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此話后來演化為「富不過三代」的民間俗語。如果說君子之「澤」僅僅指財富而言,那麼,「五世而斬」的宿命似乎的確符合中國歷史上財富的積聚與流失,以及家族盛衰興替的規律。然而,在重視修身立德、蔭澤后人的中國文化觀念中,君子之「澤」其實並不僅是指財富與地位,它更側重的是一個人的功名事業、德操志向對后代的影響;它所崇尚的是一個家族必須世代堅守的家風,只有在依靠家風的化育下,才能使先君子之世澤真正澤及家族中的后輩子弟。清儒曾國藩在講解「君子之澤」時說:
「主大夫之志趣、學術果有異於人者,則修之於身,式之於家,必將有流風余韻傳之子孫,化行鄉里,所謂君子之澤也。」由此可見,先君子「傳之子孫,化行鄉里」的「流風余韻」才是真正的「君子之澤」。
對於四川省仁壽縣的馮氏家族而言,由於近代中國社會的風雲際會,這個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的確沒能逃過「五世而斬」的歷史命運,甚至到第四代即已淪沒。然而,馮氏家族崇文尚儒的家風卻在第五代時使先君子之世澤澤及子孫,孕育出中國現代史上兩個才華橫溢的文入畫士,那就是本書的傳主馮建吳及其胞弟馮亞珩(因為崇拜石濤和魯迅,后改名石魯)。(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