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邏輯》是最足以代表黑格爾晚年成熟的邏輯系統的著作。它的好處在於把握住全系統的輪廓和重點,材料分配均勻,文字簡奧緊湊,而意蘊深厚。初看似頗難解,及細加咀嚼,愈覺意味無窮,啟發人深思。
——賀麟
本書是《哲學全書綱要》的第一部分,通稱《小邏輯》,以區別於《大邏輯》(即邏輯學)。全書除導言外,共分:存在論、本質論、概念論三篇,反映了黑格爾哲學體系的基本框架。黑格爾的《小邏輯》是構成他的《哲學全書》的一個主要環節,它的好處在於把握住全系統的輪廓和重點,材料分配均勻,文字簡奧緊湊,而義蘊深厚。初看似頗難解,及細加咀嚼,愈覺意味無窮,啟發人深思。他的學生在他逝世後編訂全集時,再附加以學生筆記作為附釋,於是使得這書又有了明白曉暢,親切感人的特點。
目錄
題記
新版譯著者序言
譯者引言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墨格爾對聽眾的致辭
導言[概論哲學的性質]
第一部 邏輯學
邏輯學概念的初步規定
A.思想對客觀性的第一態度;形而上學
B.思想對客觀性的第二態度
I.經驗主義
II.批判哲學
C.思想對客觀性的第三態度
直接知識或直觀知識
邏輯學概念的進一步規定和部門划分
第一篇 存在論
A.質
B.量
C.尺度
第二篇 本質論
第三篇 本質作為實存的根據
A.現象
B.現實
第四篇 概念論
A.主觀概念
B.客體
C.理念
術語索引
人名索引
新版譯著者序言
譯者引言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墨格爾對聽眾的致辭
導言[概論哲學的性質]
第一部 邏輯學
邏輯學概念的初步規定
A.思想對客觀性的第一態度;形而上學
B.思想對客觀性的第二態度
I.經驗主義
II.批判哲學
C.思想對客觀性的第三態度
直接知識或直觀知識
邏輯學概念的進一步規定和部門划分
第一篇 存在論
A.質
B.量
C.尺度
第二篇 本質論
第三篇 本質作為實存的根據
A.現象
B.現實
第四篇 概念論
A.主觀概念
B.客體
C.理念
術語索引
人名索引
序
為了適應我的哲學講演的聽眾對一種教本的需要起見,我願意亡這個對於哲學全部輪廓的提綱,比我原來所預計的更早一些出版問世。
本書因限於綱要的性質,不僅未能依照理念的內容予以詳盡發揮,百且又特別緊縮了關於理念的系統准演的發揮。而系統的推演必定包拿育我們在別的科學里所了解的證明,而且這種證明是一個夠得上稱為哲學所必不可缺少的。《哲學全書綱要》這個書名意在一方面晨於全體系的輪廓,一方面表示關於個別節目的發揮,尚須留待口頭講述。
但綱要並不僅是為了適應一個外在的目的而加以編纂排列,象對於已有的現成的熟知的材料,依據某種特殊用意加以縮短或撮要那樣。本書的陳述卻不是這樣,而是要揭示出如何根據一個新的方法去給予哲學以一種新的處理,這方法,我希望,將會公認為唯一的真正的與內容相一致的方法。所以也許這樣對於公眾或可更為有益:如果客觀我將哲學的別的部門[自然哲學及精神哲學]先行有了詳盡的著作發表,有如我對於《哲學全書》的第一部門——《邏輯學》,曾貢獻給公眾那樣。但無論如何我相信,在目前的陳述里,接近表象和熟習的經驗內容那一方面的材料雖說受了限制,但就諸過渡關鍵——這些過渡關鍵只能是通過概念[的發展]而產生的中介作用——看來,至少可以使人明白注意到,[矛盾]發展的方法從兩方面說都是充分足用的,即第—,它異於別的科學所尋求的那種僅僅外在排比;第二,它異於通常處理哲學對象的辦法,即先假定一套格式,然後根據這些格式,與前一辦法一樣,外在地武斷地將所有的材料平行排列。再加以由於最奇特的誤解,硬要使概念發展的必然性滿足於偶然的主觀任性的聯系。
我們看到,同樣的任性的作風,也占據著哲學的內容,並且走向思想上的冒險;有一時期這種作風頗令篤實平正的哲學工作者表示驚佩,但在別的時候也被人看成一種狂妄到了甚至於發瘋的程度。盡管使人驚佩,盡管使人瘋狂,而它的內容卻常常充滿了人所熟知的支離破碎的事實,同樣它的形式也僅僅是一點有用意的有方法的容易得到的聰明智巧,加以奇異的拼湊成篇和矯揉造作的偏曲意見,但它那表面止對學術嚴肅的外貌卻掩蓋不住自欺欺人的實情。另一方面,我們又看到,—種淺薄的作風,本身缺乏深思,卻以自作聰明的懷疑主義和自謙理性不能認識物自體的批判主義的招牌出現,愈是空疏缺乏理念,他們的誇大虛驕的程度反而愈益增高。學術界的這兩種傾向在某一段時間內曾經愚弄了德國人對學術的認真態度,使得他們深刻的哲學要求為之疲緩松懈,而且引起了人們對於哲學這門科學的輕視或蔑視,甚至現在這種自命為理智上謙虛的態度,卻對於哲學上高深的問題,反而勇敢地大放厥詞,聲稱理性的知識——即我們認為采取證明作為形式的知識,沒有權力去過問。
剛才所提到的第一種現象可以部分地被看成新時代中青年人的熱忱。這種熱忱表現在科學領域內,正如它表現在政治領域內的情形那樣。當這種熱忱以狂歡的情緒迎接那種精神的新生的朝霞,不經過深沉的勞作,立刻就想直接走去欣賞理念的美妙,在某一時期內陶醉於這種熱忱所激起的種種希望和遠景時,則對於這種過分的不羈的狂想,人們尚易於予以諒解。因為基本上它的核心是健全的,至於它散播出來圍繞著這核心的浮泛的雲霧,不久必會自身消逝的。但那另一種現象卻更為討厭,因為它使人認出一種理智上的軟弱與無能,並努力以一種自欺敷人的,壓倒千古大哲的虛驕之氣來掩蓋這種弱點。
但另有一件令人感到愉快的事值得注意並提出來說一說,就是反對這兩個趨勢的一種哲學興趣,以及對於高深知識的認真愛好,卻仍然 素地不浮誇地保持著。這種興趣誠不免大都以直接知識或情感成果的形式表現出來,但這也足以表明尋求理性的識見的內在的、深人的沖力了。——只有這種理性的識見,才能夠給予人以人的尊嚴。對於這種興趣,理性的識見至多只能作為哲學知識的咸果,所以它最初好象表亍輕視的理智論證,卻至少被它承認為一種[達到較高知識的預備]條 ̄。為了滿足這種認識真理的興趣,我奉獻這種嘗試作為ˉ個導言或砉論。希望這樣一個目的可以獲致順利的接受。
海岱山,1817年5月。
本書因限於綱要的性質,不僅未能依照理念的內容予以詳盡發揮,百且又特別緊縮了關於理念的系統准演的發揮。而系統的推演必定包拿育我們在別的科學里所了解的證明,而且這種證明是一個夠得上稱為哲學所必不可缺少的。《哲學全書綱要》這個書名意在一方面晨於全體系的輪廓,一方面表示關於個別節目的發揮,尚須留待口頭講述。
但綱要並不僅是為了適應一個外在的目的而加以編纂排列,象對於已有的現成的熟知的材料,依據某種特殊用意加以縮短或撮要那樣。本書的陳述卻不是這樣,而是要揭示出如何根據一個新的方法去給予哲學以一種新的處理,這方法,我希望,將會公認為唯一的真正的與內容相一致的方法。所以也許這樣對於公眾或可更為有益:如果客觀我將哲學的別的部門[自然哲學及精神哲學]先行有了詳盡的著作發表,有如我對於《哲學全書》的第一部門——《邏輯學》,曾貢獻給公眾那樣。但無論如何我相信,在目前的陳述里,接近表象和熟習的經驗內容那一方面的材料雖說受了限制,但就諸過渡關鍵——這些過渡關鍵只能是通過概念[的發展]而產生的中介作用——看來,至少可以使人明白注意到,[矛盾]發展的方法從兩方面說都是充分足用的,即第—,它異於別的科學所尋求的那種僅僅外在排比;第二,它異於通常處理哲學對象的辦法,即先假定一套格式,然後根據這些格式,與前一辦法一樣,外在地武斷地將所有的材料平行排列。再加以由於最奇特的誤解,硬要使概念發展的必然性滿足於偶然的主觀任性的聯系。
我們看到,同樣的任性的作風,也占據著哲學的內容,並且走向思想上的冒險;有一時期這種作風頗令篤實平正的哲學工作者表示驚佩,但在別的時候也被人看成一種狂妄到了甚至於發瘋的程度。盡管使人驚佩,盡管使人瘋狂,而它的內容卻常常充滿了人所熟知的支離破碎的事實,同樣它的形式也僅僅是一點有用意的有方法的容易得到的聰明智巧,加以奇異的拼湊成篇和矯揉造作的偏曲意見,但它那表面止對學術嚴肅的外貌卻掩蓋不住自欺欺人的實情。另一方面,我們又看到,—種淺薄的作風,本身缺乏深思,卻以自作聰明的懷疑主義和自謙理性不能認識物自體的批判主義的招牌出現,愈是空疏缺乏理念,他們的誇大虛驕的程度反而愈益增高。學術界的這兩種傾向在某一段時間內曾經愚弄了德國人對學術的認真態度,使得他們深刻的哲學要求為之疲緩松懈,而且引起了人們對於哲學這門科學的輕視或蔑視,甚至現在這種自命為理智上謙虛的態度,卻對於哲學上高深的問題,反而勇敢地大放厥詞,聲稱理性的知識——即我們認為采取證明作為形式的知識,沒有權力去過問。
剛才所提到的第一種現象可以部分地被看成新時代中青年人的熱忱。這種熱忱表現在科學領域內,正如它表現在政治領域內的情形那樣。當這種熱忱以狂歡的情緒迎接那種精神的新生的朝霞,不經過深沉的勞作,立刻就想直接走去欣賞理念的美妙,在某一時期內陶醉於這種熱忱所激起的種種希望和遠景時,則對於這種過分的不羈的狂想,人們尚易於予以諒解。因為基本上它的核心是健全的,至於它散播出來圍繞著這核心的浮泛的雲霧,不久必會自身消逝的。但那另一種現象卻更為討厭,因為它使人認出一種理智上的軟弱與無能,並努力以一種自欺敷人的,壓倒千古大哲的虛驕之氣來掩蓋這種弱點。
但另有一件令人感到愉快的事值得注意並提出來說一說,就是反對這兩個趨勢的一種哲學興趣,以及對於高深知識的認真愛好,卻仍然 素地不浮誇地保持著。這種興趣誠不免大都以直接知識或情感成果的形式表現出來,但這也足以表明尋求理性的識見的內在的、深人的沖力了。——只有這種理性的識見,才能夠給予人以人的尊嚴。對於這種興趣,理性的識見至多只能作為哲學知識的咸果,所以它最初好象表亍輕視的理智論證,卻至少被它承認為一種[達到較高知識的預備]條 ̄。為了滿足這種認識真理的興趣,我奉獻這種嘗試作為ˉ個導言或砉論。希望這樣一個目的可以獲致順利的接受。
海岱山,1817年5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