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希圖經由博覽會闡釋中國百年的社會變遷。博覽會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加快了中國近代化前進的步伐。但博覽會事業的成敗由于時事、國情、人事各大端而異其趣向。本書研究博覽會發生發展的過程,探討政府與博覽會、工商業者與博覽會、博覽會與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政治權力集團與工商階層之間的互動關系等。本書對中國近代博覽會史的研究,以工商業者在19—20世紀,社會轉型時期與政府之間在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沖突、調適與合作對社會變遷的重大影響為歸宿,從中窺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從事博覽會事業與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曲折與艱辛。
目錄
序一
序二
提要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學術史
三、思路與資料
第一章 博覽會的世紀
一、博覽會之源起
二、帝國的角逐
三、世界宛如博覽會
第二章 赫德之賽會
一、海關洋員與國際博覽會
二、誰的中國︰出洋賽會承辦權的收回
三、西學東漸與中學西漸
四、博覽會熱︰中國與1915年巴拿馬博覽會
第三章 中國宜開賽會以興商務
一、中國近代的商品賽會思潮
二、中國創辦商品賽會的社會必然性
三、中國商品賽會的萌發
四、清末新政與中國商品博覽會
第四章 實業進步之造因
一、武漢博覽會之濫觴
二、中國近代博覽會之嚆矢
三、武漢博覽會的現代性特征
四、武漢民國博覽會集要
第五章 博覽會高唱入雲
一、應記的一頁︰天津與中國近代博覽會
二、開一時之風氣策異日之富強︰1910年南洋勸業會
三、中國博覽會事業的新紀元︰1929年杭州西湖博覽會
四、中華國貨展覽會︰以1935年的學生國貨年為中心
第六章 民國博覽會縱覽
一、民國博覽會的發展階段
二、解放區展覽會如火如荼
三、生產展覽會與解放區的嬗變
第七章 博覽會與中國早期現代化
一、中國近代的商品賽會特點及影響
二、博覽會在早期現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博覽會與中國早期現代化的互動關系
第八章 博覽會的歷史功能與現實運用
一、中國博覽會事業的政府行為
二、中國博覽會事業的局限性
三、中國博覽會事業的衰變與趨新
第九章 世博會在上海
一、中國博覽會事業的特點及其現代際遇
二、中國會展業的蓬勃發展:博覽會事業蔚成大觀
三、殊途與同歸:世界博覽會的主旨演繹
四、世界博覽會的後續效應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序二
提要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學術史
三、思路與資料
第一章 博覽會的世紀
一、博覽會之源起
二、帝國的角逐
三、世界宛如博覽會
第二章 赫德之賽會
一、海關洋員與國際博覽會
二、誰的中國︰出洋賽會承辦權的收回
三、西學東漸與中學西漸
四、博覽會熱︰中國與1915年巴拿馬博覽會
第三章 中國宜開賽會以興商務
一、中國近代的商品賽會思潮
二、中國創辦商品賽會的社會必然性
三、中國商品賽會的萌發
四、清末新政與中國商品博覽會
第四章 實業進步之造因
一、武漢博覽會之濫觴
二、中國近代博覽會之嚆矢
三、武漢博覽會的現代性特征
四、武漢民國博覽會集要
第五章 博覽會高唱入雲
一、應記的一頁︰天津與中國近代博覽會
二、開一時之風氣策異日之富強︰1910年南洋勸業會
三、中國博覽會事業的新紀元︰1929年杭州西湖博覽會
四、中華國貨展覽會︰以1935年的學生國貨年為中心
第六章 民國博覽會縱覽
一、民國博覽會的發展階段
二、解放區展覽會如火如荼
三、生產展覽會與解放區的嬗變
第七章 博覽會與中國早期現代化
一、中國近代的商品賽會特點及影響
二、博覽會在早期現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博覽會與中國早期現代化的互動關系
第八章 博覽會的歷史功能與現實運用
一、中國博覽會事業的政府行為
二、中國博覽會事業的局限性
三、中國博覽會事業的衰變與趨新
第九章 世博會在上海
一、中國博覽會事業的特點及其現代際遇
二、中國會展業的蓬勃發展:博覽會事業蔚成大觀
三、殊途與同歸:世界博覽會的主旨演繹
四、世界博覽會的後續效應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舉辦世博會對于英、美、德、法、日等發達國家來說,盡管也是大事,但是,那主要是某一城市的大事,對于其意義的理解、闡釋,恐怕無論如何也不會像在中國這麼多樣、廣泛、深刻。因為,世博會對于中國來說,有那麼多難以撫平的創傷,那麼多難以忘懷的記憶。
世博會的歷史差不多與中國近代史同步。第一屆真正意義上的世博會是1851年在倫敦舉辦的。清政府沒有派人參加,也沒有其他機構參加,只有上海商人徐榮村以特產榮記湖絲參展。中囿展室的一些展品,如蠟燭、扇子、竹制拐杖,是由居住在中圖的英美人士及英國本土收藏家提供的。從1866至1911年,美、英、法、德、俄、意、奧、比、荷、西、日等國,共舉辦過287次各種類型的博覽會,以勸業、醫藥、學術、交通、農業、工業、漁業、慶典等為主題,清政府共收到80次以上的邀請,其中有42次不知道真相,有50次沒有接受邀請,只有13次是組團參展。這是清政府昧于外情、不懂外交的生動寫照。
世博會本是參展國展示國家科技水平、展現國家綜合實力、宣傳靈族文化、促進國際交流、提升囝際聲望的大好機會。但是在一些博克會上,清政府由于缺乏國際知識,組織不善,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1904年,清政府組團參加在美國聖路易斯舉行的世博會,包括25個省份和地區參展,展品一萬多件,地毯、茶葉等雖然獲得獎項,羸得一定聲譽,但是,許多展品低劣,總體經營不善,露短露劣露差露丑,給中國帶來極大負面影響。據參加者記述︰展會上有實學經濟賽品之設,各國均有陳列,我國獨無;細工院陳列家庭日用品,英、德、法、日各國均有,殊足炫耀游人耳目,我國獨元;礦物院中,我國雖有多種優質礦物參展,但布置不當,管理不善,無圖畫,無歲計,無器具,無專門礦師演說,各色展品陳設不整,閑置一角,無人過問;農學院內,從中國運去的各類種子、藥材、干果、食品,雜置于陰暗一隅,顛倒錯亂,不列細表。1910年,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世博會,中國展館居會地邊緣角落,位置很不合宜,不如越南與南非,且建築簡陋,與他國建築相形見絀,出品有綢緞、扇、畫、繡貨與漆器,產品粗糙,也無現代科技產品。
以上所述,猶為次者。最不能讓人容忍的是,中國海關在洋人把持下,承辦的參展之物品,竟有許多是特意暴露中國文化中丑陋一面的東西。在聖路易斯博覽會上,中國展品中有︰
其最可丑者,上海裝小腳婦人一,寧波裝小腳病婦一,北京裝小腳婦人一,廣東裝小腳婦人一,和尚一,老爺一(面黑黃,有問者,輒以吸鴉片煙答之,並雲中圉官員半吸鴉片煙),兵丁一,苗蠻七,小城隍廟一座(內貯城隍、十殿鬼判),小縣衙門一座(內具各種酷刑),小木人數百個(皆泥工苦作、肩挑貿易、娼妓、囚徒、乞丐、洋煙鬼等類),小羊含數十件(皆民間旱澇疫病困苦顛連之現象),枷號一方,殺人刀數柄,洋煙槍十佘枝,洋煙燈數具,殺人小照數方。
更有甚者,擔任中國參展副監督、海關稅務司的柯爾樂竟然肆意貶低、侮辱中國,“每當會場交接,必痛痛快快,以中國如何昏暗、商人如何頑固為言,並雲若無我外人代辦賽品,中國全體實不知賽會為何事雲雲”。這哪兒是炫奇賽珍,分明是出乖露丑!
當然,中國有識之士早就了解博覽會的意義,積極推動參展,也努力辦展。鄭觀應、陳熾等都論述過博覽會對于發展工商的意義。技在《皇朝經世文統編》中的《中國宜開賽會以興商務》,是論述博覽會意義的代表作,文中認為舉辦博覽會有八利︰聯交誼、擴物產、獎人材、察商情、廣貿易、增關稅、興商地、除積習。1909年,湖廣〞崽督陳菱龍在武昌舉辦武漢勸業獎進會,持續45天,出品六千多件,為中國言次有影響的大型地方性商品賽會。1910年,兩江總督張人駿在南京舉辦南洋勸業會,為時6個月,展出產品約100萬件,參觀人數達20萬,為晚清規模最大的全國性商品賽會。民國時期,上海在1921年至1928年先後舉辦過4次國貨展覽會。1929年,浙江舉辦過規模宏大的西湖博覽會,歷時4個月,展品近15萬件,分博物、農業、藝術、工業、教育、絲綢等8館2所,參觀人數逾兩千萬。其後,包括解放區在內的全國各地舉辦過多種類型的博覽會。但是,總體而言,近代中國所辦博覽會規模小的多,規模大的少,展品以農業、手工業為多,工業產品尤其是重工業產品為少,展地以沿海為多,內地為少。這些博覽會都是國內博覽會,不是國際的,更不是世界性的。近代許多人做過世博夢,但在那個國弱民貧的時代,這些夢都沒法成真。
世博會是一面鏡子,映照出近代中國的積貧積弱,也映照出志士仨人的不屈不撓。
2010年世博會就要在上海舉辦。中國舉辦世博會的歷史就要實現零的突破。上海激動,全國激動!撫今追昔,梳理一下中國與博覽會的淵源,回顧一個半世紀以來中國參展、辦展的風雨歷程,對于理解前人在博覽會路上的艱昔跋涉,理解上海舉辦世博會的豐富內涵,很有意義,也很有必要。喬兆紅博士的這部著作,就是記述、闡釋中國博覽會事業百年嬗變的專著。書中有重點地研究了中國參展的歷史,包括在海關洋員把持下清政府參展經過,民國時期中國自主參展情況,較為細致地研究了近代中國辦展的情況,還從近代化角度論 述博覽會意義,既述其進步、積極一面,總結其經驗,也分析腐敗、無能一面,指出其教訓。全書縱橫結合,點面結合,輔以圖表,讓人既能了解近代中國與博覽會關系全景,也能記住一些典型的案例。書後附錄了一批與世博會有關的資料,有助于讀者加深對本書主題的理解。
喬兆紅博士曾就讀于華中師大,華中師大所在地武漢,是晚清第一次全國性商品賽會勸業獎進會舉辦地,她現在工作、生活在上海,是中國第一次承辦世博會的城市,這兩個城市,恰好為她研究近代博覽會課題提供了地利。多年來,她圍繞著這一課題,跑圖書館,到實地調查,積累了豐富的資料,進行了深人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作為此書申請上海市學術著作出版資助的推薦人,有幸先睹為快,覺得此書在資料挖掘、議題展開、義理闡釋方面,都有一定的價值,在眾多的關于世博會書籍中,自成一格。值此書出版之際,特草數言,以為鼓吹。
熊月之
2009年1月9日
世博會的歷史差不多與中國近代史同步。第一屆真正意義上的世博會是1851年在倫敦舉辦的。清政府沒有派人參加,也沒有其他機構參加,只有上海商人徐榮村以特產榮記湖絲參展。中囿展室的一些展品,如蠟燭、扇子、竹制拐杖,是由居住在中圖的英美人士及英國本土收藏家提供的。從1866至1911年,美、英、法、德、俄、意、奧、比、荷、西、日等國,共舉辦過287次各種類型的博覽會,以勸業、醫藥、學術、交通、農業、工業、漁業、慶典等為主題,清政府共收到80次以上的邀請,其中有42次不知道真相,有50次沒有接受邀請,只有13次是組團參展。這是清政府昧于外情、不懂外交的生動寫照。
世博會本是參展國展示國家科技水平、展現國家綜合實力、宣傳靈族文化、促進國際交流、提升囝際聲望的大好機會。但是在一些博克會上,清政府由于缺乏國際知識,組織不善,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1904年,清政府組團參加在美國聖路易斯舉行的世博會,包括25個省份和地區參展,展品一萬多件,地毯、茶葉等雖然獲得獎項,羸得一定聲譽,但是,許多展品低劣,總體經營不善,露短露劣露差露丑,給中國帶來極大負面影響。據參加者記述︰展會上有實學經濟賽品之設,各國均有陳列,我國獨無;細工院陳列家庭日用品,英、德、法、日各國均有,殊足炫耀游人耳目,我國獨元;礦物院中,我國雖有多種優質礦物參展,但布置不當,管理不善,無圖畫,無歲計,無器具,無專門礦師演說,各色展品陳設不整,閑置一角,無人過問;農學院內,從中國運去的各類種子、藥材、干果、食品,雜置于陰暗一隅,顛倒錯亂,不列細表。1910年,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世博會,中國展館居會地邊緣角落,位置很不合宜,不如越南與南非,且建築簡陋,與他國建築相形見絀,出品有綢緞、扇、畫、繡貨與漆器,產品粗糙,也無現代科技產品。
以上所述,猶為次者。最不能讓人容忍的是,中國海關在洋人把持下,承辦的參展之物品,竟有許多是特意暴露中國文化中丑陋一面的東西。在聖路易斯博覽會上,中國展品中有︰
其最可丑者,上海裝小腳婦人一,寧波裝小腳病婦一,北京裝小腳婦人一,廣東裝小腳婦人一,和尚一,老爺一(面黑黃,有問者,輒以吸鴉片煙答之,並雲中圉官員半吸鴉片煙),兵丁一,苗蠻七,小城隍廟一座(內貯城隍、十殿鬼判),小縣衙門一座(內具各種酷刑),小木人數百個(皆泥工苦作、肩挑貿易、娼妓、囚徒、乞丐、洋煙鬼等類),小羊含數十件(皆民間旱澇疫病困苦顛連之現象),枷號一方,殺人刀數柄,洋煙槍十佘枝,洋煙燈數具,殺人小照數方。
更有甚者,擔任中國參展副監督、海關稅務司的柯爾樂竟然肆意貶低、侮辱中國,“每當會場交接,必痛痛快快,以中國如何昏暗、商人如何頑固為言,並雲若無我外人代辦賽品,中國全體實不知賽會為何事雲雲”。這哪兒是炫奇賽珍,分明是出乖露丑!
當然,中國有識之士早就了解博覽會的意義,積極推動參展,也努力辦展。鄭觀應、陳熾等都論述過博覽會對于發展工商的意義。技在《皇朝經世文統編》中的《中國宜開賽會以興商務》,是論述博覽會意義的代表作,文中認為舉辦博覽會有八利︰聯交誼、擴物產、獎人材、察商情、廣貿易、增關稅、興商地、除積習。1909年,湖廣〞崽督陳菱龍在武昌舉辦武漢勸業獎進會,持續45天,出品六千多件,為中國言次有影響的大型地方性商品賽會。1910年,兩江總督張人駿在南京舉辦南洋勸業會,為時6個月,展出產品約100萬件,參觀人數達20萬,為晚清規模最大的全國性商品賽會。民國時期,上海在1921年至1928年先後舉辦過4次國貨展覽會。1929年,浙江舉辦過規模宏大的西湖博覽會,歷時4個月,展品近15萬件,分博物、農業、藝術、工業、教育、絲綢等8館2所,參觀人數逾兩千萬。其後,包括解放區在內的全國各地舉辦過多種類型的博覽會。但是,總體而言,近代中國所辦博覽會規模小的多,規模大的少,展品以農業、手工業為多,工業產品尤其是重工業產品為少,展地以沿海為多,內地為少。這些博覽會都是國內博覽會,不是國際的,更不是世界性的。近代許多人做過世博夢,但在那個國弱民貧的時代,這些夢都沒法成真。
世博會是一面鏡子,映照出近代中國的積貧積弱,也映照出志士仨人的不屈不撓。
2010年世博會就要在上海舉辦。中國舉辦世博會的歷史就要實現零的突破。上海激動,全國激動!撫今追昔,梳理一下中國與博覽會的淵源,回顧一個半世紀以來中國參展、辦展的風雨歷程,對于理解前人在博覽會路上的艱昔跋涉,理解上海舉辦世博會的豐富內涵,很有意義,也很有必要。喬兆紅博士的這部著作,就是記述、闡釋中國博覽會事業百年嬗變的專著。書中有重點地研究了中國參展的歷史,包括在海關洋員把持下清政府參展經過,民國時期中國自主參展情況,較為細致地研究了近代中國辦展的情況,還從近代化角度論 述博覽會意義,既述其進步、積極一面,總結其經驗,也分析腐敗、無能一面,指出其教訓。全書縱橫結合,點面結合,輔以圖表,讓人既能了解近代中國與博覽會關系全景,也能記住一些典型的案例。書後附錄了一批與世博會有關的資料,有助于讀者加深對本書主題的理解。
喬兆紅博士曾就讀于華中師大,華中師大所在地武漢,是晚清第一次全國性商品賽會勸業獎進會舉辦地,她現在工作、生活在上海,是中國第一次承辦世博會的城市,這兩個城市,恰好為她研究近代博覽會課題提供了地利。多年來,她圍繞著這一課題,跑圖書館,到實地調查,積累了豐富的資料,進行了深人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作為此書申請上海市學術著作出版資助的推薦人,有幸先睹為快,覺得此書在資料挖掘、議題展開、義理闡釋方面,都有一定的價值,在眾多的關于世博會書籍中,自成一格。值此書出版之際,特草數言,以為鼓吹。
熊月之
2009年1月9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