為了朝拜天朝上國、入貢和從事貿易等,尚談不到科學和學術方面的探討。
外國人的來華游記,除了日本遣唐使的歷次報告之外,就是元代入華的方濟各會士們了。如柏朗嘉賓(Jean de Plan Carpin,1182—1252年),他于1245—1247年使蒙古並參加貴由汗的登極大典,回國後向教廷提交了《蒙古史》的出使報告。他的使命是游說蒙古人與西方基督教國家結盟以聯合對抗撒拉遜人,同時也充滿了刺探蒙古人實力的“間諜”角色。他的外交使命徹底失敗了,卻提供了西方有關亞洲人類學、宗教學和史地學的第一部真正的科學論著。繼此之後,又有魯布魯克(Guillaume de Roubrouck,1215—1270年)于1253—1255年出使蒙古,鄂多立克(Oboric de Prodenone,1286—1331年)于1318—1328年出使中國,馬可‧波羅于1271—1295年出使中國,孟德高維諾(Jean de Mont—Corvin,1247—1328年)于1289—1328年任北京大主教等。其中最有影響者,非馬可‧波羅及其傳世名著《寰宇記》(1298年)莫屬。西方學術界有一種說法︰“馬可‧波羅活著的時候發現了中國,死後發現了美洲。”因為哥倫布正是由于在閱讀馬可‧波羅著作時受到啟發,為尋找“契丹”和“日本國”,才發現了美洲大陸。這個時期的外國來華人士,必須受中國政府的嚴格節制。這既是朝貢體制的產物,又具有外交特色,企圖與中國結盟而反對其他的政治和經濟的潛在對手。南洋與中亞的來華人員,大都是為在朝貢名義的掩飾下經商,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來華人士當屬後者。
……
外國人的來華游記,除了日本遣唐使的歷次報告之外,就是元代入華的方濟各會士們了。如柏朗嘉賓(Jean de Plan Carpin,1182—1252年),他于1245—1247年使蒙古並參加貴由汗的登極大典,回國後向教廷提交了《蒙古史》的出使報告。他的使命是游說蒙古人與西方基督教國家結盟以聯合對抗撒拉遜人,同時也充滿了刺探蒙古人實力的“間諜”角色。他的外交使命徹底失敗了,卻提供了西方有關亞洲人類學、宗教學和史地學的第一部真正的科學論著。繼此之後,又有魯布魯克(Guillaume de Roubrouck,1215—1270年)于1253—1255年出使蒙古,鄂多立克(Oboric de Prodenone,1286—1331年)于1318—1328年出使中國,馬可‧波羅于1271—1295年出使中國,孟德高維諾(Jean de Mont—Corvin,1247—1328年)于1289—1328年任北京大主教等。其中最有影響者,非馬可‧波羅及其傳世名著《寰宇記》(1298年)莫屬。西方學術界有一種說法︰“馬可‧波羅活著的時候發現了中國,死後發現了美洲。”因為哥倫布正是由于在閱讀馬可‧波羅著作時受到啟發,為尋找“契丹”和“日本國”,才發現了美洲大陸。這個時期的外國來華人士,必須受中國政府的嚴格節制。這既是朝貢體制的產物,又具有外交特色,企圖與中國結盟而反對其他的政治和經濟的潛在對手。南洋與中亞的來華人員,大都是為在朝貢名義的掩飾下經商,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來華人士當屬後者。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