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導論

現代科技導論
定價:234
NT $ 204
 

內容簡介

《現代科技導論(第2版)》概要而系統地論述了現代科技的由來與演變,現代科技的結構、內容與問題,並且探討了現代科技革命與人類文明發展的相互關系,以幫助讀者走近現代科技,樹立一種嶄新的科技觀。《現代科技導論(第2版)》在「九五」期間被列入教育部重點教材項目,自1998年初版以來多次重印,得到讀者的厚愛和學界的好評。新版調整了結構,更換並增添了許多材料,立論也更為飽滿和妥當,因而更能突出時代性、普及性和整體性。


作者簡介:劉大椿,江西於都人,1944年生於貴州安順。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專家,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有科學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創新方法、交叉學科、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等。著有《科學活動論》、《互補方法論》、《科學技術哲學導論》等,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重要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140余篇。
 

目錄

第一篇 現代科技的由來和進展
第一章 近代科學的發展與機械自然觀的建立
一、日心說與血液循環理論
二、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
三、機械自然觀的確立
第二章 19世紀的科學成就與辯證自然觀的形成
一、天體演化與地球演化
二、生命世界中多種聯系的發現
三、物理世界中多種聯系的發現
四、辯證自然觀的形成
第三章 20世紀初的物理學革命及其思想方法特征
一、經典物理學天空中的烏雲與三大發現
二、相對論的新時空觀
三、量子論與量子力學
四、現代物理學革命在思想方法上的突破
第四章 數學的新紀元
一、現代數學的若干進展
二、數學基礎的研究
三、數學在科學中的新應用
第五章 三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一、蒸汽技術革命
二、電力技術革命
三、信息技術革命
第六章 地球科學和生物科學的重大進展
一、現代地球科學的突破
二、現代遺傳學和進化論的新探索
第七章 空間科技和海洋科技的重大進展
一、空間科技
二、海洋科技
第八章 材料科技和能源科技的重大進展
一、材料科技
二、能源科技
第九章 系統科學和交叉科學的重大進展
一、信息論與控制論
二、耗散結構與協同學
三、混沌與分形
四、軟科學
本篇參考文獻
第二篇 現代科技概觀及其視野
第十章 現代科技的分類
一、科學技術分類的思想淵源
二、現代科技的分類原則
三、現代科技的系統分類
第十一章 現代科技的體系結構
一、現代科技的整體結構
二、現代科技的層次結構
三、現代科技結構的演化
第十二章 現代科技的發展趨勢
一、現代科學的主要發展趨勢
二、現代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
三、科學技術一體化的趨勢
第十三章 現代科技方法的新特點
一、科學認識方法的革新
二、現代科學思維方式及其變革
三、現代技術方法的新特點
第十四章 科學背景下的微觀世界
一、從現代物理學看微觀世界
二、當代物理不賓新觀念
第十五章 科學背景下的字觀世界
一、現代天文學的重大進展
二、宇觀世界的層次
三、作為整體演化的宇宙
四、宇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的聯系
第十六章 科學背景下的生命世界
一、生命活動的分子基礎
二、作為系統的生命現象
第十七章 現代核技術及其反思
一、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技術
二、有爭議的核能源技術
三、核技術的廣泛應用
四、對核技術的反思
第十八章 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及其反思
一、信息技術及其反思
二、生物技術及其反思
本篇參考文獻
第三篇 現代科技革命與人類文明
第十九章 馬克思主義科技論的核心理念
一、馬克思一生關心之所在
二、何以視科學為「直接生產力」?
三、列寧的著名公式
四、鄧小平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五、「社會主義本質」的焦點
第二十章 從科學革命到現代科技革命
一、從哥白尼開始的科學革命
二、科學革命的實質是思想革命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三次浪潮」
四、現代科技革命的實質是生產力革命
五、抓住機遇,面對挑戰
第二十一章 科技革命是當代世界的基本特征
一、一個由科技塑造的全然不同的社會
二、當代科技革命對世界作用的基本圖景
三、信息化、生態化和全球化
四、社會權力結構的巨大遷移
五、決定新的世界程序的兩大問題
第二十二章 現代科技革命與社會變革
一、再認識的迫切性
二、堂吉訶德式的「社會批判」
三、關於知識分子「新階段」的神話
四、全球問題及其根源
五、社會主義中國的偉大創新
第二十三章 現代科技革命與經濟社會發展
一、科技在生產方式變革中的作用
二、現代科技革命條件下經濟的結構性變化
三、現代科技引導社會文明的進步
四、科技對社會發展階段的制約
五、現代科技是面向人類未來的雙刃劍
第二十四章 現代科技革命與可持續發展
一、發展內涵的演變
二、現代科技的異化及其根源
三、從經濟增長觀到可持續發展觀
四、科學發展觀的確立
第二十五章 科技發展與生態文明
一、環境危機與增長的極限
二、科技解決環境問題的限度
三、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
四、發展生態化的科技
第二十六章 科技革命與精神文明
一、世界的「物質化」與「消費蛀蟲」的滋生
二、終極追求的偏航
三、後現代思潮的沖撞與退化
四、現代科技與人類精神
五、精神文明的重建
第二十七章 科技發展與倫理重構
一、倫理基礎的反思性重建
二、倫理精神的創新
三、科技實踐中倫理問題的延伸
四、不同層面的科技倫理問題
第二十八章 科技發展與「反科技」思潮
一、海德格爾:「克服現代技術」
二、馬爾庫塞:科技造成一個「單向度」的「病態社會」
三、羅蒂:用「後哲學文化」來取代「後神學文化」
四、駁「現代科技與人文精神對立」
第二十九章 科技發展與「科教興國」
一、科技革命時代只有依靠科技一條路
二、現代化的支撐點
三、完善內部運行機制和外部連接機制
四、依靠科教,振興科教
本篇參考文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